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没有必要去香港买保险的疑问(转载自网络)

前不久微博上发了关于香港买的保险交保费的事情,很多网友私信我询问这方面问题,我以前也解释过,今天就再详细说说我的思考。

首先一个问题是买保险还是不买保险的问题,其次才是在哪里买,买什么样的保险。

从我的角度。

1)收入的合理安排

我们的收入一般在30-40岁达到顶峰,但很遗憾这个时间段太短了,需要合理的使用钱,才能覆盖各个时间段的需求,比如有个养老的需要。可能有网友说不是交了社保嘛,这我还能说啥呢,再说就那方面不正确了,有个预备的方案总是好。。当然也有可能说可以储蓄,对,储蓄也是一个好方案,有这方面习惯也很好,但是储蓄有个问题后面说。养老险本质上可以把现在的钱通过一种规则固化下来,老了以后发。相当于保险公司帮助我们做了个良好的用钱规划。

2)抵抗风险

中年人在30-40岁收入一般是顶峰,也是家庭支柱,换句话说如果这个时候有意外,大病或者那啥了,这对家庭的打击非常大,这个有时候是储蓄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网友说,真到那一天,去微博上吆喝喊叔叔阿姨来捐款行不行,真没办法了,这肯定是个办法,但是为什么不用更合理的方案呢。我自己买了个100万美金的消费型寿险,万一创业压力太大把自己高挂了,可以一次性赔付100万美金,当然这种险不是什么年龄都能买,到一定岁数,想买也不让买了,我每年为此交一定保费,我就这么理解,每一年我没挂,我折掉的这个消费险保费,相当于捐助了不幸离去的人,也算是一个福报。

3)安全的钱

曾经有个大佬说,你现在有钱,这个钱不是你的钱,只有钱到了香港才是真正的钱,这个话题我们不能太过展开,相信大多数人能理解。将来孩子留学可能突然需要一大笔钱,海外贷款可能需要些抵押,这时候在国内再有钱可能也没用,但如果这一份保单在香港就不同了。保险是一种安全的转移方式,这个真只能说到这里了。。

4)死亡

死亡是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百分之百会发生的事情,这就涉及到一个财产转移问题,全世界寿险都是不用缴税的,可以完全转给下一代,相当于生前给下一代留下了一个礼物,否则遗产税各种会特别复杂,产生损耗,另外这个寿险的赔付是全世界公认的合法收入,这个钱的自由性大很多,比如我们现在去美国突然存个巨额美金,需要说财产来源的,如果拿出相关证明,说这个是寿险继承,那么这个钱的合法性就有了。

据我而言,我去香港买保险并不是图时髦,帅气。这个是非常理性的,当时我自己读博士压力很大,头经常晕晕的,读博士的时候收入又特别高(此处不展开),家里全部开销都是我在支持,我担心自己万一扛不住了,挂了,孩子那么小,太可怜了,恰好我又知道我的一个老师也在香港刚刚买了保险,于是她推荐了个香港保险业务员进行接洽,后来我恰好一个同学的老婆也在香港做这个工作,我就转投她那里买了大病险和寿险,抵抗我这种每天惴惴不安的心理,买了保险后心情好多了。

买保险的那天阳光特别灿烂,我走出那个保险公司大楼的时候,心里想,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在到这里来了,但是有一天我的孩子或者家人回来到这里,领取一份我馈赠的礼物,但很遗憾这一刻我永远只能想想,而看不到了。。

当时选择香港买保险,也是看了很多资料,听了很多介绍,香港是相对法制健全,公司也都是全球化,背景干净。当然我没有说国内保险公司背景不好,相反背景一般都特别,特别好,这里我就不展开了。。就是特别特别好的那种。香港的保险公司竞争激烈,赔付条款,覆盖的范围,价格都相对好,拒赔的也少,比如投保三年后自杀这都赔,国内是不陪的。另外香港保险赔付的是美金,美金的基本面就是美帝,这个起码在未来100年不会倒,这个是显而易见的。

创业后我和老婆又去了香港追加买了一些保险,这个主要是养老险,当然我们并没有不信任祖国社保的意思,此处不展开。主要是考虑到将来老了,有个基本的生活保障,不给孩子添麻烦。挂了以后,能给下一带留下一份更大的礼物。。另外就是让这种法制化的规范保险公司,帮助做一些资产配置,一部分钱在水泥里面,一部分在理财上,一部分在股市上,一部分在保险上,一部分活期,可以对抗各种风险和近期和远期的用钱需求。

