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是没有联网的隐形资产

近年来,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从金融监管制度到金融产品的巨大优势一直是内地关注的焦点。最近,到香港的游客不再是买买买和购购购,而是开始购买香港保险产品。香港保险高性价比、保障全面、监管制度健全的优势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收到肯定。

然而树大招风,恶性竞争、抹黑诋毁的现象开始蔓延,很多不了解香港保险的人开始被谣传所蒙蔽,今天这篇文章就来给大家来排雷,破一下谣传。

1、汇率风险

谣传:从最新的数据统计,港币与人民币的1元兑换价,七年内从1.2元跌到0.8元,相当于本金40%的亏损。由此可以看到,香港保险长期看,投资收益未必高。

真相这位兄台一看就对香港保险丝毫没有过了解。首先香港保险一般都是以美金结算的,所以所谓港币本金亏损,真的是无稽之谈。其次,我们来看一下通胀率,美金在过去20年的通胀率是110%,而人民币是400%,不论是保值增值的角度,还是投资的角度,香港保险的美金结算特点都是最佳选择。这样一看,你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要购买美金产品了。

596d63fe6a773df2bd9e4b351d5337a3
bf28ac441f8691bac26746686ca91728

 

2、政策问题

谣传大陆人在香港买保险,在两地均不受法律保护,因为香港规定非香港居民购买的保险纠纷不予受理。

真相:这个问题真的是解释了无数次,竟然还有人拿出来做文章。由于两地法律制度的差异,香港保险大陆法律肯定是管不到的,就像香港人在香港杀了人,也不可能由北京法庭来宣判一样。但是香港法律一定是保护所有来港购买保险的所有人的。香港保险对全球销售,不论是内地人还是印度人,只要保单在香港购买,香港健全的监管制度和法律制度都会保障所有投保人、受保人、受益人的权益的。这也是为什么买香港保险一定要到港购买的原因。

41bc681e0865ff62c22884aaefbdd4f1
9e78d456545a6c6e03c9c68c0ca0d123

 

3、法律问题

谣传:在香港买的保险在中国不具备避税避债功能。

真相:香港本身就是一个避税港,遗产税自2006年后不需要征收遗产税。即使是在全球征税的美国,只要是人寿保险金的赔付,不管是在哪里买的,都可以避税避债。

富豪们赴港买保险,多是垂涎「避税」、「避债」、「避险」的资产转移功能。保险是隐形资产,保密度高。有知情人士爆料,一些濒临破产的中小业主,居然把实业抵押给内地银行套取现金,转手到香港购买保险,将巨额资产暗渡陈仓至境外,期望在境外「保险权大于债权」的法律框架下,即使是公司被清盘,手中保单都不会打水漂而达到保全资产的目的。

4dc58f6626259a3cc84e7fa68b3fff0b

 

4、服务风险

谣传:因保险世间周期长,需要接受保险公司的长期服务,而大陆人在香港购买保险,香港保险公司服务不便利,一旦涉及理赔,大陆人办理理赔跑香港不便利。

真相:香港保险理赔是非常便捷的,不需要跑香港,只需自己上传理赔文件到公司的APP,或者传给理财顾问上交即可,且理赔很迅速,没有问题7个工作日就会有理赔。

另外,香港代理人监管制度严格,素质较高,服务质量好。就算发生代理人离职的现象公司也会安排后续代理人跟进。

8c66d1473a555b6c4082343d116715b8

 

5、倒闭风险

谣传:在中国法律框架体制下,大陆保险公司是不允许倒闭的,受到保监会的严格监管!而在国外,即使是友记,富记这样的大公司2008年也险些倒闭,香港的小保险公司风险则更大。

真相:全世界的人寿保险公司都是不允许倒闭的,否则就不会出现美国雷曼兄弟经营的400家银行和美国友邦AIA一起到了破产的边缘,而美国政府没有伸出援手去挽救雷曼兄弟的400家银行,任由银行倒闭,而是救了保险公司。有“TBTF”(too big to fail)之称的保险公司,它们的运行都关乎金融市场的稳定,政府乃至整个金融市场,都不会允许其出现问题的。

