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2017年香港保险的喜怒哀乐!

2017年对于香港保险市场来说,从巅峰慢慢开始衰退,随着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热度的降温,年初香港保监会要求香港各大保险公司公布储蓄分红产品近5年的分红数据,随后各大香港保险公司下调储蓄分红险的预期收益,或者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任何热门产品,都会降温,都会沉淀,坚持下来会厚积薄发,相信香港保险市场也是,专业的金融服务精神,历史悠久的金融市场,健全的金融法律法规,下一次香港保监会公布的数据,较之前应该会比较靓丽。

从中国内地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来看,早已突破3万亿的红线,2017年连升11个月,外汇储备规模自1月降至29982亿美元后稳步回升,年末较年初上升1294亿美元,升幅为4.3%。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推动跨境资金流动更加稳定平衡。国际收支形势稳健为外汇储备规模连续稳步回升提供了保障。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跨境资金转移,香港保险在去年成为很多内地人资金出海的一种方式,香港某保险公司的一款储蓄分红险,甚至成为内地金融监管部门打击的对象,很多几百上千万美元保费的趸交,一看就是不正常的资金流动,正常买保险理财的人是不会选择这样激进的缴费方式的。

Screen Shot 2018 01 15 at 9.53

之后出台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更加严控资金的外流,5万美金成为一个年度个人外汇的最高限额,同时禁止国内公民购买境外的储蓄分红产品,其实这点并没有必要,合法的收入所得,是不受限制的。在六月份,央视发布保监会严打非法销售香港保险的通知,让事情达到顶峰,一些违规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还有公司受到处罚,但是目前情况来看,互联网上销售香港保险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国内的搜索引擎,例如:百度、360、搜狗、神马等依旧有人在上面做香港保险的广告,不知道保监会到底是在打击香港保险,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本人是看不懂。

典型案例1:2016年12月,保险监管部门排查发现,“深圳市××财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的微信公众号“××财富”宣称,可结合信托、私人银行、香港保险、国际债券等,以国际的视野为客户配置资产,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该微信公众号主要宣传介绍香港保险产品,邀请客户“一起去香港买保单”,同时推介“购买保单有优惠、累积积分兑换增值”活动等。经查,该经营主体数次非法招揽内地消费者赴香港购买保单。相关材料显示,2015年2月份“××财富高级理财师”曾带领16名客户赴港完成了16份保单。微信公众号还以“3月首发HK签单活动 收获满满”“8月第二批赴港签约客户完美收官”等为题,配发多幅活动照片,宣传“保单签约团”赴港相关活动。目前微信公众号“××财富”已被依法关闭。

典型案例2:2017年1月,保险监管部门排查发现,深圳前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其经营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保×财富”“港险××”“港保××”,推荐销售香港保险公司产品。网站自称“香港保险私人订制专家”,为大陆消费者提供香港保险购买、代理、订制及售后等服务,并声称“截止2017年2月,累计服务内地去香港投保客户人数上万人”;微信公众号则宣称“专注提供香港保险服务5年,已服务近8000多名客户”。经查,深圳前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不具备境内从事保险中介业务资质,却在公司网页、微信公众号,以及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平台中声称业务经营范围包括保险经纪和代理业务,并且通过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公开宣传推荐香港保险产品。目前上述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已被依法关闭。上述案例,转载于中国保监会网站!!

笔者从多个香港保险公司代理人或者经纪人公司了解到,目前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主要选择的是重疾险和一些小额的储蓄保单,从香港保监会之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也是印证了这一观点,新增投保数量在增长,但是投保金额却没有明显的上升,说明重疾险数量并没有减少,因为重疾险的保费比较小,大额的储蓄险相对减少,因为保费比较高,从这一现象可以得出,目前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相比以前更加理性,可以说这些人买香港保险就是为了买保障的,而不是那些趸交的储蓄险客户。

相信2018年,香港保险市场比2017应该会好一些,各家保险公司产品的竞争,最终受惠的是普通消费者。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8-01-13
下一篇 2018-01-16

更多相关内容

  • 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个人外汇5万美元额度用于境外保险、证券投资可能性

    全球资产配置重磅利好!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叶海生撰文称要研究论证允许境内年度个人外汇5万美元额度内开展境外证券、保险等投资的可行性。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号“中国外汇”19日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叶海生就…

    2021-02-20
    29.0K
  • 香港储蓄分红险100%红利实现率就可以高忱无忧?

