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哪些人在卖香港保险?

由于近些年香港保险的火热,相信大家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介了:有保险公司的员工(其实不是)、有财富管理公司、XX证券、XX银行、甚至还有内地某著名保险集团平X……、

大家可能会问,这么多类型的渠道,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哪些才是合法的呢?又有哪些坑呢?刚好关于在香港保险的政策法规上,我一直有关注,说不上是身经百战,也是见得多了,下面我谈谈我个人的理解,说明一下目前整个香港保险的链。

香港的保险制度跟大陆是差不多的,也是分为经纪、代理和银保,客户如果要投保,必须经过他们(在此只讨论传统保险)。无论是经纪人还是代理人,都必须要持证上岗,并在监管机构备案,银保由于我并不了解,加之内地的客户接触相对也比较少,在此就不介绍了。

一般来说,中介都是在香港本地展业的,偶尔会有“捞过界”去到深圳的。但是由于近些年香港保险在内地的火爆,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大块市场,纷纷涌入内地,利用各种手段获客。为了规避监管风险(后面会说到)、更快获客把生意做大、提供内地对接服务……等等的原因,有些香港中介则开始跟内地的个人或者机构展开合作,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内地机构的由来。

1.绕开内地机构投保会更便宜吗?

不会。

计划书和条款统一都是由保险公司出具的,价格都是一样的。经过内地机构与否,无非就是佣金是否多个人分,跟客户是没有关系的。
当然,有客户就会问了,如果我绕开了内地机构,不就相当于省下了一部分佣金,这部分佣金不就可以给我吗?
这样做确实会帮香港的持牌中介省下一部分佣金,但是很遗憾,这些钱是不能给你的。持牌中介跟投保人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这种行为叫返佣,保险法是明令禁止的。抓到就是保单作废,持牌中介被行业禁入甚至拘留。

2.内地的机构有港险销售资质吗?

没有,所有的内地机构都只是提供咨询服务,真正的签单都是要通过香港的持牌中介。有的香港中介为了抢生意,以此为理由攻击内地的机构与保险公司没有关系,是骗子。但在在合法性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内地展业的香港中介还是内地机构,都没资格说对方。

目前,香港的法规禁止持牌的香港中介,对身处内地的客户进行任何形式的香港保险营销,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现在各位如果去港险公司的官网留言咨询,统一都是会回复让你过去香港再谈。

而内地,保监会也发布规定,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以宣讲会、讲座、咨询等形式向客户推广香港保险,并将客户导流到香港进行签约。

3.那怎么投保才是合法的?

去香港买港险可以,但在内地咨询港险就不可以。可以通过朋友去了解港险,但是不能通过商业机构或个人去了解。

这么“玄幻”的规定,自然执行起来就很麻烦。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的中介,在给客户做咨询的时候都是用的个人名义,跟客户也没有任何资金往来,根本辨别不了客户是通过个人了解还是通过商业行为了解的。

现在去投保港险,保险公司都会让你们签署一份声明,声明自己全程都是在香港接受的宣传。声明的真实性肯定是查不了的,那这份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就是保险公司也要向监管层交差,证明自己没有在内地抢占市场,实际上嘛……

4.这样投保以后会不会出什么事?

自监管从严到现在,内地确实也处理了一些很高调的机构(比如某些保险公司、信托等),但是客户的保单本身是不受任何影响的。至于在香港,我只听说过因为返佣被处理的,还没听说过因为在内地接受咨询被处理的。

按照「全程都要身处香港」这个原则,我敢说,目前大陆人在香港签的单,不说100%,起码90%都是不合规的。这点,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两地的监管层都心知肚明,然而明令禁止居民投保香港保险是不可能的。已经有传两地保监会高层已经在会晤,也有人大代表提议放宽香港保险限制,相信国家资本外逃压力解决之后,放宽只是时间问题。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允许投保,不允许了解」这种规定太魔幻了,实际根本无法处理。所以请各位放心,无论是在内地跟香港中介咨询,还是通过内地的机构或个人。只要你“全程在香港接受宣传”,“在内地只是跟朋友咨询过”,保单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5.我找内地中介,会不会服务更好?