具体到买什么保险,这个还是因人而异,一般就是大病险,寿险和养老险这几种,具体的保险业务员会详细介绍。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8-03-15
下一篇 2018-03-16

更多相关内容

  • 香港保险:近3成内地人打算去香港购买香港保险

    近期,对“内地网友是否考虑购买香港保险”发起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0%的受访网友表示已购买,29.0%的受访网友表示“香港保险优势多,打算购买”,26.1%的受访网友不打算购买,40.9%的受访网友表示不了解。由此可见,有意愿购买的占比…

    2016-08-08
    27.5K
  • 大陆人真的了解香港保险吗?

    近年来,由于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的视野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出现了移民潮,也出现了国人赴境外购物抢购狂潮,购房团、抢购奶粉、包包、化妆品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赴日本抢购马桶盖、因为抢购奶粉大打出手等罕见现象。这背后的原因…

    香港保险科普 2016-08-12
    38.0K
  • 疑问:为什么寄来的香港正式保单,没有公章,是否有公司负责人的签字?

    解答:香港与内地不同,在香港不需要用公司所谓的公章来确认保单的有效性,这也是西方国家通行的做法。验证香港保单的真假,其实很简单,客户可以致电香港保险公司的客服,跟客服核对个人资料和保单号码,就能确定真假;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登录香港保险公司分…

    2016-04-11
    47.1K
  • 保险:小朋友的保障掌握在父母手里

    小朋友一出生身边有家人的保护和陪伴。无论是半夜喂奶,或是感冒发烧肺炎住院,全家上下男女老幼,都是围绕着这个只会哇哇哭的宝贝团团转。 宝宝刚出生,14天之后就能买保险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人到中年,才觉悟保障重要性,为自己人生第一份保障进行资…

    2018-11-23
    30.1K
  • 大陆人在香港买保险的利弊

    本文探讨了大陆人在香港买保险的利弊,包括保费相对较低、保障范围更广泛、理赔服务更优质、投资收益更高,但同时也存在距离较远、语言和文化差异、法律法规不同以及汇率风险等缺点。

    2023-11-29
    61.1K
  • 购买保险前应具备的正确观念

    在购买保险前,了解正确的观念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购买保险时应具备的关键理念,包括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而非投资理财、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了解保障范围和除外责任、关注保险公司的信誉与服务质量等。正确的保险观念能够帮助消费者避免盲目跟风和不必要的消费,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全面、合理的保障。同时,文章还强调了根据个人和家庭需求合理规划保险,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长期的保障决策。通过了解这些核心观念,消费者能够做出更加理性、明智的保险选择,确保在突发事件中得到及时的经济支持和保障。

    2024-11-22
    27.1K
  • 越禁越买?香港保险优势依旧不减

    有业内人士直言,很多人投保香港保险往往追求的是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建立需要方方面面条件的改善,短期内,香港保险依然有着内地保险产品难以取代的优势。 资本管制升级,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热情依旧 今年以来,针对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相关部门的资本管…

    2017-06-24
    27.5K
  • 三季度内地购买香港保险占4成

    香港保监处昨日公布最新保险业统计数字,第三季度向内地居民所发出的新造保单保费为188亿港元,较第二季增加约12%,与去年同比更劲升1.61倍,金额和升幅均创出新高。 统计显示今年首三季,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新造保单保费与去年同比升1.21倍至…

    2016-12-06
    29.8K
  • 如何降低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

    据了解,按照香港保险的相关规定,香港保险代理人所授权的业务经营范围是在香港本地,因此办理投保手续时,必须在香港本地进行。这也就是要求非香港居民投保时,必须要亲自来港办理相关手续。父母可为儿女办理投保手续,18岁以下的孩子可豁免去港。不过,香…

    2016-07-03
    30.5K
  • 香港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要是打不通怎么办?

    香港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是面向所有客户开放的。不过我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的时候会遇到打不进或是打进之后一直无人接听的状态。如果我们有急事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小编针对这种情况给大家提供一些变通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可以给每家公司的客服…

    2016-10-07
    32.7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