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业2017年市场表现及香港保险公司最新排名情况

香港保监局(Insurance Authority)3月12日公布了2017年全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香港保险业2017年的毛保费总额(寿险+产险)为4,896亿港元,与2016年同期比较上升9.1%。

寿险业务

2017年,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的新单业务保费与2016年同期比较下跌15.7%至1,564亿港元。其中,个人人寿及年金(非投连)业务下跌20.2%至1,429亿港元;个人人寿及年金(投连)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上升121.3%至127亿港元。

2017年,长期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总额较2016年同期上升9.5%至4,415亿港元。其中,个人人寿及年金(非投连)业务的保费收入上升10.5%至3,812亿港元;个人人寿及年金(投连)业务的保费收入则上升10.9%至317亿港元。退休计划业务的供款录得4.5%的跌幅至239亿港元。

注:新单业务”(New Business)保费代表统计时期内新售保单的保费收入;有效业务”(Inforce Business)保费代表统计时期内新售保单和续期保单的保费收入总和。

640 17

一般保险(产险)业务

2017年,一般保险业务的毛保费与2016年同期比较增长5.5%至481亿港元,净保费增长5.1%至331亿港元。整体承保利润录得7.92亿港元的亏损,主要由于财产损坏业务录得与台风天鸽相关的亏损,以及僱员补偿业务和汽车业务所录得的承保亏损所致。

直接业务方面,2017年与2016年同期比较,毛保费及净保费分别增加3.0%至360亿港元及2.1%至253亿港元,变动主要是由意外及健康业务(包括医疗业务)所带动,其毛保费由130亿港元增长至144亿港元。

内地访客新单保费

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持续下降。2017年,内地访客新单保费508亿港元,同比下降30.1%,占香港个人寿险业务总新造保费的32.6%,较2016年全年的39.3%有明显下降。

640 1 10

内地访客购买的保险产品,约95%的保单是医疗或保障类的保险产品,如重疾、医疗、终身寿险、定期寿险及年金等;约98%的保单为非整付保费保单(即期缴保费保单)。

按新单保单数统计内地访客购买重疾险的数量最多,占比58.7%;其次为终身寿险,占比32.3%。

640 2 10

按新单保费统计内地访客购买终身寿险的保费最多,占比52.5%;其次为万用寿险,占比17.3%;重疾险第三名,占比10.3%。

640 3 7

香港保险市场代理人、经纪人数量

2017年底,香港保险市场共有63,933名保险代理人,较2016年底略有上升,但增速较往年明显放缓,与2017年6月份保监局成立后加大力度清查保险中介人假学历有一定关系。同时,香港保险市场有25,881名负责人及业务代表,以及9,489名保险经纪人,均较2016年底有所下降

640 4 6

香港寿险公司最新排名情况

个人新单业务(New Business)

2017年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的个人新单业务保费与2016年同期比较下跌15.8%至1,559亿港元。在新单业务市场收缩的环境下,太平人寿香港大幅增长130.8%,宏利人寿大幅增长92.0%,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

按照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年化保费)计算,个人新单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6.3%,较2016年的95.0%有所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公司集中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与汇丰人寿,三家公司约占据市场一半的份额(49.6%)。

640 5 4

按照标准保费收入(10%*整付保费+年化保费),个人新单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7.3%,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与国寿海外。

640 6 4

有效业务(Inforce Business)

2017年长期个人有效业务(新单业务+续期业务保费收入总额较2016年同期上升10.6%至4,143亿港元。其中,友邦、宏利和大都会人寿均有超过30%以上的增幅。

按照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非整付保费),个人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3.5%,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与国寿海外,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一半(52.0%)。

640 7 4

按照标准保费收入(10%*整付保费+非整付保费),个人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3.9%,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保诚、友邦与国寿海外。

640 8 2

个人新单保费TOP15寿险公司业务结构分析

缴费期结构

香港各寿险公司的缴费期结构有明显区别。2017年,友邦、保诚、汇丰、宏利、富卫和全美人寿有相对较高的整付保费收入(一次性趸交);汇丰、国寿海外和中银等银行系公司则以小于五年期缴费的储蓄型产品为主;友邦、保诚两家公司的中长期缴费(超过五年)产品保费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公司。

640 9 2

业务渠道结构

代理渠道中,友邦、保诚和宏利三家公司的业务量明显较高,保诚代理渠道的保费量更是占到整体保费量的78.5%;银行渠道中,以汇丰、国寿海外、中银和恒生为主;经纪渠道中,友邦的占比高于其他公司,全美人寿全部依赖经纪渠道。

