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保险:健康险管理办法到底修订了哪些内容

受到挤压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影响,进入2017年以来,健康险保费增速一直较为低迷,前三季度,寿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940.92亿元,同比增长28.12%;而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583.05亿元,同比增长仅4.45%。不过作为公认的最具发展潜力的险种,健康险的未来依然可期。

近年来,创新已经成为健康险领域的一大关键词,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虽然原有的市场格局远远没有打破,但从监管角度出发,2006年颁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显然已经有诸多“落伍”之处,修订,迫在眉睫。

继5月下发第一版《征求意见稿》之后,11月15日,保监会又在官网发布了第二版《征求意见稿》,从健康险产品设计,到销售管理等都根据市场发展水平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拟将“医疗意外保险”纳入健康保险范畴,同时强调健康险的保障属性,严防护理险异化为中短存续期产品,在鼓励新技术应用的同时,针对争议较大的基因检测技术,拟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不得要求客户提供基因检测数据。

一、扩展健康保险内涵 将“医疗意外保险”纳入保障范畴

640 18
在第二版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健康险的定义,在原来“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四大险种的基础上,增加了“医疗意外险”这一险种。根据第二版征求意见稿的定义,所谓意外医疗险是指“是指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发生不能归责于医疗机构或者医护人员责任、无法预料和无法防范的医疗损害时,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障的保险”。“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健康保险都是因被保险人健康原因发生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产品,加上“医疗意外险”之后就将部分医疗行为导致的意外事故也纳入了保障范围,保障无疑更加全面。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版征求意见稿中,还将医疗责任保险纳入了健康保险的范畴,但作为一款典型的责任保险,该产品与其他健康险产品无论是在产品的特质上,还是产品的经营上,显然相差甚远,被删除也在意料之中。

二、强调健康险保障属性  防止健康保险异化为理财型产品

 

640 1 11

 

健康保险一向被视为典型的“风险保障型保险产品”,然而在中短存续期产品爆发的年代,健康险也未能免俗,一些专业健康险公司大肆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健康险保费因此大为“注水”。在第二版求意见稿中,强调健康险产品的“保障属性”,无疑是对当下“保险姓保”这一行业主题的呼应。其中,长期护理保险被重点提及,规定其保险期间不得低于5年,且“不得以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之外的情况作为给付条件”,从根本上防范其异化为中短存续期产品,突出其保障属性。过去几年,个别专业健康险公司,彻底将长期护理保险改造为了中短存续期产品。有关长期护理保险的规定,也呼应了保监会5月发布的《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

三、保险公司经营健康险业务 必须成立专门事业部

640 2 8
健康险业务有其特殊性,对于专业度的要求也要更高,但长期以来,在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中,其一直与寿险产品混为一谈。此次第二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专业健康险公司以外的保险公司经营健康险业务需要成立专门的健康险事业部,对于健康险业务本身而言,无疑可以提高其专业性,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则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其业务成本。

四、险企不得要求客户提供基因资料 也不得将其作为核保、调费依据

640 9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基因技术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身险业的形态,人类的疾病发生概率、死亡概率将获得更加精准的预测,从而实现人身险保费的精准定价。一些保险公司也望风而动,瞄准了“基因检测”这一概念,多家公司先后与基因研究机构进行了接触和合作,十几家公司先后推出买保险送基因检测的活动,而众安保险更是在2015年7月联手知名基因测序中心华大基因推出国内“首款基因检测保险计划”——知因保,并在淘宝上进行售卖。不过基因检测相关数据作为人类最大的“隐私”,如何防止其被泄露、滥用,乃至引发基因歧视等,也已经开始引发关注第二版征求意见稿明确,保险公司不得索要客户的基因检测数据,也不得将其作为核保、调费的依据,彻底将“保险+基因”的发展模式堵死。在慧保天下看来,在没有找到更加稳妥的解决方案之前,保护人们的基因检测资料十分必要。不过,对于新药品、新器械、新诊疗方法,以及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核保、理赔效率等,第二版征求意见稿还特意进行了鼓励,该禁止的禁止,该鼓励的鼓励,第二版征求意见稿态度明确。

五、长期健康保险费率可调

640 8 2
无论是在2006年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还是在第二版征求意见稿中,短期健康保险的费率都是可以进行浮动的,只不过在第二版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明确了其浮动范围是“基准费率的30%”。与之相对应的长期健康险的费率,以往是不可以调整的,不过在第二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长期健康险费率可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经验数据和定价假设偏差很大,比如医疗技术进步,疾病发生率大为改变,保险公司就可以调整价格,不过价格是整体调整,不是针对个人,且必须在产品条款中注明触发的条件,不能随意调价该规定的主要目的就是给保险公司创新松绑。

