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香港美元储蓄险,哪家比较好?从哪些角度来分析各家的美元储蓄险,可以先看看香港保险公司排名,接下来我们会分析友邦充裕未来、保诚隽升以及安盛安进的区别。
大家去香港投保,买的最多的产品,就是重疾和储蓄保单,几乎人手两份。
金额而论,肯定是储蓄保单,个中原因无非如下:
1.无需健康核保,金额几乎无上限;
2.五年甚至更短缴费期,迎合投资心理;
3.比存银行更安全(银行只承诺50万兜底);
4.回报率高且稳健,几乎秒杀一切其他地区同类型产品;
5.双持有人、变更受保人、类信托等功能;
6.美元资产,分散货币风险。
文中的数据都是真实的吗?
官方回答:全部是官网作业系统run出的数据,没有任何修改。但香港的产品,不管是结构功能上还是预期回报率上,都会不时做出调整,所以我们用的计划书都是2018-12最新的,不代表以后不会变化。
真实答案:主要来自官方系统以及各类市场权威机构,但来源繁杂,不能保证100%准确,如有出入,欢迎吐槽拍砖。
文中的论点和建议,都是专业客观的吗?
官方回答:当然,我们是经过日以继夜的无数次对比分析,以及多年对于市场敏锐的判断和丰富经验得出的,绝对专业级别。
真实答案:很多段落,有个人推测和抒发之嫌,切勿引为选择产品之信条。此文非专业巨著,建议在地铁上、马桶上阅读,如有观点和您冲突,请不要和作者一般见识。
一.香港储蓄险预期回报演示
既然是储蓄保单,一切不看回报的储蓄保单,都是耍流氓!所以我们先从各阶段的现金价值总额横向评测这几款产品。
以父母给刚出生的0岁宝宝投保,每年保费2万美元,缴5年共10万美元保费为例。[reply]
累积生息方面,说实话各家差距不大。
盈聚未来可以延续到受保人123岁,所以总额会高很多。
提取呢?我们并没有按照若干个不同阶段做提取演示(那样的话,会有无数种组合),而简单的以宝宝18岁开始提取至终身为例,充裕未来的提取值有一定的优势,而盈聚未来在提取后的剩余现金价值方面领先优势很大,紧随其后的是充裕未来。
这样比划一轮,盈聚未来几乎就是首选,其次是充裕未来了吧?[/reply]
答案就是这么简单吗?那就体现不出专业精神了。
二.香港储蓄险分红实现率
上述的数据,均是各家的系统演示得出的预估值,而实际上能达成多少,是会根据公司的运营能力和市场环境等各方面因素而浮动的。
就目前来看,充裕未来以及整个友邦的产品的分红达成率是较高的,
欢迎大家去各个官网上去查询。
很多较新的产品,并未到披露实际分红的年度,但总体而言,友邦的几乎所有产品,达成率都是很高甚至超出的,其他几家并未达到同样水平。
三.香港储蓄险亮点功能分析
保单贷款、人寿保障等基本功能不在讨论范围内,重点来看看受保人更换等等非常实用的功能,好比你在国内买了一套两居室,产权70年,你朋友却用差不多的钱,在大洋彼岸买了套别墅,再一问还是土地永久所有权,气人不?
友邦充裕未来:
可以更换受保人两次。
类信托功能,防止出现受益人无能力驾驭理赔金而财富遭挥霍的情况,这个功能非常适合金额很大或投保人年纪较大的客户。
富卫盈聚未来:
无限次更换受保人;安排后备受保人等功能。
没啥说的,创新方面真的是走在前面,配合受保人123岁的保障期,简直开挂,相信其他几家公司会积极跟上。
保诚隽升:
受保人的更换,受首名受保人100岁的限制,实在人犯起二来很要命,完全失去了更换的意义。
学术优异奖,如果你觉得自家娃绝对是全球万中无一顶级学霸的料,可以往下仔细看。
发个最新的认可学校名单(会不时更新)感受一下,我等学渣们看完,油生望尘莫及后的苍凉和无奈。
安盛安进:
最早可于第一个保单年度完结后申请受保人更换,最多可以行使三次。
另外对于受保人身故的保障,有额外的30%。
四.香港保险公司背景
香港,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这几年有很多的内地热钱涌入,包括各家中字头国企(如中国银行、中国人寿)、金融新贵(如阿里、九鼎)甚至房地产企业(如泰禾)。
为了资金出海?深耕香港市场?或是捞一票再看?目的各异,众说纷纭。
一家保险公司的风控能力和运营持久力,不是单看暂时的全球排名和产品预期演示如何吸引人,更要看它的历史底蕴,以及全球管理规模。
友邦(AIA)
自1919年在上海创立,成为无人不晓的保险业巨头,目前是香港地区乃至整个亚太18个地区无可争议的霸主,是全球“大到不能倒”的保险公司之一。
保诚(Prudential)
全球最大的人寿保险集团,超过170年历史,理赔过一战和二战家属赔偿、泰塔尼克号、戴安娜王妃车祸等著名事件。唯一一家承诺将90%的利润用分红方式回馈给保单客户的公司。
1964年开展香港业务,基本都处于第一集团,只是这几年受英国经济的低迷,发展相对减缓,不过毕竟是全球“大到不能倒”的保险巨头,截止2017年12月31日,偿付比例高达612%,这是一个非常惊人和安全的数字,最近也是频出有竞争力的新品和市场拓展动作。
富卫(FWD)
富卫可谓行业的后起之秀,2013年李泽楷先生的盈科集团从ING HK手里接管后,发展非常迅猛,稳居市场前列。
李嘉诚一直都是华人之光,但是问起李氏家族是做什么的?恐怕很难一时说清,涉猎太广:房地产、零售业、电讯业、能源、金融。。。不如说是生意人较为贴切,既然是生意人,碰到好项目自然会考虑收购,遇上生意萧条也会可能抛售,所以这就是富卫以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虽然保险业务在香港是一定会清盘接手的监管制度,客户的保单不会受到影响,但是谁也不是太想自己的保单所属公司总是换名字。
安盛(AXA)
一直号称全球第一的保险品牌,实力毋庸置疑的。不过寿险业务可比不上很多巨头,在香港保险市场这几年稳中有降,地位远不及靠前的几位大哥。
不管别家怎样风云变幻,安盛10年如一日的统一口号:俺们是全球第一。但是看看最新的2018前三季的标准保费排名吧,仅仅第九位以及占有率3%,在香港肯定不是排名第一。
总结
友邦充裕未来:在公司整体分红达成率以及香港公司背景方面,有非常坚实的家底。运用其强大影响力和自我宣传能力,发展出一众拥趸,俨然成为香港目前的储蓄保单之王。
富卫盈聚未来:在预期回报和有无限传承方面,有很突出卖点,很适合家庭规划的第二份以上储蓄保单,至少包括本人在内的很多圈内朋友已经在考虑投保;
保诚隽升:最早的储蓄一哥。但保诚有着英国佬固有的执着甚至刻板,好好的一手牌,这几年风头却被一干后起之秀压过,不甘人后的添加上受保人更换功能,却又加上最不该加上的首名受保人年龄限制,或许保诚的市场反应有点慢了。
安盛安进:平心而论是不错的产品,不管是回报率还是三次更换受保人以及增加身故保额等功能,都让它显得较为平均,没有明显毛病,加上安盛的名头,这款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