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保险配置比例上升 为何深受高净值人群青睐?

据《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需求白皮书》显示,“科学合理地进行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确保财富的保值增值”、“为子女境外留学做准备”是高净值人群跨境金融投资最主要的三个目的。

白皮书显示,高净值人群平均可投资资产额占总资产比例为52.3%,而跨境金融投资额已占可投资资产总额的31.2%。与去年相比,2017年跨境金融投资额增长近一倍,更有超过两成的高净值人群,跨境金融投资额占其可投资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2016年,高净值人群海外保险占海外金融投资比高达45%。

那么,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为什么会选择海外保险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部分?信和财富分析认为,有以下五大原因:

222222

一、配置外币资产

高净值客户的生活日趋国际化,投资日趋国际化,会有很高的外币资产需求。很多高净值人群的二代和三代都已取得外国国籍,希望给他们留有充足的教育金和生活费。

由于中国可换汇额度的严格管制,每人每年5万美金的额度,意味着夫妻双方每人每年可换汇10万美金。为了实现对孩子的这种爱与传承,如要攒够200万美金的教育金,要高达20年的准备期,而且是在没有其他外币用途的情况下,专款专用,20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高端客户的生活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外币资产被提上了投资日程。

为什么说买海外保险能实现外币配置呢?海外保单的币种要么是港币,要么是美元,港币和美元是联汇制,不会有大的相对汇率浮动,几乎有95%的内地居民买的都是美元保单,因为其有现实的外币需求。

二、免征遗产税

从2000年推出遗产税草案开征,越来越多的富裕人群在担心这一点。虽然没有正式实施,在近些年的两会期间,关于遗产税开征的呼声是越来越高。鉴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富人也意识到,如果不做好相应准备的话,未来很有可能自己的资产要被开征遗产税,会有很大一部分钱变成政府资产

绝大多数国家的遗产税的法案中,都会有相应的规定:遗产税追溯期。遗产税开征的前5或前3年,有资产转移的迹象和动作,都将面临遗产税追溯期的考查。所以,更需要高净值人群考虑在这个法案正式开始之前,提前做好相应的规划,防止自己的钱因遗产税而缩水。

三、债务避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险公司给的后期的钱叫保险受益金,保险受益金不属于遗产,不需要开征遗产税。同时,也因为不属于遗产,也不需要对被继承人的债务负责。

传统观点说“父债子偿”,但父债子偿其实在现行的法律中是不被接纳的。父债子偿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儿子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如果父亲没有可继承的遗产,那么父债就不需要子偿。鉴于这一点,如果给孩子留的只有保单没有其他可抵债务资产的话,因为他没有可继承遗产,所以说保险受益金不属于已继承的遗产及已继承的资产,受益权大于债权。

高端客户大多属于专业精英人士或私营企业主,私营企业主在经营过程中,大部分靠债务杠杆撬动财务资产,不少人都会涉及很多的复杂三角债务。如果未来自己因身体等意外原因不幸去世的话,很容易产生一些债务纠纷,会让子女背上债务负担。去买一个大额保单,就成为了一个债务筹划功能。

11111

四、低成本的海外类信托计划安排

保单和信托其实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除税收属性方面,其结构特征和信托也可类比。海外信托的三方当事人是: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信托资产其实要转移到受托人的信托资产名下,因为资产已经不属于委托人,属于信托资产了。信托资产是独立于委托人资产和受托人资产的,所以说,资产名义上已经不是我的了,属于信托资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信托资产也不存在遗产税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很多富人包括明星都选择了信托计划的安排。

投保人买了一张保单,作为保单持有人,这份保单就成了保单持有人的一份资产,保单持有人去世的话,海外可以做保单转让,通过保单转让的方式把保单持有人变更为自己的子女,那子女就享有了保单的所有权。有了这份保单所有权后,那他其实可以选择每年通过年金的方式拿出,要么可以做保单贷款等安排,用其他更灵活的方式去处理这份自己的保单财产。

如果还考虑海外信托的管理费等交易成本,海外保单其实是更加灵活和低成本的计划安排。

五、指定受益人可不限于法定继承人

在国内,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和子女。第二顺位继承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如果第一顺位继承人在位的话,第二顺位继承人是没有任何权利的。鉴于这样一个法律规定,在各大保险公司基本也这样规定,那你要指定受益人的话,需要你来指定第一顺位继承人。除非第一顺位继承人都不在了,才可以指定第二顺位继承人。只有极个别的保险公司,可以指定第二顺位继承人作为保单的受益人。

