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昨天跟我说,一个客户去AIA购买了一份最新的友邦重疾险,多重智倍保,只是签单了,还没有交保费,过了几天,客户打电话说不在他这里买了,问其原因,是因为另一个保险代理人,可以返佣给客户,听到这个消息,朋友真是一脸的茫然,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朋友答应也可以返佣给客户,这个客户也能留得住,但是朋友还是拒绝了,买保险是为了买个保障,是有很多售后服务的,总之就是一很奇葩的理由!
不过,身在这个行业内,还是经常能听到“今天我又被返佣的中介人抢了单”这样的故事。面对这种事情,一方面,我们在怨恨那些没有市场道德与职业操守的销售人员,通过这种卑劣的行为,将别人辛辛苦苦谈下来的客户“轻松”抢去,让别人的努力全部白费;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感叹客户“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助长了行业的这种不良风气,让更多的销售人员在如此的“不公”面前,为了挽留自己那微薄的利益,放下了“尊严”,也加入到了返佣的队伍中去。
返佣的危害有很多,在这里不展开讲,仅仅概括一下:
- 返佣是违规的:如果有实质性的文字或语音证据,保险中介人可能被“停牌”(也就是取消保险销售资格),并将面临高额的罚款,客户的保单也将无人跟单;
- 接受返佣会影响保单的后续服务:由于给了返佣,保险中介人出于本能会对保单的后续服务进行“打折”,目前已经有很多通过返佣渠道购买保单的客户表示保单没人照看,或是在投保时因中介人图省事而没有督促客户进行“如实告知”,保单后续出现了一些问题,来寻求我们的帮助;
- 返佣是“戒不掉”的:绝大部分通过返佣做起来的保险中介人,因为专业方面不具备优势,后续客户介绍的客户也都要返佣,在市场竞争中仅能够通过“大幅让利”来获取客户,最终无法获取足够的收入,也无法在香港这个物价昂贵的城市长久生存下去;
- 返佣是对保险中介人身份的“自我贬低”:银行职员、基金经理、保险中介人这些职业,从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从事金融产品的销售工作,为什么社会上普遍认为保险中介人这个职业比较“低级”呢?就是因为很多保险中介人通过返佣来招揽客户,“自降身价”,从行为上就展示了自己的专业水平根本配不上所应得的“有尊严的收入”;
- 返佣是导致市场“恶性竞争”的根源:可以想象,假如“返佣”变成保险销售中一种普遍行为,消费者必然会将选购产品的关注焦点放在“我能拿到多少返佣”,销售人员的专业性将变得毫无价值,市场的恶性竞争也会加剧,最终将导致行业的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