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客户询问,银行定期存款和长期储蓄保险有什么不同,定期存款和长期储蓄保险的哪些区别,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给大家做详细说明。

什么是银行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这种存款方式具有存期最短3个月,最长5年,选择余地大,利息收益较稳定的特点。
具体来说,定期存款是银行与存款人事先约定好存期和利率,到期后由银行一次性支付给存款人本金和利息的储蓄方式。定期存款的期限有很多选择,如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等。在存款期限内,存款人不能随意提取资金,如果需要提前取出,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罚金。
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通常比活期存款的利率高,因为银行能够更稳定地运用这些资金进行投资。但是,利率也可能会受到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因此在存款时需要了解利率的变化情况。
定期存款是一种相对稳健、安全、收益相对较高的储蓄方式,适合那些希望在一定期限内获得固定收益的人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存款期限内无法提取资金,因此需要提前规划好资金的使用计划。
什么是长期储蓄保险?
长期储蓄保险,也称为储蓄型保险,是一种特殊的保险产品,它将保险的功能与储蓄的功能相结合。这种保险不仅提供风险保障,还能够在保险期间内积累一定的现金价值。常见的储蓄型保险包括两全寿险、养老金保险、教育金保险等。
长期储蓄保险通常具有固定的保险期限,在保险期限内,如果被保险人没有发生保险事故,那么保险公司会在保险期满时返还一定的保险金,这笔保险金通常会包括被保险人所缴纳的保费以及一定的利息或红利。这种返还方式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因此长期储蓄保险也被形象地称为“不花钱的保险”。
长期储蓄保险的主要特点包括:既提供保障又积累现金价值、保险期限固定、保险期满返还保险金、通常具有较低的风险等。对于希望通过保险规划未来财务的人来说,储蓄型保险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在购买长期储蓄保险时,需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了解保险的具体保障范围、现金价值的积累方式以及保险金的返还方式等细节。
总的来说,长期储蓄保险是一种既提供保障又具有储蓄功能的保险产品,适合那些希望在保障风险的同时积累一定现金价值的人群。但是,在购买长期储蓄保险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并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定期存款和长期储蓄保险的区别
银行定期存款与长期储蓄保险主要有以下几点分别。
1.供款和存款是否有保障
参考香港存款保障存放于银行的不同货币存款都受到保障,每个帐户最高可获得50万元的保障。同时,金管局对于银行有储备要求,主要根据《银行业快(资本)规则》要求的最低资本充足比快率规定。
与银行类似,保险公司受保监会监察,所有的保险公司须预留一笔偿付准备现金,用作支付保单赔偿之用。香港从未有任何人寿公司出现破产的情况。
2.入场门槛
定期存款如长期储蓄保险均有入场门槛,相比之下定期存款的门槛为低。现时部分虚拟银行要求的定存门槛低至几百元,以吸引新资金为目标。相反,长期储蓄保险如果以整付的方式,入场门槛则较银行定存高。但长期储蓄保险可提供每月供款的方式进行储蓄,对比银行定期的一次过整付提供更大的弹性。
3.保证回报
如果以定期存款作为投资的话,银行都会按双方约定的利率提供保证回报。
相反,长期储蓄保险的回报分为保证与非保证的回报,但保险公司没有任何义务去履行非保证回报,读者只可参考各保险公司提供的「红利实现率」以选择履行率较高的保险公司产品。
4.储存年期
银行定期主要分为长期和短期回报,大多是长年期的回报会较短年期为高,但有一情况例外,有部分银行为了「吸新客」,以短年期的高息储蓄去吸引人将资金放入银行,则另作别论。一般来说,定存期多数为1个月、3个月、半年、1年,较少有更长时间。
长期储蓄保险在年期上提供更多的选择,但时间会更长,投资期可以由1年至25年不等,对于储蓄年期的门槛更高。
单息与复息滚存
定存与长期储蓄保险各有好处及缺点。爱因斯坦曾说「复息效应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息的本金每年同利息再滚存,作为下年投资的本金,因此当投资年期越长,复利息的效果愈明显,滚存的金额会更高。
总结
银行定期的回报是以单利息计算,即到期日会按本金连上利息直接支付,所以要自己续期才能享受复息效应,但由于资金锁定时间较短,灵活性相对较高。长期储蓄保险多数年期长于1年,如属派红利累积,可有滚雪球效果,回报一般较定存好。两者应点拣要看哪一选择更适合自己,而且也不一定要二抉一,可以两者同时做。
评论列表(1条)
相比的话,我更倾向于选择储蓄保险,因为是长期储蓄,不受短期利率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