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核心本质是什么?你真的了解香港保险吗?

40岁的人,年交10万美元,交5年,总保费50万美元:

第20年末,保单预期有约143万美元,预期内部回报率6%,折成单利10.36%;

第30年末,保单预期有约261万美元,预期内部回报率6.06%,折成单利15.05%。

香港保险核心本质是什么?

40岁的人,年交10万美元,交5年,总保费50万美元:

第20年末,保单预期有约143万美元,预期内部回报率6%,折成单利10.36%

第30年末,保单预期有约261万美元,预期内部回报率6.06%,折成单利15.05%

为什么香港分红储蓄险能有这么高的预期利益呢?

其实,香港分红储蓄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保险。

它表面上是保险,本质上是一个不会亏损的(长期持有的前提下)、全球投资的基金组合。

我来给大家具体解释。

1、为什么说长期持有香港分红储蓄险,不会发生亏损?

香港分红储蓄保单的利益,由保证的现金价值和非保证的分红构成。

以上面提到的这款产品为例,年交12万美金,交5年,到保单第18年时,保证利益追平总保费60万美金,这是白纸黑字写入计划书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即便在极端情况下,保单分红持续为0,只要长期持有,我们也能拿回投入的全部保费。而保单分红为0的情况,在市场透明、竞争非常激烈的香港保险市场,几乎不存在。

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每年必须在官网公布自家产品的分红达成率。

分红达成率的高低是会影响他们后续收保费的,为了让分红“成绩单”好看,吸引和保留客户,保险公司都会努力地提高分红达成表现。

所以,加上分红,这款产品预期在第6年就能回本了。

2、为什么说香港分红储蓄险是一个全球投资的“基金组合”?

我来给大家拆解一下香港分红储蓄险背后的底层资产。

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投资于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资产,一类是固定收入资产,如债券,一类是权益类资产,如股票、基金、房地产等。

比如下面这款产品,它的固收类资产,就包括了国家债券和企业债券;增长类资产(即权益类资产)包括上市股票、股票互惠基金、房地产、房地产基金等等。

2024101302314867
香港保险公司产品投资类别和比例

这些资产分布在全球各个优秀经济体,如固收类资产大多数投资于美国、加拿大、英国及亚太区市场,增长类资产主要投资于美国、亚太区及欧洲市场。

全球分散配置的优势在于,能够享受到不同市场的发展红利的同时,分散投资风险。

3、为什么香港分红储蓄险预期回报率能有6%(复利)左右?

我用下面这款产品来举例说明。它的投资组合中,固定收益证券的占比是30%,股票类别证券的占比是70%。

2024101523422784
某香港保险公司产品投资类别和比例

香港分红储蓄保单中,大家买得最多的是美元保单,它的保费大头是投向美国的。

现在美国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在4%出头,若保险公司在此时买入持有到期,将获得4%出头的年化回报。投资的这部分资产,可以保证保单有一部分固定收益。

但保单的预期高收益,关键在于权益类投资。过去30年,美国标普500指数表现非常亮眼,年化收益率在8%以上。保险公司资管团队做一些主动策略,在这个水平上进行增厚收益并不难,再除去一些成本,给到保单持有人6%左右,也在合理范围。

2024101523424550

另外,相比股票、基金,香港分红储蓄险这个基金组合的收益波动是更为稳定的。

分红储蓄险有一个“投资平滑机制”,在投资收益比较好的年份,保险公司会把其中的一部分盈余储存起来,在投资较差的年份拿出来派发。

这种机制有效地平滑了投资收益的波动,让我们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

2024101523430020

总结一下,香港分红储蓄险本质上是一个不会亏损的(长期持有的前提下)、全球投资的基金组合,透过优质的底层资产,再加上投资平滑机制,长期持有,预期可以拿到6%左右的复利回报。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24-09-18
下一篇 2024-10-14

