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完保险后,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类型纠纷,涉及销售手法、保险中介操守等,身为一般消费者,应如何处理?又应该向谁投诉来维护自身利益?假如找错部门,将保险纠纷错投证监会,随时不得要领。以下将详细讲解投诉步骤,以及如何按情况向相应机构投诉,并附上机构投诉方法,全方位保障自身权益。
第一步:与香港保险公司交涉
香港保险投诉局均建议,当遇上保险相关纠纷时,无论涉及索偿或保险代理的销售手法,一般建议先与保险公司交涉,以便事情尽快解决。当交涉不果及认为自己权益受损,应再按实际情况向相应机构投诉。
投诉最好以书面形式进行,并附上文件证明,白纸黑字保障自己之余,亦方便日后跟进。参考保险投诉局、消委会的投诉表格,投诉时除了要表明来意、投诉的原因或理据、投诉人资料、联络方法等,包括:
- 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人名称
- 保单号码及保险类别
- 投诉人与涉案保单的关系(受保人/受益人/保单持有人等)
- 保单生效日及现状(生效/已失效/已退保)
- 争议金额
- 涉案的保险公司作出最后决定通知书的日期
- 证明文件(整份保单/索偿表格/医疗报告等)
- 按时序提供事情发生经过
- 期望的结果或纠正行动
第二步:按情况寻找相应机构协助
保监局:保险公司或中介人投诉
从上表中看见,假如保险纠纷涉及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人,例如不道德的销售行为、透过失实陈述保单的利益、不当处理保费或其他保险款项等,便有机会违保险代理人反操守守则,可选择向保监局投诉。
- 就保险事宜提供错误或不适当的意见;
- 未向保单持有人解释冷静期,或未有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付冷静期通知书,或未有在冷静期内向保单持有人交付保单;
- 签署或填写保险相关文件的不当行为
保险投诉局:保单索偿相关投诉
消委会:调停方式处理消费纠纷
第三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 小额钱债审裁处:索偿金额不超出75,000港元。
- 区域法院:索偿金额在75,000港元以上,但少于3,000,000港元。
- 高等法院:索偿金额超出3,000,000港元。
- 如果被保人持有多份保单,而被拒绝赔偿的原因相同或类同,则索偿总额以不超过120万港元为限;如果索偿涉及长期和定期赔偿,则合计五年的索偿总额不得超过120万港元。
- 本文最后更新日期:2022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