640 10 2

保单件数与件均保费

虽然2017年个人新单保费量有15.8%的下跌,但是新单件数仅同比下降2.2%。

2017年,保单件数前三名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和宏利。其中,宏利的整付保单数最高,为22,836件;友邦的非整付保单数最高,为362,805件,其次为保诚,为283,628件。

从件均保费来看,整付保单中,件均保费最高的为全美人寿,平均每张保单的保费为1900.4万港元,其次为国寿海外,平均每张保单的保费为567.9万港元;非整付保单中,件均保费最高的为太平人寿香港,平均每张保单的保费为172.0万港元。

总结

经历了内地监管部门对资本外流强力监管后,香港保险业在2017年依旧有比较好的表现,说明内地投保香港保险,对香港保险业本身并无太大影响,相信2018年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3
上一篇 2018-03-14
下一篇 2018-03-14

更多相关内容

  • 香港友邦:历代充裕未来计划的变化对比

    充裕未来3  来了? 网传图片显示:“香港友邦充裕未来3已经进入评估阶段,而现行的《充裕未来2》计划将于2018年1月底停售。” 充裕未来一代回顾 充裕未来是香港友邦2015年8月27日推出的投资教育基金新产品,富足三代的储蓄计划。是目前市…

    2017-12-26
    47.1K
  • 最新香港保险缴费续费指南(更新到5月1日)

    香港保险近几年在内地越来越受欢迎,只要有相应的证件信息和证明,内地人都可以前往香港购买保险。观其原因就在于香港保险费率低,保额高,保障范围更为广泛,与此同时还附带着人性化条款设置,离岸资产保护等功能,更有通过时间的积累,动不动就能获得近千万…

    2017-05-02
    50.0K
  • 正确解读香港保险的分红履行比率

    履行比率是反映保险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能力。近期,不少报道错误地解读了履行比率。想要彻底明白英式分红产品的履行比率,需要事先清楚英式分红的特点、红利的组成、以及各种红利的计算方式。以下将给大家做一个全面的讲解。  1、英式分红vs 美式分红的…

    2017-02-13
    78.0K
  • 新冠病毒对香港保险业的冲击有多强?

    新冠肺炎疫情下,依赖内地客的香港保险业大受打击,上半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按年大跌76.3%。有上市保险集团资深总监向媒体表示,同事以往如果每月接到3、4张保单,表现算可接受,但在第三波疫情大爆发的8月,可能只有一张,甚至一张单都没有。也有…

    2020-10-10
    37.2K
  • AIA友邦保险身世:AIG和AIA的关系

    经常有客户询问,AIA友邦保险和AIG保险是一家的吗?AIG和AIA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今天就详细跟大家说清楚,还是先说说两家保险公司的历史吧。 AIG保险的历史背景 AIG(美国国际集团)成立于1919年,由温德尔·威尔基(Cornel…

    2024-11-01
    44.7K
  • 美元储蓄分红险-人民币贬值大环境的稳健首选

    香港的美金储蓄分红险是很多人的教育金,退休金以及财富传承”的首选,特别是近期人民币贬值,为了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对美金分红储蓄保单感兴趣的客户逐渐多了起来。 什么类型的人适合购买美金分红储蓄保单呢? 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

    2018-10-12
    50.5K
  • 谈谈大环境下的香港美金储蓄分红险

    香港美金储蓄分红类产品,被行内人简称为“美金储蓄”。 美金储蓄不同于一般的理财,它更多地是作为优化家庭资产配置的方案,作为家庭资产的安全袋。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当我组成了家庭,有了老婆和孩子的时候,这时我有了1万块,我可能只会丢3000块进…

    2018-03-16
    28.0K
  •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发布2019年前三季度保险业数据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2019年11月29日)公布2019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个人寿险新单总保费总额为$1395亿港元,与2018年同期($1207亿港币)比较,上升了15.6%! 其中,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在2019年第三…

    2019-12-02
    46.0K
  • 什么是”保单生日追溯“?

    由于健康类的产品,都是根据投保时的年龄来计算保费;因此,如果年纪越小,保费就会越便宜。 这样,如果部分刚刚过了自己生日的准投保人,会觉得因此吃亏;因为刚刚过了几天而已,却要在整个缴费期承担贵一些的保费。 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局面以及吸引客户投…

    2019-08-16
    56.2K
  • 内地保险:800万保险营销人士面临转型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突破3万亿元大关,而其中,800万内地保险营销员贡献了近五成收入。在行业规模扩容中,营销员立下了汗马功劳。 既然是如此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么他们目前的生存状况如何?银保监会“三定”后,又将给这个庞大的…

    2018-11-16
    26.9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