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哪些人在卖香港保险?

由于近些年香港保险的火热,相信大家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介了:有保险公司的员工(其实不是)、有财富管理公司、XX证券、XX银行、甚至还有内地某著名保险集团平X……、

大家可能会问,这么多类型的渠道,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哪些才是合法的呢?又有哪些坑呢?刚好关于在香港保险的政策法规上,我一直有关注,说不上是身经百战,也是见得多了,下面我谈谈我个人的理解,说明一下目前整个香港保险的链。

香港的保险制度跟大陆是差不多的,也是分为经纪、代理和银保,客户如果要投保,必须经过他们(在此只讨论传统保险)。无论是经纪人还是代理人,都必须要持证上岗,并在监管机构备案,银保由于我并不了解,加之内地的客户接触相对也比较少,在此就不介绍了。

一般来说,中介都是在香港本地展业的,偶尔会有“捞过界”去到深圳的。但是由于近些年香港保险在内地的火爆,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大块市场,纷纷涌入内地,利用各种手段获客。为了规避监管风险(后面会说到)、更快获客把生意做大、提供内地对接服务……等等的原因,有些香港中介则开始跟内地的个人或者机构展开合作,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内地机构的由来。

1.绕开内地机构投保会更便宜吗?

不会。

计划书和条款统一都是由保险公司出具的,价格都是一样的。经过内地机构与否,无非就是佣金是否多个人分,跟客户是没有关系的。
当然,有客户就会问了,如果我绕开了内地机构,不就相当于省下了一部分佣金,这部分佣金不就可以给我吗?
这样做确实会帮香港的持牌中介省下一部分佣金,但是很遗憾,这些钱是不能给你的。持牌中介跟投保人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这种行为叫返佣,保险法是明令禁止的。抓到就是保单作废,持牌中介被行业禁入甚至拘留。

2.内地的机构有港险销售资质吗?

没有,所有的内地机构都只是提供咨询服务,真正的签单都是要通过香港的持牌中介。有的香港中介为了抢生意,以此为理由攻击内地的机构与保险公司没有关系,是骗子。但在在合法性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内地展业的香港中介还是内地机构,都没资格说对方。

目前,香港的法规禁止持牌的香港中介,对身处内地的客户进行任何形式的香港保险营销,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现在各位如果去港险公司的官网留言咨询,统一都是会回复让你过去香港再谈。

而内地,保监会也发布规定,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以宣讲会、讲座、咨询等形式向客户推广香港保险,并将客户导流到香港进行签约。

3.那怎么投保才是合法的?

去香港买港险可以,但在内地咨询港险就不可以。可以通过朋友去了解港险,但是不能通过商业机构或个人去了解。

这么“玄幻”的规定,自然执行起来就很麻烦。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的中介,在给客户做咨询的时候都是用的个人名义,跟客户也没有任何资金往来,根本辨别不了客户是通过个人了解还是通过商业行为了解的。

现在去投保港险,保险公司都会让你们签署一份声明,声明自己全程都是在香港接受的宣传。声明的真实性肯定是查不了的,那这份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就是保险公司也要向监管层交差,证明自己没有在内地抢占市场,实际上嘛……

4.这样投保以后会不会出什么事?

自监管从严到现在,内地确实也处理了一些很高调的机构(比如某些保险公司、信托等),但是客户的保单本身是不受任何影响的。至于在香港,我只听说过因为返佣被处理的,还没听说过因为在内地接受咨询被处理的。

按照「全程都要身处香港」这个原则,我敢说,目前大陆人在香港签的单,不说100%,起码90%都是不合规的。这点,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两地的监管层都心知肚明,然而明令禁止居民投保香港保险是不可能的。已经有传两地保监会高层已经在会晤,也有人大代表提议放宽香港保险限制,相信国家资本外逃压力解决之后,放宽只是时间问题。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允许投保,不允许了解」这种规定太魔幻了,实际根本无法处理。所以请各位放心,无论是在内地跟香港中介咨询,还是通过内地的机构或个人。只要你“全程在香港接受宣传”,“在内地只是跟朋友咨询过”,保单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5.我找内地中介,会不会服务更好?

