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 上,申万宏源证券董事长刘健表示,内地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正步入高增长与多元化并行的新阶段,尤其是海外资产配置的比重将显著上升。这标志着中国居民财富结构正从以往的“储蓄+房地产”模式,逐步迈向“全球化、多元化”的现代投资体系。

内地居民资产结构变化:从房地产到金融多元化
刘健指出,过去十多年,内地家庭资产高度集中在房地产领域,房产投资在居民总资产中占比一度高达七成。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趋稳以及宏观调控持续推进,这一比例正在持续下降。与此同时,股票、债券、公募基金、私募股权、保险、黄金等多元化投资渠道逐步成为家庭理财新方向。
他强调,目前权益类资产在金融投资中的占比已稳步提升至约15%,显示出内地居民投资理念正从“储蓄型”向“增长型”过渡。财富管理观念的觉醒与金融工具的普及,让更多家庭开始关注资产配置的平衡性与长期回报率。
年轻一代投资者崛起:数字化与全球化并行
刘健在论坛上提到,人口结构变化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共同推动了投资者结构的转型。以“90后”和“0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正在成为中国投资市场的重要力量。
根据申万宏源的统计,目前30岁以下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占比已上升至30%。这群新生代投资者具有更强的全球视野,更重视资产增值与风险分散,并且偏好移动端投资与数字化资产管理平台。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市场的回报,而是倾向于配置境外资产、参与国际基金、甚至关注ESG与绿色投资等新兴领域。
境外资产配置:内地居民财富增长的新引擎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开放,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开始通过香港、境外基金或保险产品进行资产配置。刘健认为,这一趋势代表了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国际化转型。
过去,境外资产配置主要集中在高净值人群,而如今,中产家庭也开始通过合法渠道参与国际投资,如美元储蓄保险、海外公募基金及ETF等产品。这不仅能帮助投资者对冲汇率与通胀风险,也有助于分散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实现资产稳健增长。
金融产品体系亟待完善 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
尽管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刘健指出,当前金融产品体系仍难以完全满足投资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他表示,股票、债券、公募基金等传统投资渠道相对完善,但在绿色金融工具、跨境ETF、商品及衍生品市场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
随着居民投资理念升级,投资需求正从“收益导向”转向“风险控制+长期配置”并重。刘健建议,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应共同推动产品创新,完善跨境投资通道,增强国内投资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
展望未来:财富全球化成为长期趋势
在会议最后,刘健总结道:
未来十年,中国居民财富将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境外资产配置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而将成为大众家庭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随着资本项目开放、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深化,以及跨境金融科技平台的发展,中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将更加国际化与专业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家庭财富抗风险能力,也将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成熟与全球融合。
结语:新时代的财富布局 从本土走向全球
申万宏源的观点清晰地反映出:“境外资产配置”已成为内地居民财富管理的新关键词。
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数字化浪潮交织的背景下,中国投资者正迎来一个全新的资产配置时代。未来,无论是个人理财、家庭储蓄还是退休规划,多元化、国际化、长期化都将是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