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业2017年市场表现及香港保险公司最新排名情况

香港保监局(Insurance Authority)3月12日公布了2017年全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香港保险业2017年的毛保费总额(寿险+产险)为4,896亿港元,与2016年同期比较上升9.1%。

寿险业务

2017年,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的新单业务保费与2016年同期比较下跌15.7%至1,564亿港元。其中,个人人寿及年金(非投连)业务下跌20.2%至1,429亿港元;个人人寿及年金(投连)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上升121.3%至127亿港元。

2017年,长期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总额较2016年同期上升9.5%至4,415亿港元。其中,个人人寿及年金(非投连)业务的保费收入上升10.5%至3,812亿港元;个人人寿及年金(投连)业务的保费收入则上升10.9%至317亿港元。退休计划业务的供款录得4.5%的跌幅至239亿港元。

注:新单业务”(New Business)保费代表统计时期内新售保单的保费收入;有效业务”(Inforce Business)保费代表统计时期内新售保单和续期保单的保费收入总和。

640 17

一般保险(产险)业务

2017年,一般保险业务的毛保费与2016年同期比较增长5.5%至481亿港元,净保费增长5.1%至331亿港元。整体承保利润录得7.92亿港元的亏损,主要由于财产损坏业务录得与台风天鸽相关的亏损,以及僱员补偿业务和汽车业务所录得的承保亏损所致。

直接业务方面,2017年与2016年同期比较,毛保费及净保费分别增加3.0%至360亿港元及2.1%至253亿港元,变动主要是由意外及健康业务(包括医疗业务)所带动,其毛保费由130亿港元增长至144亿港元。

内地访客新单保费

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持续下降。2017年,内地访客新单保费508亿港元,同比下降30.1%,占香港个人寿险业务总新造保费的32.6%,较2016年全年的39.3%有明显下降。

640 1 10

内地访客购买的保险产品,约95%的保单是医疗或保障类的保险产品,如重疾、医疗、终身寿险、定期寿险及年金等;约98%的保单为非整付保费保单(即期缴保费保单)。

按新单保单数统计内地访客购买重疾险的数量最多,占比58.7%;其次为终身寿险,占比32.3%。

640 2 10

按新单保费统计内地访客购买终身寿险的保费最多,占比52.5%;其次为万用寿险,占比17.3%;重疾险第三名,占比10.3%。

640 3 7

香港保险市场代理人、经纪人数量

2017年底,香港保险市场共有63,933名保险代理人,较2016年底略有上升,但增速较往年明显放缓,与2017年6月份保监局成立后加大力度清查保险中介人假学历有一定关系。同时,香港保险市场有25,881名负责人及业务代表,以及9,489名保险经纪人,均较2016年底有所下降

640 4 6

香港寿险公司最新排名情况

个人新单业务(New Business)

2017年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的个人新单业务保费与2016年同期比较下跌15.8%至1,559亿港元。在新单业务市场收缩的环境下,太平人寿香港大幅增长130.8%,宏利人寿大幅增长92.0%,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

按照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年化保费)计算,个人新单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6.3%,较2016年的95.0%有所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公司集中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与汇丰人寿,三家公司约占据市场一半的份额(49.6%)。

640 5 4

按照标准保费收入(10%*整付保费+年化保费),个人新单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7.3%,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与国寿海外。

640 6 4

有效业务(Inforce Business)

2017年长期个人有效业务(新单业务+续期业务保费收入总额较2016年同期上升10.6%至4,143亿港元。其中,友邦、宏利和大都会人寿均有超过30%以上的增幅。

按照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非整付保费),个人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3.5%,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与国寿海外,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一半(52.0%)。

640 7 4

按照标准保费收入(10%*整付保费+非整付保费),个人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3.9%,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保诚、友邦与国寿海外。

640 8 2

个人新单保费TOP15寿险公司业务结构分析

缴费期结构

香港各寿险公司的缴费期结构有明显区别。2017年,友邦、保诚、汇丰、宏利、富卫和全美人寿有相对较高的整付保费收入(一次性趸交);汇丰、国寿海外和中银等银行系公司则以小于五年期缴费的储蓄型产品为主;友邦、保诚两家公司的中长期缴费(超过五年)产品保费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公司。

640 9 2

业务渠道结构

代理渠道中,友邦、保诚和宏利三家公司的业务量明显较高,保诚代理渠道的保费量更是占到整体保费量的78.5%;银行渠道中,以汇丰、国寿海外、中银和恒生为主;经纪渠道中,友邦的占比高于其他公司,全美人寿全部依赖经纪渠道。

