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疾险保额买多少合适?

之前我们分享过购买香港重疾险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详见:选择香港重疾保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如何选择香港重疾险的保额,到底怎么买比较合适呢?我们将分三个年龄阶层,分别介绍给小朋友,给我们自己,以及给父母购买重疾险时,分别需要选择多少重疾险保额。

香港重疾险保额选择

我们还是在最开始先给出一个选择保额的原则:我们都知道保险是为了在损失发生时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因此我们在选择重疾险保额的时候,就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金额进行一定的预判。如果保额买得太低,起不到保险的作用,对损失的补偿作用就很有限;如果保额买得太高,就好像把买保险当成了赌博,难道有人会希望在自己患重疾的同时变得一夜暴富?这种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

1. 小朋友保额的选择

我们一直在说,买保险应该优先给家中的经济支柱购买,因此小朋友的重疾险保额够用即可,不用过高;而且因为保险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并没有必要一步到位,后续还可继续补充。

虽然保险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并不代表着我们现阶段不需要给小朋友购买重疾险,一方面因为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另一方面因为小朋友也有可能不小心患上一些疾病,影响以后重疾险的投保。因此,虽然我们建议给小朋友的重疾险保额不要买太高,但仍要有一份适当保额的重疾险作为“保底”。

根据目前小朋友发病率较高几项重疾的治疗费用,我们可以认为15万美金保额已经基本够用。如果对小朋友的就医环境和用药有更高要求,购买15万-20万美金保额也是可以的。

2. 年轻人/中年人保额的选择

我们在给自己选择重疾险保额的时候,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金额进行一定的预判。重疾险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补偿治疗开支,一个是补偿收入损失。因此,对于我们而言,未来患重疾可能导致的损失,大约就是一次重疾治疗的花费,外加1~2年的工作收入。

癌症是重疾中最高发、治疗费用较高的一种疾病,因此我们通常以一次癌症的治疗费用作为基础,再加上被保险人1~2年的收入,作为推荐的保额。

至于癌症的治疗花费,可能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花30万也能治,花200万也能治,区别就是治疗的效果及生存率会有显著不同。那么,究竟要为自己患重疾预留出多少的费用进行治疗,这个还是要考虑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和对治疗的预期。

通常我们认为,对于一般人而言,要以拥有100万~200万的重疾险保额为目标。如果购买了医疗险,则可以对治疗开支提供进一步的补偿,重疾险的保额可以适当降低。如果年纪较轻并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有信心,可以不用一步到位但是如果已经到了中年那这份重疾险保单可能就是诸位人生中唯一的一份重疾险保单了,这时相信大部分人的收入也已经比较可观,我们推荐一次性把重疾险买足。

3. 父母/老年人保额的选择

是否应该给父母购买重疾险,这个问题的争议一直存在。看上去父母才是家庭中最需要重疾险保障的,因为他们的患病概率较大,而且年轻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容易因为父母患病而被拖垮。但是,给父母购买重疾险经常会出现保费倒挂的现象,所交保费总和会超过保额,看上去很不划算。不过,因为父母会有较大的概率在20~25年的缴费期内出险,从而豁免后续保费,因此为父母投保重疾险也是有一定的实用性的比如说,我除了给我的父母购买市面上比较火的百万医疗外,在多年前就已经给父母配置了一定保额的终身重疾险。

说到底,为父母投保重疾险,对家庭的保费支出压力较大,因此应先把家庭经济支柱的保额买足,再考虑给父母投保重疾险由于父母大多数已经退休,我们大可不用考虑重疾险的收入损失补偿作用,保额选择通常只要够一次重疾的治疗即可,大约为30~50万人民币左右。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8-05-26
下一篇 2018-05-28

更多相关内容

  • 美联储年内第三次降息 对香港保险有什么影响?

