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投连险的内容,大家可以见:什么是香港投资相连寿险(投连险)?投资相连寿险(投连险)早年曾一度热卖,惟产品一直遭诟病保障成份低、收费多兼复杂,保单价值有机会因投资失利而全部蒸发,2008年金融海啸后其销售便大幅下滑。然而,去年投连险新造保单保费却逆市录得增长,令人关注类似问题会否重演;据了解,保险业监管局正与业界研究开发保障成份相对较高的新投连险产品,冀身故赔偿保障可高于120%,收费结构倾向较简单。有分析认为,改善收费及保障固然重要,惟最关键仍是如何令投保人了解投连险风险,产品是否真正切合自己需要。
去年相关新保费增逾8%
去年本港以寿险为主的长期业务新造保单保费按年下跌近23%,降至1334亿元,投连险却呈现逆市上升,新造保单保费按年增长逾8%至128亿元,占整体市场比重提升至9.6%,而去年第三季及第四季新造保费更按季急增逾52%及56%。
面对低息环境,投资市场特别畅旺,部分保险公司近期积极推广投连险产品,令市场关注过去投保人购买投连险的负面经验会重现。以往不少人投保时未察觉投连险的相关风险,以为是买入有一定保障的产品,最终引发大量投诉。
保监局回应称,市面上投连险的保单价值和身故赔偿,受投资风险和市场波动影响,或不足以配合投保人的保障需要,收费结构往往较复杂。投保人在投保之前,应先仔细阅读销售文件,了解产品特点及风险。
身故赔偿最少达120%
该局强调,正与保险业界和其他监管机构探讨开发一项暂时命名为「Protection Linked Plan」(PLP)的投连险,除提供较高的身故赔偿外,收费结构较简单透明,为投保人提供多一项保障成份较高、具投资功能的产品选择,从而有助收窄保障缺口,促进普惠金融。
消息透露,保监局与业界就PLP的研究,重点环绕提高身故保障、保险成本及收费方面,初步希望身故赔偿最少为120%或更高,保险成本与定期寿险看齐,惟具体细节有待进一步商讨,暂未有定案。业界指若PLP推出,由于保障成份提高,将可透过银行销售。
金管局发言人表示,考虑到投连险的特点及风险,该局早年已要求银行提升在销售手法方面等的措施,以保障客户利益。局方留意到近年没有银行推售投连险产品,知悉保险业界正与相关监管机构研究改良投连险产品结构及特点,金管局会继续留意发展及与业内机构保持沟通,不时检视适用于银行的监控要求。
非保本讲清风险最重要
目前投连险主要是收费多及复杂化,甚至有机会蚕食保单价值、保险成份相对低,虽有个别保单身故赔偿保障相当于户口价值或保费的105 %,以较高者为准,但不少投连险的身故保障仅为户口价值的105%,而户口价值会随投资表现而波动;加上投连险产品主要在于投资,当市况逆转,便会导致亏损,「可能连本都冇埋」,惟不少投保人以为购买的是具有保障甚至保本的产品。
改善投连险的保障及简化收费是好事,但最重要是令投保人了解投连险与一般储蓄或传统寿险的分别,本身能否承受风险,及是否适合需要,假设日后推出新的投连险称为「保障相连」产品,更加容易令人误会,当局必须做好消费者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