理论上是会的,毕竟找内地的话,相当于多了一方给你服务,有什么事找起来也方便。但经常两地跑的香港中介也不是没有,到底哪一方的服务更好,当然还是要看人的,身份什么的只是浮云。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4-15
下一篇 2017-04-16

更多相关内容

  • 香港保险还能火多久?

    赴港买保险的人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7倍,未来还会继续火吗?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这一现象做了调查,香港保险单有啥优势?目前销售情况如何?中国大陆投保者购买风险有哪些?政策监管边界在哪里? 香港保险有啥优势 一、产品诱惑力大 相比于在大陆投保,…

    2016-09-25
    24.1K
  • 和香港保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本女子是个85后,虽然不是娇身惯养的大小姐,但从小也是在爸妈的手掌心中长大,从毕业后找工作到买房、买车等等全部由爸妈完成,我就按照爸妈的规划无忧 无虑的成长着,虽然已经工作了7年,但没给过家人家用,是个典型的月光族,时时还要家里人贴补,爸妈…

    香港保险科普 2016-06-03
    25.2K
  • 深圳保监局官员表态:内地人买大额保单要到香港

    8月24日,“第四届深港澳银保业务交流会”在深圳举行。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交流会由深圳市保险中介行业协会、香港一般保险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深港澳三地政府、监管部门、银保专家、金融机构共同探讨三地银保业向本源回归、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方法和新…

    2018-08-31
    29.3K
  • 为什么内地中产阶级都去买香港保险?

    香港保险有几好?为何中产阶级都爱去香港买保险?是保额更高?还是收益更高?理赔怎么办? 中产阶级买保险的需求 首先是“堵漏洞”,即不让自己现有的财富因意外而流失,比如重病、意外身故等。这一点,是所有买保险的人共有的保障性需求,中产阶级亦不例外…

    2016-09-01
    26.3K
  • 内地人选择购买香港保险的原因

    1、市场成熟 香港保险业有一百七十年的悠久历史,监管制度完善,内地保险业才三十多年,势必还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 2、高额保障 以小朋友的重疾险为例,在国内最多可买到30万人民币,在香港买保额30万美金免体检。 3、费率低 同等保额的寿险,在…

    2016-08-30
    33.5K
  • 内地赴香港买保险偏爱重疾险,总保费5年激增7倍

    一个人30岁后,身体就开始传递衰老的信号,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选择买商业保险来保障自己的未来,尤其组建家庭后,如何选择保险?先给孩子买还是大人买?是买内地险还是香港险? 1、购买保险,先给大人买还是先给孩子买? 根据凤凰网健康频道提供的一项样本…

    2016-04-25
    25.1K
  • 死亡发生率和重疾发生率低下吸引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

    前几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了“退保率”,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下,保险产品的费率有着巨大的差别。事实上,除了退保率之外,另外两个相对更低的指标也给香港保险带来了极大的优势,即死亡发生率和疾病发生率,吸引着海内外诸多的客户前来投保。 生命表是用以描述人…

    2016-09-09
    34.0K
  • 内地客户三季度香港保险新造保单保费为489亿港元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11月30日公布今年首三季度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据悉,香港保险业在今年首三季度的毛保费总额为3273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0%。 今年首三季度,香港保险业长期有效业务的保费收入总额比去年同期上升22.9%至29…

    2016-12-05
    34.7K
  • “虎妈”打飞的去香港买保险 只为望子成龙

    转帖:张秀慧是重庆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更是周围人眼里的“虎妈”。对于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张秀慧在教育上颇为严厉,有时候甚至不近人情。 “现在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不希望他输在起跑线上。”张秀慧说。对孩子种种严厉的之下,掩藏的是张秀慧拳拳的…

    2016-05-12
    26.9K
  • 香港保监会:2017年首三季香港保险业的市场表现

    保险业监管局(保监局)今天(2017年11月29日)公布2017年首三季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香港保险业在2017年首三季的毛保费总额为$3,632亿,与2016年同期比较,上升了11%。 长期业务 2017年首三季有效业务的保费收入总额…

    财经保险动态 2017-12-01
    25.6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