更多相关内容

  • 内地多重赔付重疾险和香港重疾险对比

    自从香港友邦保险(AIA)首先推出重疾多次赔付的重疾产品以来,备受客户的欢迎。香港和内地的其他保险公司也相继推出类似的产品。为了迎合客户无止尽的欲望和应对香港保险公司的强烈竞争,内地保险公司的多重赔付重疾产品,动辄就赔两次,三次,四次,最多…

    2018-04-07
    16.2K
  • 港澳友邦、宏利、万通、忠意多次理赔重疾险对比

    以往不少终身危疾保险要求初生婴儿出生15天后才可投保,原因是考虑到婴儿有机会患有先天性疾病,因而不会作出保障或赔偿。事实上,腹中胎儿患上先天性疾病甚为常见,往往潜伏多年,在较年长时再演变成危疾,由于要承受颇大风险,故保单一般不会就此提供保障…

    2022-11-22
    5.9K
  • 重疾险的缴费期怎么选择?

    重疾险缴费期的选择 是很多朋友常常纠结的一个问题。 买的保障都是一样的,保险公司却给了我们好几种缴付保费的选项,很难不让人纠结。 最直观的,长缴费的每年保费比较便宜,但是总保费却比短缴费高出不少。 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些保额杠杆、保费豁免、分…

    2019-04-02
    10.8K
  • 中国人寿海外“帝爵”万用寿险 每年收益可达10%

    说到香港保险融资产品,不得不提到中国太平的金钻万用寿险计划,参见:香港太平金钻3美元年收益复利10% 一次趸交,不过这款产品在今年1月底已经停售,因为产品实在太好,非常适合短期投资理财人士,不过接下来中国人寿海外“帝爵”万用寿险,也是跟中国…

    2019-02-21
    35.2K
  • 辟谣!香港保险退保支票无法在内地兑现

    近期一则《香港保险退款支票无法在国内兑现》的文章在内地保险业圈内疯狂转发,也不知道是因为香港保险抢了内地保险同行的饭碗还是其他原因,要知道内地保险保费每年几万亿人民币,而内地人士每年去香港投保保费才几百亿人民币,根本不构成任何威胁的,更何况…

    2018-11-24
    34.4K
  • 精算师团队影响保险公司实力?

    详细介绍精算师团队会影响香港保险公司的实力吗?确实是如此,精算师团队的优劣,同时也决定设计出来的产品是否有竞争力。

    2024-02-22
    2.5K
  • CRS步步紧逼,买香港保险要不要交税?

    对于有钱人来说,  这个世界越来越麻烦了! 中国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五花八门,二三线城市也开始限购。 房地产税、遗产税正在酝酿,官方的数字货币即将诞生。 最近,一个英文缩写词汇又火了起来: CRS! 今后中国税收居民 在境外101个国家和地区…

    2017-04-13
    23.3K
  • 保诚重疾险拒赔案:论如实告知、代理人操守的重要性

    针对“香港保险圈”发布的一篇文章:关于英国保诚拒赔ZM同志的案例讨论!香港保险资讯网有看法!事件的倒序大致是这样的: 2017年/最近,保诚作出决定:拒赔、撤销保单,不予退回保费; 2017年4月,ZM先生(29岁)向保诚索赔; 2017年…

    2017-10-13
    24.5K
  • 香港保险名词解释:免付保费附加契约

    在日常接触香港保险计划书,经常看到一个名词-免付保费附加契约,到底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在保险公司核保的时候,也偶尔遇到通知:因为职业关系,取消免付保费附加契约。那么免付保费附加契约是什么鬼?为什么会被取消?取消之后对受保人是否有影响? 一、免…

    2018-06-20
    29.0K
  • 香港保险公司如何获得4~6%长期年均收益?

    本文要从今日上午一位挚爱的客户的问询开始说起,这位挚爱客户让我代为查询香港渣打银行港元及美元定期存款利率,而查询的结果如下二图所示: 1.香港渣打银行500万港元或以上金额之12个月定存利率为0.20% 2.香港渣打银行100万美元或以上金…

    2017-07-10
    11.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