香港保险,不过一份保险而已,在内地买和到香港买,真的有那么大不同?您是否真的了解香港保险,买香港保险是为了给自己买一份保障,而不是跟风。不过,到香港买保险的那些事儿你真的都了解了吗?今天我们就帮助大家建立一个正确的香港保险观。
从香港的保险行业层面看,无疑是促进了香港保险行业的整体优势和繁荣;
从投保客户层面看,这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不同投保人的需求,让客户拥有更多有更多的选择及更好的保障。
你不知道的香港保险产品优势
1、提供美元产品
香港很多的保险产品有港币和美元2种计价币种,有的保险产品甚至设计成只有美元计价。而内地的保险产品只有人民币一种计价币种。
2、较低的保费及较高的保额
保费一般是按人均寿命和死亡率计算的,由于香港的人均寿命(85岁)高于内地的人均寿命(75岁),死亡率也较低,因此,
同理,同样的保费同样的缴费年期,被保人能购买的香港保险产品的保额也要比内地的产品高出三成左右。
3、较宽泛的保障范围
而内地目前像医疗保险这类产品,还存在属地赔偿的限制。另外,像重大疾病险这类险种,内地的产品保障的大病一般在40种左右,而香港的产品保障的大病则一般在60种以上,甚至能达到100种左右。而且,香港的保险产品亦不会规定说客户使用的进口药不在保障范围内。
4、较高的免体检投保额及可投保限额
而内地的险种在儿童可购买的最高额度、被保人生病住院可索赔的最高限额等额度上均不及香港额度之高。
有了优势,这些需求就更好满足
香港保险产品有了上述种种优势,自然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内地客户的这些需求:
1、分散内地投资风险
香港的保险产品可投资于全球优质项目和金融产品,且可美金计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内地客户:
2、资产转移
由于在香港购买保险产品,客户可以直接刷银联卡缴费,不用受每年5万美金限额的外汇管制,因此香港保单成了一些客户将内地部分资产转移至香港的有效工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自2016年2月4日起,中国银联国际发布了最新指引,银联卡境外刷卡交易额度限制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不过可以刷多次、多张卡。
3、避税避债
对于在香港购买的人寿产品、分红产品所得的赔偿额或收益,是不用被征收遗产税或个人所得税的。且在香港“保险权大于债权”的法律框架下,如果被保人破产清算,他所购买的香港保险产品是不会被拿去偿还债务的,这就帮被保人很好的保全了资产。
4、财富传承
香港的保险产品一般有受益人这一项,投保人在投保时往往需要指定受益人,尤其是人寿保险。由于能指定受益人,且保单的赔偿款只属于受益人一人,
不过,风险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优势虽多,但对于内地客户来讲,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依然存在:
1、汇率风险
内地客户购买的香港保险产品一般是港币或美金计价,缴费时大部分是用其内地账户里的人民币金额兑换成港币或美金。
且产品最后的收益或赔偿所得款,皆是港币或美金,若客户最终将其再兑换成人民币,将又要面临汇率风险。
2、理赔纠纷风险
香港保险公司的理赔原则是“严核保、宽理赔”,所以在客户投保时,会要求客户如实申报健康状况。有医疗记录或健康状况的客户,保险公司会要求做相应的体检。在这个核保过程中,保险公司可以全面地评定客户的风险级别,并决定以何种条件受保。所以,销售人员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客户对核保过程的配合,是香港保险的理赔顺畅的基础。
香港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简单,结果公开透明,每年都会公布理赔报告。以香港友邦为例,作为目前市场占有率居于香港市场首位的公司,它的理赔成功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如果客户对理赔结果不满意,也可以向香港保险投诉局投诉。
香港保险投诉局,负责处理牵涉金额在100万港币以下的个人保单索偿纠纷。它的营运经费来自会员公司,只要保单是在香港签署的,所有保单持有人,不论其居住地,皆可使用投诉局的免费服务。倘若牵涉金额在100万以上,则可以直接向香港法院提起诉讼。
保险产品:重疾、医疗、意外和人寿险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是杠杆比率,也就是保额与所缴保费的比值。在数学意义上,这个比值越大保险产品的性价比就越高,可以作为参考指标之一。但是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例如,重疾险A的杠杆比率高于重疾险B,但是很可能重疾险B的保障范围比A要大。
买香港保险需要注意的地方
1、必须在香港签单
由于香港保监会规定,内地客户想要购买香港保险产品的话,必须亲赴香港,不能在内地地区进行。在内地购买的香港保险属于“地下保单”,是不受香港法律保护的。
2、了解汇率风险
内地客户通常选择以美元计价,但大多数内地客户缴纳保费时动用的是其内地银行账户里的人民币,将来保单索赔拿回的是美金,所以存在一定程度的汇率风险。
3、理赔无需来香港
客户若发生理赔,或想要从保单里提款,只要填写相关的表格并附上相关的发票及证明(如有需要),快递至香港的保险公司即可。保险公司基本一周内就可把对应的款项打至客户指定的银行户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