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天,行业里最最热议的一件事情,莫过于《保险法》中可能会出现的潜在变更了。
这个新闻的源头,是财新周刊3月18日发布新期刊的封面文章——《处置问题险企》。
这篇文章罗列了非常多中国保险行业最近几年凸显出来的风险事件,包括那些被处置的安邦系、明天系保险公司,以及正在排队等待接管的保险公司,还有这些风险背后对应的潜在“巨额窟窿”,看完之后,还是令人感到蛮“胆战心惊”的……
诚然,由于中国保险业过去的发展历程较短,金融监管制度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同时又赶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周期,几乎没有经历过比较严重的下行与衰退,因此在风险防范与处置方面,确实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可是,目前我们行业所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那些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发生的风险了,而是那些实实在在已经发生、据传保守估计都可能高达6000亿元的高风险资产了。
面对这种现状,监管部门能做的,也只能是选择一种解决方法来积极应对。
文章中提出的解决思路主要有两个:一是借助保险行业乃至外部力量来消化部分风险,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保险保障基金以及一些国资资金入场,接管问题保险公司,以及给这些公司填补“窟窿”;二是将风险延期,以时间换空间,也就是先不把雷直接“引爆”,而是凭借保险产品久期较长的特点和属性,希望能够通过保险公司持续的盈利去填补这些“窟窿”。
但是,这两种解决思路,其实在今天来看都有一定难度。
首先,假如要靠外部资金来消化风险,先不说外部资金也要有出资方、并非无限量供应,而且这种声音一旦成为主流,会不会对行业形成一种错误引导:“先出问题的公司先受益”,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其次,“以时间换空间”的前提,是保险公司未来仍旧能产生持续盈利的能力。可是如今那些已经“身陷囹圄”的中小型保司,有哪一家可以拍着胸脯说,未来几年公司的经营状况一定会出现明显改善?
所以,文章举了日本在应对上世纪90年代末保险行业“破产潮”时采用的方式——如果保险公司面临破产,可以通过修改合同下调存量保单的预定利率。
然后作者表示,据了解,正在修订过程中的《保险法》草案中拟新增提出“若被接管的保险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依法进行保险业务转让的,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对保险合同进行合理变更。”
也就是这一句短短的文字,引爆了整个市场。
纵观整篇文章,我不得不说,作者的行文思路是非常严谨的,文章中的数据、引言、逻辑非常完整,堪称佳作。
但是,网络上在传播消息的时候,如果只把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从一篇近2万字的文章中摘抄出来,然后来放大和引发恐慌,难免有一些“断章取义”的意味。
实际上,作者在“打破刚兑”那一段的最后也表示,“由于保险公司破产具有严重的外部性影响,会使公众对保险业的信任度下降而降低保险需求,并易涉及社会稳定,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对于打破保单刚兑仍然保持谨慎态度。”
所以,保险行业“打破刚兑”,未来应该是一种长期趋势,有关于这一点,我在去年8月份的视频也有和大家聊到过。
可是,我们究竟要如何“打破刚兑”?是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对于问题公司的保单直接进行“减值处理”、让买了问题公司的消费者怨声载道、从而给整个保险行业带来舆论口碑危机,还是循序渐进,逐渐调整保险行业的产品结构,并且加强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让消费者自发地做出选择?我觉得显然是后者更好。
当然,不管《保险法》最后要如何去修订,不管未来中国保险行业还会不会有很强的“兜底机制”,在不影响现有保险市场稳定性的前提下,我还是希望这样的声音能越多越好。因为只有消费者有了风险防范意识、知道买保险不仅仅是要看产品,还要看公司的实力背景,让市场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才能让那些优秀的公司真正地脱颖而出。
所以,在文章最后,我斗胆说两句我自己的观点,既不权威,也不官方,仅代表我自己过往的经验判断和对中国特色监管制度的理解:对于今天已经卖出去的保单,大家大可不用担心它们的安全性,大家也无需因为焦虑而提前去退保;但是对于未来你们要买的保单,我强烈建议大家选择那些财务实力强大、经营稳健的公司,因为保险行业“打破刚兑”,一定是行业未来的趋势。
最后:在笔者看来,这个更改,更多的是针对储蓄分红保单,普通的重疾险、医疗、意外险,不必担心,因为这些险种所占用的保费并不高,当然我们也有其他选择,例如选择香港保险。
1.网站标题:香港保险资讯网
2.文章标题:内地《保险法》或将修订?保险业也要“打破刚兑”?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3.香港储蓄分红险、香港重疾险、香港高端医疗保险、香港理财、香港保险续保、香港银行开户、香港孤儿保单等方面的问题,请联系我们。
评论列表(1条)
如果真的实行的话,我想我会立马就退保,转为购买香港保险,内地保险公司不确定性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