保监处规定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会有再保公司或者其他规模大的保险公司收购继续经营,以确保客户的权益。所以客户最多只会因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损失红利收益,但保障类投保保额肯定是100%得以保障的。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3
上一篇 2019-05-29
下一篇 2019-08-30

更多相关内容

  • 银行存钱和分红型储蓄险的核心区别

    之前我们介绍过:储蓄型保险与银行储蓄主要区别,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二者的核心区别,主要体现在收益率、资金流动性、资金归属权和税收、安全性以及存款方式的区别。 一、收益率 储蓄险是复利计息的,也就是利息还会产生利息。而银行定存3年、5年是…

    2024-10-09
    26.8K
  • 近日听闻某女神到港购买1500万保险,这款产品到底收益如何?

    近日,由搜狐爆出某女星赴港买1500万保险。可能大众有所不知,明星的保险意识其实非常强,像刘德华给女儿买的4000万教育基金;王菲早在2004年为女儿窦靖童购买2000万巨额保险;谢霆锋在Lucas出生只有22天就花了1000多万港币帮儿子…

    2018-03-08
    37.5K
  • 香港友邦多重智倍保和保诚守护健康加倍保对比

    因为多重重疾,一般建议给孩子买,所以,这里我们用孩子的例子。 0岁男孩,投保10万美元。 多重智倍保缴费18年,每年保费是1934美元,总保费是34812美元;   守护健康加倍保每年保费是1836美元,缴费20年,总保费36720美元。 …

    2018-01-10
    33.2K
  • 香港保监局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香港保险2022年上半年数据出炉: 全港新单保费为816亿港元,同比增长1.53%。内地访客的新单保单为5.39亿港元,同比增长149% 1、全港新单总保费 2022年上半年,全港新单保费为815.6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803.35亿…

    2022-09-04
    45.3K
  • 38岁一次性缴费30万美元的香港储蓄险计划

    先前我们介绍过:40岁投保 50岁开始每年提取8.63%至终身!有客户向我们询问该计划的详情,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38岁开始,一次性缴费30万美元的香港储蓄险计划。 1.如何缴费 虽然此计划可接受客户一次性(趸交)、3年、5年、8年、12…

    2019-04-11
    25.6K
  • 香港万用寿险和保费融资简介

    香港万用寿险因为灵活性深受高端客户青睐,成为高资产客户规避风险,达到既定资产传承的目标工具之一。与传统寿险相比,万用寿险更灵活,更具弹性。许多万用寿险保单允许投保人增减保额,或调高调低保单的储蓄成分,保费也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万用寿险的特点…

    2017-12-12
    24.3K
  • 澳门安盛保险续费方法

    安盛由于200多年历史的品牌、全球顶尖的资产管理能力、较高的分红水平,粉丝众多。 买了澳门安盛的保单,如何交续期保费? 澳门银行卡和香港银行卡都可以交安盛的续期保费,本文介绍一下具体操作步骤。 澳门国际银行APP转账 澳门的银行卡,例如澳门…

    2022-05-14
    34.6K
  • 每年缴费40万美元的香港美元储蓄理财计划

    1.如何缴费 客户44岁投保,选择分5年缴清保费,每年缴费400,016美元,5年总计缴费2,000,082美元,而后即无需再缴保费;保单生效10年后,客户便可享有香港保险公司为其终生派发的美元养老金。 2.香港保险公司如何派发美元现金 香…

    2020-05-11
    34.1K
  • 寿险转保、医疗转保、重疾险转保需要注意的地方

    每隔一段时间,保险公司会更新自己的产品,例如健康类保险,会更改保障范围;人寿保险会更改产品的用途以及产品的其他功能,例如储蓄险会增加类似信托、延迟缴费、保单受益人更改等,那么之前我们买的产品,需要转保吗?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说说人寿转保、医疗转…

    2022-11-22
    23.0K
  • 教你看懂香港保险计划书

    拿到一份香港保险计划书,却像读天书一样看不懂? 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作为保险行业”资深人士“的小编自然有义务帮大家做一堂讲解,以便大家能好好地理解手中的计划书。 我们常买的保险一般是:危疾险和储蓄分红险。因此,这里就对这两类保险计划书…

    2017-05-08
    54.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