    美联储10年内第3次降息!今天(10月31日)凌晨2:00,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1.5%-1.75%。 一、美联储又降息了! 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2:00,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区间至1…

    2019-11-01
    16.3K
  •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为何没有公布内地人购险比重

    以往每年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发布上年业绩报告时,都会发布上一年内地人都买香港保险比重,但是今年3月份《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发布2016年香港保险市场表现》上看到,并没有公布详细的数据。 不过,今年2月份公布去年第4季数字时,却未公布内地客人占比。而…

    2017-05-02
    2.5K
  • 最直观剖析香港保险

    打开百度,搜索香港保险,全是一些讲了无数次的老新闻,千篇一律,完全就是抄抄抄,包括很多大的媒体也是,那么到底内地人真的了解香港保险吗?今天我就给大家看看你平时看到的不一样的有关香港保险的资料。 1、家庭理财金字塔 保险属于投资的一种,不同于…

    2017-02-21
    21.1K
  • 说说香港保险的避税避债功能

    继赴港置业移民热潮之后,内地富豪正掀起一波赴港抢保热,而他们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图个保障,或是追逐蝇头小利。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富豪们赴港买保险,多是垂涎避税、避债、避险的资产转移功能。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最新公布的数据称,今年前三季内地人在港…

    Chris Lee的专栏 2016-07-02
    16.4K
  • 看香港保险如何应对CRS

    随着香港各大金融机构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CRS(有些投资机构于2016年12月就已经开始实施CRS),许多投资者,尤其是中国内地投资者,会对CRS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慌,认为CRS会将自己在香港或其他国家的所有资产披露无疑,继而会被征税…

    2017-01-12
    20.9K
  • 准备移民 已投保的人寿、危疾、储蓄、医疗保险如何处理?

    香港经历不平凡的一年,触发不少香港人考虑移民,出走他乡,重新出发。像我们这一辈社会的夹心阶层,或多或少都供了一些、甚至多份保单。如果移民的话,这些人寿、危疾、储蓄、医疗保险还用得着吗?申请移民需要大笔资金,若将保单「套现」,又是否可行呢?笔…

    2020-06-16
    4.2K
  • 大额资金如何转来香港投资境外保险和证券?

    有愈来愈多企业家认同我的投资理念,看重我们所独有的境外美元理财服务。可是他们受限于外汇管制政策,而无法将大额资金直接投资于境外市场,现在我们可以为其提供完全解决方案,借助此类计划,投保人可以将大额资金合法转移至香港这一自由市场,而后投资于环…

    2016-09-09
    16.8K
  • 看看内地保险人士是如何片面分析香港储蓄型保险的?

    最近在互联网是看到某内地保险人士分析香港保险中的储蓄型保险,其实主要说的是分红的方式和提取,其实一些很重要的没有提到,比如说内地的储蓄型保险只有保证的,没有非保证,但是香港储蓄型保险既带保证分红,也有非保证的,有关两地储蓄型保险的好坏,不用…

    2018-01-28
    2.4K
  • 重疾险对比:万通健康500VS安盛爱护同行

    香港因疫情原因迟迟不能开关,急坏了不少计划购买香港保险的内地客户。不过,好在澳门已经全面通关,宏利、安盛、万通等保险公司的产品可以在澳门投保,优惠力度空前,很多朋友已经做好了准备,打算立即赴澳投保,有关澳门通关攻略,可以见:新冠疫情下的澳门…

    2020-11-16
    13.2K
  • 香港修订税务条例刊宪,改变CRS涉税信息交换双边模式

    爆竹声中一岁除,千家万户入屠苏。就在全中国人民都开心喜乐地辞旧迎新,迎接一个狗年旺旺之际,香港政府也摩拳擦掌步步为营,在中国传统春节到来的时候,为国际社会送来一份重要的礼物。香港政府在2018年2月2日正式刊登政府公告,向民众刊宪《2018…

    2018-03-14
    15.7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评论列表(1条)

  • 匿名
    匿名 2018-05-27

    个人认为最少需要十万美金保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