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香港保险公司综合实力体现的三个财务指标

说到香港保险公司的实力,相信很多代理人/经纪人都会把香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拿出来说,保险顾问销售保单时,不时都会夸奖自身公司财政实力强劲,包括公司规模大、资本雄厚、信贷评级高等,但这些参考指标是否无懈可击?今天我们就说说香港保险公司综合实力体现的三个财务指标,希望能帮到大家。

1.「Too Big to Fail」 规模大就没有风险?

2008年金融海啸后,全球监管机构普遍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趋严,借以减低客户风险,跨国人寿保险企业亦不例外。另一说法,保险公司规模越大,其分散资产风险能力越高。

现时包括友邦、安盛、宏利、保诚等跨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全球各地上市,一般人透过公开资料都能够查阅这些公司市值,了解其规模;甚至可以从公司财务报表得悉财务资讯,包括年化新保费、反映有效保单价值及净资产值的内涵价值等。

谈谈香港保险公司综合实力体现的三个财务指标
表1:上市保险公司市值以及2020年12月底止财务数据(港元等值)

此外投保人亦可以从保监局网页,了解到跨国人寿保险公司于本地子公司部份经营数据;亦可以透过公开资料容易查阅到一些本地保险公司是由哪些股东持有,以及是否经常股权易手等。

有人说﹕「保险公司规模大得不能倒闭,保险产品就买得过⋯⋯」但历史告诉我们,大型人寿保险公司亦有倒闭风险,例如澳洲保险集团HIH Insurance于2001年清盘、2008年AIG接近破产边缘、内地安邦保险亦于近年清盘。

2.偿付能力越高越安全?

另一个人寿保险公司稳健性关键指标,是偿付能力。根据保监局,保险公司须把其资产多于负债的数额,维持在不少于条例规定的偿付准备金水平。这项规定的目的是,当保险公司面对不可预知的情况,且有可能出现资产不足以应付其负债风险时,为投保人提供合理的保障。

香港现行偿付准备金采用标准的「固定比率」模式,只有两个风险因素,就长期保险而言,即数理储备金和风险资本,并以金额大小概略地代表风险。

现时保险公司毋须向公众披露偿付能力,仅个别保险公司选择不时披露,例如泰禾人寿曾披露截至2018年6月底偿付能力比率为450%;富通保险截至2019年10月底偿付能力达544%,但这些数据是根据现行资本框架。

另一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保险公司可以分为跨国保险公司、本地保险公司,其披露的资本比率标准不一,难以比较,数值高也不代表越安全,消费者必须留意其计算方式。

谈谈香港保险公司综合实力体现的三个财务指标
表2:各保险公司资本充足率计算方式差异大

相比起「固定比率」,为设立一个更严谨、敏感度较高的资本框架,保监局正积极与业界筹备「风险为本」资本框架,即将资本充足水平连系至保险公司承受的风险,多角度量化的风险因素,从而加强对保单持有人保障。

我们认为,当风险为本资本框架落实后,保监局届时可以考虑要求本地营运持牌保险公司将有关数据在年报内披露,并适时将年报上载至保监局网页,让消费者能够在同一标准下,看到保险公司资本状况及偿付能力变化。

3. 信贷评级高就代表好?

信贷评级是另一个消费者可以参考的指标。人寿保险公司在评估自身财政实力,或需要发债筹集资金时,都会聘请评级机构进行评级,而评级可以反映该保险公司是否拥有强劲的资产负债表还是有潜在违约危机。

现时3大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都根据其标准,为不同类型企业制定评级,大致上拥有20级,并以「A」至「D」来表达偿债能力分别。最好的为「AAA」或「Aaa」,最差则为「C」或「D」。以下表为例,「Aa2」较「Aa3」偿债能力高,「Aa3」又较「A1」及「A2」安全。此外,评级机构亦会列出评级展望,分为负面、正面及稳定。

谈谈香港保险公司综合实力体现的三个财务指标
表3:保险公司信贷评级一览

不过,若果本身保险公司规模较细,或只是跨国保险公司辖下的本地公司,很多时候未必有相关评级资料可供消费者参考。而且就算个别保险公司获得信贷评级,亦不一定让公众查阅得到;有时候评级名目众多,除了财务实力外,亦包括一些债务评级例如长债、短债、次级债等,都容易让人混淆。

另一样值得注意的是,评级机构过去多年被市场诟病,尤其是金融海啸前有评级机构给予当时美国次按资产及投资银行雷曼较高信贷评级,最终这些资产都「爆煲」,评级机构被批评未能识别公司财务重大问题,甚至被监管机构处以罚款。

持牌保险公司受严格监管不需要过份忧心

最后,虽然保险顾问经常标榜自身公司财政实力强横,并列出上述指标,但要紧记这些指标很多时候有不同演译方法,仅供参考,而香港保监局一直严谨监管持牌保险公司,某程度上投保人不用过份担忧保险公司财政实力。

 

  1. 文章链接:https://www.hkinsu.com/zhuanlan/chris/27290.html
  2. 文章标题:谈谈香港保险公司综合实力体现的三个财务指标
  3. 本文由香港保险公司代理人或者经纪人发布,不代表网站观点与立场,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链接。
  4. 想要咨询香港保险、香港理财、香港银行开户,请按页面上的联系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
(4)
上一篇 2022-02-07 15:47
下一篇 2022-02-21 15:28

其他人正在看

  • 香港友邦、宏利、保诚、蓝十字等延长新冠病毒的保障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累计确诊个案已突破4600宗。因应疫情发展,多间保险机构,例如友邦保险、保诚保险、宏利保险、保柏保险、安盛保险等均延长针对新冠肺炎的额外保障期,包括住院现金保障、隔离期间现金保障、身故恩恤金等,部分香港保险机构亦作出保…

    2020-08-25
    2.8K
  • 分红保单有哪些用途?分散投资风险、保单抵押还有什么

    我们知道香港保险公司一直扮演守护财产的角色,形象稳健安全,几乎与投资扯不上关系。事实上,香港保险公司的另一身份是机构投资者,透过收取保费后在市场上找寻投资机会,如有盈利会于年终时向保单持有人分派红利,这就是保险投保人熟悉的分红保单,那么分红…

    2021-04-22
    2.1K
  • 香港保监会发布2020年上半年香港保险业绩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2020年上半年香港保险业的临时统计数字,期内毛保费总额达到3,13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

    2020年上半年有效长期业务的保费收入总额为2,803亿元,按年上升5.6%,主要包括个人人寿及年金(非投资相连)业务,其保费收入为2,379亿元,上升2.5%;个人人寿及年金(投资相连)业务,其保费收入为127亿,下跌8%;以及退休计划业务,其供款为261亿,上升58.7%。

    2020-08-31
    5.7K
  • 三成香港跨国保险公司考虑离开香港

    受移民问题、防疫旅游限制及隔离措施等影响,本港保险业人才流失情况加剧。香港保险业联会的调查显示,逾80%受访保险公司表示去年雇员流失有所增加,近四分一大型的受访机构更预期今年问题会恶化,目前以香港作为区域或环球团队基地的大型或跨国受访保险公…

    2022-03-03
    1.8K
  • 客观对比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

    近年,大陆保险发展迅速,推出了很多优质的保险产品,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保险产品的性价比越来越高,也更加的人性化。 今天的主题是讲讲大陆和香港保险。 我觉得购买保险属地原则和需求是很关键的,现在年轻人都是高知分子,任何的吹吹捧捧都可以看出来…

    2020-10-26
    2.0K

您不能复制此页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