640 10 2

保单件数与件均保费

虽然2017年个人新单保费量有15.8%的下跌,但是新单件数仅同比下降2.2%。

2017年,保单件数前三名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和宏利。其中,宏利的整付保单数最高,为22,836件;友邦的非整付保单数最高,为362,805件,其次为保诚,为283,628件。

从件均保费来看,整付保单中,件均保费最高的为全美人寿,平均每张保单的保费为1900.4万港元,其次为国寿海外,平均每张保单的保费为567.9万港元;非整付保单中,件均保费最高的为太平人寿香港,平均每张保单的保费为172.0万港元。

总结

经历了内地监管部门对资本外流强力监管后,香港保险业在2017年依旧有比较好的表现,说明内地投保香港保险,对香港保险业本身并无太大影响,相信2018年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3
上一篇 2018-03-14
下一篇 2018-03-14

更多相关内容

  • 中港两地保险将更加互认互信,对香港保险真的好吗?

    前段时间,一篇《中国保监会:下一步将出台对香港保险业的优待政策》的新闻在两地保险圈里面炸了锅,被炒的沸沸扬扬,内地保险业人士说,这样的规定,是不是以后香港保险可以正规进入内地,对内地保险业造成冲击,而对于香港保险业人士来说,以后内地居民来香…

    2017-05-24
    33.0K
  • 美国人寿保险真的免税吗?

    经常有人说保险都是免税的,但是是所有的保险都是免税的吗?比如美国保险!今天我们给大家说的是台湾人买美国保险,涉及到税的问题! 美国政府关于人寿保险的免税条令 在什么情况下人寿保险才需要纳税? 保费可以抵税吗? 美国保险免税吗? 美国人寿保险…

    2019-07-06
    41.4K
  • 買保險的意義:保障人生的重要選擇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險在現代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論是健康、意外、還是財務保障,保險都為人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探討買保險的意義,幫助您更全面地理解保險的重要性。 一、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功能 保…

    2024-11-27
    28.3K
  • 35岁人士投保内地重疾险和香港重疾险的区别

    经常帮客户分析和比较内地重疾险和香港重疾险,前两天一客户,他想买100万重疾险,意向是国内的保险公司,于是看了一翻国内保险公司的报价。 平安30年缴费期,每年31363.92元,整个缴费期合计940917.6元。 国内友邦25年期缴费,每年…

    2018-07-08 Chris Lee的专栏
    24.8K
  • 香港储蓄保险对比分析:中国人寿海外傲珑创富 vs 安盛盛利

    最近,许多客户在犹豫选择中国人寿海外傲珑创富还是安盛盛利,究竟哪款产品更适合自己?今天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两款产品的特点,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中国人寿海外傲珑创富 这是一款美式分红保险,收益设计注重稳健。从第5年开始,每年可提取5%的红利…

    2025-02-24
    40.7K
  • 49岁投保 从59岁开始每年领取7975美元养老金!

    今日即为一位挚爱女性客户,定制一份香港保险公司的理财保险计划,此计划为香港保险市场上收益率最高的美元储蓄保险。 1.如何缴费 虽然此计划可接受客户一次性(趸交)、3年、5年、8年、12年等多种年限缴清保费,而今日要分享的则是一次性缴清保费之…

    2019-05-07
    32.5K
  • AIA友邦保险身世:AIG和AIA的关系

    经常有客户询问,AIA友邦保险和AIG保险是一家的吗?AIG和AIA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今天就详细跟大家说清楚,还是先说说两家保险公司的历史吧。 AIG保险的历史背景 AIG(美国国际集团)成立于1919年,由温德尔·威尔基(Cornel…

    2024-11-01
    37.6K
  • 可以在香港海港城举牌人士那购买香港保险?

    在香港海港城附近看到举牌拉客促成保险投保,这类推广做法确实常见,但你… 风险与合规性提示 非法推介严重违规:根据香港保监局法规,所有保险推介、签约、收取保费等推广活动必须由 香港持牌中介(insurance intermediaries)在…

    2025-06-15
    15.6K
  • 2岁儿童投保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的区别

    经常帮人看保单,感慨也成为日常。 缴费基本相当的情况下,初始保额的差别很大,而到年老时的理赔金差异更大。 朋友家的老二,2岁男孩,他现有国内的保单和香港的保单对比: 如图所示: 现有的国内合同,年缴费10150.06元,基本保险金额50万。…

    2018-07-08
    31.6K
  • 看看内地保险人士是如何片面分析香港储蓄型保险的?

    最近在互联网是看到某内地保险人士分析香港保险中的储蓄型保险,其实主要说的是分红的方式和提取,其实一些很重要的没有提到,比如说内地的储蓄型保险只有保证的,没有非保证,但是香港储蓄型保险既带保证分红,也有非保证的,有关两地储蓄型保险的好坏,不用…

    2018-01-28
    25.7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