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买保险的人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7倍,未来还会继续火吗?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这一现象做了调查,香港保险单有啥优势?目前销售情况如何?中国大陆投保者购买风险有哪些?政策监管边界在哪里?
一、产品诱惑力大
相比于在大陆投保,香港保费较低、保额较高;特殊险种可以接受更高年龄投保;投保金额一般没有特别限制;投保数年,保障至终身;重疾保障范围比较大;严入宽出,全球理赔。
二、提供美元产品
与内地只有人民币一种计价币种相比,香港很多保险产品有港币和美元两种计价币种,有的保险产品甚至设计成只有美元计价。而随着美元步入加息周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香港美元产品吸引力越来越大。数据显示,自中国央行2015年8月11日宣布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人民币持续贬值,香港保险迎来了一场爆发式增长。
三、是资产转移的途径之一
由于在香港购买保险产品,客户可以直接刷银联卡缴费,不用受每年5万美金限额的外汇管制,因此香港保单成了一些客户将内地部分资产转移至香港的有效工具。由于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资本管制限制少,日后客户可将其在香港的资产再自由转移至其他国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自2016年2月4日起,中国银联国际发布了最新指引,银联卡境外刷卡交易额度限制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不过可以多次刷卡。此举被视为是绕过外汇管制来实现资金合法出境的重要途径。
四、保险代理们发财的机会
大陆居民需求过大,一些保险代理人一个月的佣金收入高达1.6万美元。现在不止保险代理人在宣传香港保险的好处,第三方投资管理公司、证券公司、银行业开始介入,他们通过内部推单形式向优质客户资源推荐,让香港保险花样越来越多。
市场究竟有多热
为了切身体验香港保险市场的人气,《国际金融报》记者近日以客户身份,向销售香港保险的销售员车小姐了解道,进入9月开学季,儿童年金储蓄险异常火爆。
记者:“最近开学了,我想问一问孩子的保险有哪些?”
车小姐:“孩子买的最多的是储蓄型的。”
接下来,互加微信后,对方发给记者一份“储蓄险案例汇总”。具体内容如下:孩子出生时,年缴5万美金,缴费五年,总缴保费25万美金。保单价值分提取和不提取两种。
车小姐:“超多的,现在香港保险很火,都是年轻人去买,香港都排队,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8月31日公布的上半年香港保险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香港保险行业上半年总保费收入2075亿港元,同比增长12.2%。
其中,内地客户贡献新单保费收入301亿港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316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新单保费(815亿港元)的比例也达到了37%,而2015年底,这一比例仅为24%。
首先还需要注意汇率风险。
“本来以为受监管了,买保险的人应该减少,怎么还这么多啊,大家不担心五年内的风险吗?”记者就此担心询问销售员车小姐。
“关于五年内最大的风险就是汇率风险,如果美元贬值,那收益就大幅下降,但是未来几年我们还是比较看好美元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客户都排队去买了。您可以新闻看看,火到中国都眼红,要限制刷卡额度了。”
车小姐反复强调,“给孩子买年金储蓄险,最大的问题就是汇率风险,这个也不是保险公司难以控制的,但就目前来看,美元还是有空间的。”
另外一个因素是投资回报率风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原保险业资深人士(目前在互金行业从事与保险相关的职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第一,香港保单的承保人是香港保险公司,内地居民的这些资金投给香港企业,资金的安全,投资和收益,都取决于香港本身的投资环境稳定性的变化。
第二,中国大陆市场成长速度较快,市场回报率仍然有优势。
该资深人士建议,“内地投保人不应该过度跟风。
目前没有人能说清楚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始于何时,但监管部门纳入监管范畴始于2003年,今年在监管力度上更是加强。
今年2月份先是银联出台“限购令”,设下每次刷卡5000美元上限;4月份,保监会又发文揭示风险;6月份,再次发布了《关于加强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行为监管工作的通知》,划定了非法销售香港保单的“红线”,动真格地严打非。不过,赴港买保险的热炒并未降温。
就犹如国际金融报中提醒的那样,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汇率风险和投资回报率风险,香港保险之所以能够受到内地高净值者的欢迎,其对抗这两大风险的能力是重要原因:
1、对抗分风险,分散投资。
香港保险是以港币或美元来投保的,可以抵抗人民币贬值带来的亏损。这几年的欧元疲软、人民币贬值,再次证明美元是世界主导。继日元、卢布、欧元之后,危机已经杀到门前!配置美金资产,成为了必要。
2、香港保险投资回报率高
内地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有限,内地保监会限定利率上限为3.5%。而香港保险公司的利率可以做到4.25%甚至更高,保费低的同时红利也比较高。
所以,在香港,90%的产品如重疾险,人寿险,教育金等都是分红型保险。除了住院险和意外险,还有其他消费型险,你想找到一个无分红的储蓄型险都是很难的。
3、避税避债,转移投资
香港没有资本增值税和遗产税,且保险产品的隐私度保密度较高。对于在香港购买的人寿产品、分红产品所得的赔偿额或收益,是不用被征收遗产税或个人所得税的。
且在香港“保险权大于债权”的法律框架下,如果被保人破产清算,他所购买的香港保险产品是不会被拿去偿还债务的,这就帮被保人很好的保全了资产。
另外,前不久由X记理财社区对“内地网友是否考虑购买香港保险”发起了调查结果也显示,4.0%的受访网友表示已购买,29.0%的受访网友表示“香港保险优势多,打算购买”,26.1%的受访网友不打算购买,40.9%的受访网友表示不了解。由此可见,有意愿购买香港保险的的占比较高。香港保险还会持续火下去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