六、增加健康管理服务有关内容

640 7 2
健康管理服务越来越被视为健康险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服务,2006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限于当时的市场发展水平,并未对此作出规定,而在第二版征求意见稿中,则专门用一章的篇幅作出详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保险公司可以将健康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提供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等服务,降低健康风险,减少疾病损失。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的,有关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可以在保险合同条款中列明,也可以另行签订健康管理服务合同。健康保险产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其分摊的成本不得超过净保险费的20%。超出以上限额的服务,应当单独定价,不计入保险费,并在合同中明示健康管理服务价格。

七、防范销售误导 健康险犹豫期延长至15天

 

640 10 1

 

在第二版征求意见稿中,犹豫期从原来10天,提升至15天,这符合强化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大趋势。其实,对于犹豫期的设置,不同公司已经有所不同,有的还在固守10天,有的却早已经提升至15天。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11-19
下一篇 2017-11-29

更多相关内容

  • 三月到!香港保险,你还好吗?

    三月到,每年的1-3月是香港保险的淡季,在今年显的更加明显,往年,过完年,香港保险朋友圈很热闹,每天都能看到晒各种保单,各种开心!今年已经很难见到了。国家的政策限制资金外流的作用还是很明显,以前那些犹豫的人,现在是彻底放弃去香港买保险的念头…

    2017-03-02
    31.7K
  • 谈谈香港保险公司综合实力体现的三个财务指标

    说到香港保险公司的实力,相信很多代理人/经纪人都会把香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拿出来说,保险顾问销售保单时,不时都会夸奖自身公司财政实力强劲,包括公司规模大、资本雄厚、信贷评级高等,但这些参考指标是否无懈可击?今天我们就说说香港保险公司综合实力…

    2022-02-17
    39.8K
  • 香港重疾险中的“保费豁免条款”该如何解读?

    相信很多人拿到计划书的时候,都会第一眼看到计划书的首页上方最显眼的位置,红色字体标注“免付保费附加契约”。由于是免费赠送的,很多客户可能并不留意。那么,我们今天这篇文章,就专门为大家讲讲在购买重疾险时,最受大陆客户青睐的两大“保费豁免条款”…

    Chris Lee的专栏 2017-07-28
    39.6K
  • 曾经那些香港储蓄人寿高收益产品现在状况如何?

    记得我们曾经在2016年12月对香港地区目前的储蓄人寿产品30年收益率进行过高低排名,由于从2017年开始保监会GN16要正式实施,这一新政必定对那些高收益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原本高收益的产品目前状况如何呢?下面我们一一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2017-02-14
    36.7K
  • 香港保险:香港保单可以贷款?

    经常给大家说香港保险,却忽视了香港保单贷款的功能,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因为各个香港保险公司的保单不一样,对于银行审核都不一样,这里普及一下大概的内容。 Q1:哪些香港保单具有贷款功能? A1:只要具有现金价值的保单都可用于保单贷款。意外险、…

    2017-05-10
    57.4K
  • CRS步步紧逼,买香港保险要不要交税?

    对于有钱人来说,  这个世界越来越麻烦了! 中国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五花八门,二三线城市也开始限购。 房地产税、遗产税正在酝酿,官方的数字货币即将诞生。 最近,一个英文缩写词汇又火了起来: CRS! 今后中国税收居民 在境外101个国家和地区…

    2017-04-13
    52.4K
  • 香港保险名词解释:免付保费附加契约

    在日常接触香港保险计划书,经常看到一个名词-免付保费附加契约,到底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在保险公司核保的时候,也偶尔遇到通知:因为职业关系,取消免付保费附加契约。那么免付保费附加契约是什么鬼?为什么会被取消?取消之后对受保人是否有影响? 一、免…

    2018-06-20
    52.1K
  • 港澳友邦、宏利、万通、忠意多次理赔重疾险对比

    以往不少终身危疾保险要求初生婴儿出生15天后才可投保,原因是考虑到婴儿有机会患有先天性疾病,因而不会作出保障或赔偿。事实上,腹中胎儿患上先天性疾病甚为常见,往往潜伏多年,在较年长时再演变成危疾,由于要承受颇大风险,故保单一般不会就此提供保障…

    2022-11-22
    31.1K
  • 说说安盛(AXA)丰进储蓄计划的特点

    新冠肺炎重创全球经济,大众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起了前所未有的转变,所谓变幻原是永恒,此时大家定更深切体会。面对未来的不稳定因素,不少人选择积谷防饥,及早为财富建立稳固的基础,投保储蓄保险。 虽然储蓄保险长线为财富增值,但投保人也要自律的储蓄,尤…

    2021-03-29
    26.4K
  • 内地客贡献达466亿!香港保险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公布

    香港保监局公布2024年前三季临时业务统计数字,期内毛保费总额达到4,808亿(港元)。 全港新单总保费1,696亿港元 再创历史新高 对比去年8月底公布的上半年临时统计数字来看,前三季度,内地访客赴港投保保费466亿港元,环比增长21%!…

    2025-02-06
    30.2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