在海外的话就不必受这个限制,可以指定保单受益人,这是受法律允许和保护的。通过这样一种安排,可以把资产转移给自己想要转移给的人。这也是富裕人士选择海外保险的原因之一。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8-01-14
下一篇 2018-01-16

更多相关内容

  • 5年期香港友邦充裕未来 VS 5年期香港保诚隽升

    一、AIA-充裕未来储蓄计划 1、产品简介: ◆年限选择:5年、10年 ◆投保年龄:15日-75岁 ◆保险类型:终身寿险 ◆产品特性:长线储蓄,设有保单红利,一人投资,惠及三代。灵活运用保单储蓄,兼顾您家庭的子女教育、退休养老等计划,轻松实…

    2017-11-22
    34.9K
  • 5%、8%、10%等各种收益率之美元理财计划推荐

    日本和欧洲经济已陷入长期通缩,其负利率就是证明。中国人口老龄化致使经济增速下滑,一线房价却在印钞的刺激下飙涨,投资者在国内已很难找到抵御通胀和人民币贬值的投资选项了。美国经济虽然亦徘徊在衰退边缘,但是其依然是环球表现最好的经济体之一。而我们…

    2016-09-09
    32.3K
  • 追踪贾跃亭海外资产:豪宅、信托、香港保险之谜

    孙宏斌辞任董事长后,乐视网复牌股价跌停。但这并没有影响远在大洋彼岸“ 专心造车”的贾跃亭,捷报频传。 3月20日,有消息称法拉第未来开始启动造车计划,位于美国加州的汉福德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另有媒体报道称,法拉第未来在广州南沙新注册的关联公司…

    2018-03-24
    27.5K
  • 40岁人士投保香港友邦充裕未来计划3案例

    有幸为一位40岁客户制定养老退休计划,给他推荐的是香港友邦保险目前卖的最好的美元储蓄分红产品-充裕未来计划3,今天我们就详细给大家分析一下此投保案例,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如何缴费(充裕未来计划3) 这位40岁客户选择每年缴费40,000美元…

    2020-01-08
    48.8K
  • 一次性缴费30万美金的香港养老保险案例

    香港美元储蓄是目前最稳妥的美元理财投资产品,年收益可达6%,是很多家庭为子女配置教育金和一些成功人士配置养老退休的必选产品,今天我们给带来的案例是一次性缴费30万美元的案例。 投保人年龄:40岁 投保人性别:男 投保保费:一次性缴费30万美…

    2018-12-24
    58.0K
  • 内地和香港法院判决互认 会影响香港资产安全吗?

    内地和香港法院判决互认 会影响香港资产安全吗?

    2024-03-04
    35.4K
  • 台湾人买香港保险?两地保险收益差距

    我们经常忽略台湾保险市场,就有台湾客户询问,我们台湾人可以买香港保险吗?香港保险和美国保险哪个收益更好,还有就是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在美元储蓄分红险的收益差距,其实我们还忘记对比台湾保险,有幸接触到香港保险业人士,从他们那里得知一些数据,经过…

    2019-02-26
    59.2K
  • 您是否也有保险理财选择困难症?

    新冠肺炎持续蔓延,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在疫情下,各国继续量化宽松,在可见的将来,环球息率相信仍会持续偏低;而投资市况波动难测亦是常态。 父母的两难 为人父母者,自然希望为子女铺设优质教育大道;当子女渐渐长大,除升学外,亦希望给他们置业。…

    2020-09-04
    28.4K
  • 从“大而不能倒”到“可监管可承责”:香港保险业D-SII制度解读

    香港保险业D-SII制度正式落地,标志着香港保险监管体系进入全新阶段。D-SII(Domestic Systemically Important Insurers,本地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制度旨在识别并监管“大而不能倒”的保险公司,强化风险防控与资本要求,保障市场稳健运行。随着D-SII制度的实施,香港金融管理局与保险业监管局将进一步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框架,提升保险公司的透明度与抗风险能力。这一制度的推行,不仅巩固香港作为亚洲保险中心的地位,也为投资者与保单持有人提供更高的信心与保障。

    2025-10-20
    2.7K
  • 保诚“信守明天”保险产品全解读:值不值得买?

    近期,香港保险市场再度掀起热潮。友邦、安盛、万通等知名保险公司相继推出新品或升级经典产品。例如,友邦的「活享储蓄计划」在收益提取和灵活性方面比「盈御3」更具竞争力;安盛的「盛利储蓄计划」也成功跻身市场头部阵营。在各大公司纷纷“卷”收益和功能…

    2025-07-15
    24.0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