理论上是会的,毕竟找内地的话,相当于多了一方给你服务,有什么事找起来也方便。但经常两地跑的香港中介也不是没有,到底哪一方的服务更好,当然还是要看人的,身份什么的只是浮云。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4-15
下一篇 2017-04-16

更多相关内容

  • 三季度内地购买香港保险占4成

    香港保监处昨日公布最新保险业统计数字,第三季度向内地居民所发出的新造保单保费为188亿港元,较第二季增加约12%,与去年同比更劲升1.61倍,金额和升幅均创出新高。 统计显示今年首三季,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新造保单保费与去年同比升1.21倍至…

    2016-12-06
    3.1K
  • 陈茂波:希望香港保险业可在大湾区分销产品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0日出席一个保险业论坛时表示,截至2030年,“一带一路”基建投资将达约1.7万亿美元,相关项目需要保险业配合,以抵御地缘政治及金融风险,相信将为香港保险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当日,“香港保险业的未来发展”论坛在…

    2018-09-10
    2.9K
  • 内地人在香港买保险的利与弊,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我会从保障范围,保费和理赔方面来讲一下优势。之后,再从个体差异和法律的层面在讲一下所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规避的方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看。 香港保险的保障范围是否比内地多? 就拿目前香港市场上比较受青睐的一款重疾险来举例,包括54种…

    2017-04-15
    2.2K
  • 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好处在哪?

    最根本的原因就得弄清楚保费以及保额的厘定方式。 第一,保费和保额的厘定基于患病率,死亡率与人均寿命,也就是说人活的越久,你缴付的保费存在公司的时间越长,公司用于投资周期越久,收益越大。因此,在人均寿命更长的香港,保险公司用于赔偿的成本更低,…

    2016-05-29
    9.2K
  • 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近八成人士具有大学学历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2018年香港保险业务的毛保费总额为5145亿元,按年升5.18%,单计有效长期业务的保单保费为4614亿元,一般保险业务的毛保费则达531亿元。 长期业务方面,个人人寿业务仍为主要的业务类别,占市场总额的92.4%,…

    2019-12-23
    13.0K
  • 深圳保监局官员表态:内地人买大额保单要到香港

    8月24日,“第四届深港澳银保业务交流会”在深圳举行。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交流会由深圳市保险中介行业协会、香港一般保险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深港澳三地政府、监管部门、银保专家、金融机构共同探讨三地银保业向本源回归、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方法和新…

    2018-08-31
    2.4K
  • 香港保险:香港保险四大保险类型全解

    单一投资风险大,海外投资正当时。如今海外投资中的香港保险走入我们的视野,该如何正确选择呢?又该如何组合配置呢?目前香港保险的种类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重大疾病险,第二种是储蓄险,第三种高端医疗险、第四种是大额保险,对这四个险种我们一起来简单地…

    2017-12-26
    28.1K
  • 香港保险还能火多久?

    赴港买保险的人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7倍,未来还会继续火吗?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这一现象做了调查,香港保险单有啥优势?目前销售情况如何?中国大陆投保者购买风险有哪些?政策监管边界在哪里? 香港保险有啥优势 一、产品诱惑力大 相比于在大陆投保,…

    2016-09-25
    2.2K
  • 总结内地人去香港买保险的几大疑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到香港买保险,也有许多的媒体做出了报道,特别是央视也报道专题香港保险《远方的保险》,反映了香港作为一个金融中心,保险业的确非常发达,也的确有着国内不可比拟的优势存在。 作为专业的代理人,很多客户会经常问我关于香港保险…

    2016-04-10
    4.0K
  • 内地人选择购买香港保险的原因

    1、市场成熟 香港保险业有一百七十年的悠久历史,监管制度完善,内地保险业才三十多年,势必还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 2、高额保障 以小朋友的重疾险为例,在国内最多可买到30万人民币,在香港买保额30万美金免体检。 3、费率低 同等保额的寿险,在…

    2016-08-30
    10.6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