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业监管局2019年8月30日公布2019年上半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个人寿险新单总保费总额为$997亿港元,与2018年同期($841亿港币)比较,上升了18.5%!
其中,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在2019年稳步上升,有关新造保单保费高达$263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6.4%。与2018年同期($223亿港元)比较,上升了18%!
1、内地访客新单业务
新单总保费
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在2019年上半年稳步上升,有关新造保单保费高达$263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6.4%。
相比于2018年同期新单保费223亿港元,2019年上半年内地访客总保费稳步增长18%!
新单保单数量
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数逐年稳步增长,2019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平稳,有关新造保单数量高达21.4万件,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数量的29.1%。虽然从新单总保费从2016年的投保小高潮后回归理性,但是保单数量依然稳步增长。
新单保单类别
按新单保单数统计,内地访客购买重疾险的数量最多,2019年上半年占比为58%,低于2018年同期(62.9%),重疾险比例有所回落,但对内地访客持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其次为终身寿险,占比33.4%,较2018年同期(28.4%)有明显上升。万用寿险占比0.8%,比例上升,得益于太平金钻、帝爵等网红产品。
按新单保费统计,内地访客购买终身寿险的保费最多,2019年上半年占比为55.7%,较2018年上半年上升(53.1%);其次为万用寿险,占比16%,较2018年同期(17.2%)下降。重疾险排名第三,占比11%,较2018年同期(13.2%)下降。
2、香港寿险公司最新排名
- 总保费收入=年化保费+整付保费
- 标准保费收入=年化保费+整付保费*10%
新单业务:新售保单的保费收入
2019年上半年新单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为$997亿(较2018年同期$841亿,上升15.6%)。
按照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年化保费),新单业务排名前15名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5.5%,较2018年同期(96%)下降。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海外、友邦、汇丰人寿和保诚,四家公司市场占比之和为58.6%,较2018年同期(56.5%)上升。中国人寿维持首位,汇丰人寿、保诚、中银人寿市场份额上升,友邦、宏利市场份额齐跌。
中国人寿海外业绩亮眼,业绩同比增长128%。汇丰人寿、保诚、中银人寿、太寿香港、安盛、东亚人寿、泰禾人寿、富邦人寿较2018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少则4.3%,多则高达172.5%。
按照标准保费收入(年化保费+整付保费*10%),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海外、汇丰人寿、友邦和保诚。宏利由于整付保费占比太高,折算为标保之后,排名下降至第八。
有效业务:新售保单和续期保单的保费总和
2019年上半年个人寿险有效业务收入总额为$2466亿(较2018年同期$2258亿,上升9.2%)。
按照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年化保费),个人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4.4%,较去年同期上升18%。收入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中国人寿海外和汇丰人寿,四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超六成(60.8%)。
按照标准保费收入(年化保费+整付保费*10%),个人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5%,较去年同期上浮22.8%,收入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为保诚、友邦、中国人寿海外和汇丰人寿,占比62.4%。市场逐渐形成了往大公司集中的趋势。
3、保单业务结构分析
缴费期结构
2019年上半年,香港各寿险公司的缴费期结构有明显区别。
- 友邦、宏利、汇丰人寿、恒生保险和保诚,整付保费收入占比非常高。
- 中国人寿海外、汇丰、中银人寿、太寿香港、恒生保险则以小于五年期缴费的储蓄型产品为主。
- 友邦、保诚、安盛三家公司的中长期缴费产品为主,主要是重疾险,保费占比高于其他公司。
业务渠道结构
香港保险的主要销售渠道是代理人、经纪公司和银行。
- 代理渠道中,友邦、保诚、宏利、安盛、中国人寿等公司的业务量明显较高。
- 银行渠道中,以中国人寿海外、汇丰人寿、恒生保险、中银人寿为主,恒生保险和东亚人寿全部是银行渠道,而且这些公司多以港元保单为主。
- 经纪渠道中,友邦、中国人寿海外、太平人寿香港、宏利、中银人寿、安盛的占比较高,而保诚、泰禾人寿占比较低,但也贡献一定比例的保费。
件均保费
整付保单件均保费最高的是恒生保险,高达417.6万港元。期交保单件均保费最高是太寿香港,高达255.5万港元。
以上数据来源:香港保监局
从上述数字不难看出,从2016年的巅峰到现在,内地人买香港保险的保费和新增都是在逐步增长的,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当然更离不开专业的香港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