    我们经常被问到,为什么没有将红利实现率计算在储蓄型终身寿险的评分内?根据保监 GN16 指引,由2017年1月起,香港保险公司须公开分红产品于过去5年的红利实现率。红利乃预期回报,是非保证的,当中有多少水分,消费者难以判断。所以,有业内人士…

    2017-08-18
    38.0K
  • 美联储年内第三次降息 对香港保险有什么影响?

    美联储10年内第3次降息!今天(10月31日)凌晨2:00,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1.5%-1.75%。 一、美联储又降息了! 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2:00,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区间至1…

    2019-11-01
    37.9K
  • 安盛保险(AXA)最新投保优惠活动

    安盛香港/澳门发布最新投保活动,涉及到危疾保障(重疾险)、储蓄分红险等,具体如下: 危疾保障产品保费回赠  AXA安盛智尊守慧医疗保障保费回赠 安进储蓄系列II – 跃进/丰进储蓄计划保费回赠 挚汇储蓄计划保费回赠 现在来澳门投…

    2022-09-26
    23.9K
  • 2022年最新香港美元短期储蓄保险比较

    近年香港保险公司推出美元短期储蓄保险,主攻保证回报,保单年期约5至8年,有些5年保证内部回报率(IRR)3.5%,对饱受股市煎熬的散户或具吸引力。我们发布截止到2022年2月的香港美元短期储蓄保险比较,以供参考。 提前退保会造成损失 短期储…

    2022-02-21
    22.0K
  • 香港格局:民族窗口 中美支点

    1872年(同治十一年)五月,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中称: “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1872年12月26日,清廷批准…

    2020-06-29
    30.3K
  • 如何选择合资格延期年金保单?

    去年香港保险保监会发布了合资格延期年金保单,各家香港保险公司也发布了自己的合资格延期年金保单,刚才我们也更新了:选择合资格延期年金保单(QDAP)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我们继续发布如何选择合资格延期年金保单? 1. 了解保单结构 延期年金的目…

    2021-03-29
    29.9K
  • 有关香港保险五大谣言不攻自破

    1.投保容易理赔难? 很多人说购买境外的保险,投保容易,理赔难。这恰恰是很多对香港保险毫无了解的人的一种猜测,我身边很多朋友早在十多年前都购买了香港保单,期间发生过多次理赔事件,理赔速度和金额,都让我的朋友感到很满意,香港保单遵循的是“严进…

    2016-05-09
    23.6K
  • 香港保险:保单和婚姻在保险中的角色

    这几天在进一步梳理团队的培训框架,希望可以围绕香港保险为团队成员,尤其是新人,提供一个兼顾保险实务,保险法,金融知识,营销传播,产品培训的系统。其中涉及到香港保险法的梳理中,我大概的梳理了一些我们常见的概念,比如最大诚信原则,两年不可抗辩,…

    2020-02-27
    44.3K
  • CRS步步紧逼,买香港保险要不要交税?

    对于有钱人来说,  这个世界越来越麻烦了! 中国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五花八门,二三线城市也开始限购。 房地产税、遗产税正在酝酿,官方的数字货币即将诞生。 最近,一个英文缩写词汇又火了起来: CRS! 今后中国税收居民 在境外101个国家和地区…

    2017-04-13
    48.8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评论列表(1条)

  • daweiwang
    daweiwang 2018-01-19

    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说,香港保险确实比内地保险优秀,能满足我们家庭的要求,这点就够了,还有就是香港保险的条款比较简单,没有内地那么复杂,相对比较好理解,这点也是我们看中香港保险的原因,保险公司代理人很专业,很多都是硕士学历的,而且专业对口,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不像内地那种,大妈都开始卖保险了,培训几天上岗, 就挂一个理财经理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