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业监管局(2019年11月29日)公布2019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个人寿险新单总保费总额为$1395亿港元,与2018年同期($1207亿港币)比较,上升了15.6%!
其中,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在2019年第三季度受到修例风波的波及,有关新造保单保费为$360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5.8%。与2018年同期($341亿港元)比较,上升了5.6%!韧性十足!
1、内地访客新单业务
新单总保费
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在2019年前三季度稳步上升,韧性很强,有关新造保单保费高达$360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5.8%。相比于2018年同期新单保费341亿港元,2019年前三季度内地访客总保费依然增长5.6%!如果再细化到每个月保费趋势,从2016年底停止刷银联卡之后,每个月保费呈稳定上升趋势。2019年第三季度虽然受到影响,但依然韧性十足!
新单保单数量
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数逐年稳步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继续保持平稳,有关新造保单数量高达28.4万件,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数量的25.5%。虽然从新单总保费从2016年的投保小高潮后回归理性,但是保单数量依然稳步增长。细化到每个月的新单保单数,也能看出整体趋势依然稳步增长。
新单保单类别
按新单保单数统计,内地访客购买重疾险的数量最多,2019年前三季度占比为57.7%,低于2018年同期(62.9%),重疾险比例有所回落,但对内地访客持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其次为终身寿险,占比33.2%,较2018年同期(28.5%)有明显上升。
按新单保费统计,内地访客购买终身寿险的保费最多,2019年前三季度占比为54.5%,较2018年上半年略有上升(54.1%);其次为万用寿险,占比15.6%,较2018年同期(15.2%)略有上升。重疾险排名第三,占比10.8%,较2018年同期(13.6%)下降。

保单类别发展趋势
内地访客购买终身寿险保费情况,占比维持在50%-65%左右,呈稳步增长趋势。
内地访客购买重疾险保费情况,占比维持在10%-15%左右,保持稳定。
2、香港寿险公司最新排名
总保费收入=年化保费+整付保费
标准保费收入=年化保费+整付保费*10%
新单业务:新售保单的保费收入
2019年前三季度新单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为$1395亿(较2018年同期$1207亿,上升15.6%)。按照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年化保费),新单业务排名前15名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5%,较2018年同期(95.9%)下降。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中国人寿海外、汇丰人寿和保诚,四家公司市场占比之和为55%,较2018年同期(57.7%)上升。友邦维持首位,中国人寿、中银人寿、太寿香港、市场份额上升,友邦、保诚市场份额齐跌。
富邦人寿业绩亮眼,业绩同比增长153%。中国人寿海外、中银人寿、太寿香港、东亚人寿、富邦人寿、万通保险较2018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少则52.7%,多则高达153.3%。万通保险今年动作频频,YFLife新品牌发布会,马云当场签下大额保单,接连发布新产品,业绩增长52.7%。
按照标准保费收入(年化保费+整付保费*10%),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海外、汇丰人寿、友邦和中银人寿。
有效业务:新单保单和续期保单的保费总和
2019年上半年个人寿险有效业务收入总额为$3634亿(较2018年同期$3478亿,上升4.5%)。按照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年化保费),个人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4.2%,较去年同期上升16.6%。收入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中国人寿海外和汇丰人寿,四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为六成(60%)。

3、保单业务结构分析
缴费期结构
2019年前三季度,香港各寿险公司的缴费期结构有明显区别。
- 友邦、宏利、汇丰人寿、恒生保险和保诚,整付保费收入占比非常高。
- 中国人寿海外、汇丰、中银人寿、太寿香港、恒生保险则以小于五年期缴费的储蓄型产品为主。
- 友邦、保诚、宏利以中长期缴费产品为主,主要是重疾险,保费占比高于其他公司。
业务渠道结构
香港保险的主要销售渠道是代理人、经纪公司和银行。
- 代理渠道中,友邦、保诚、宏利、安盛等公司的业务量明显较高。
- 银行渠道中,以中国人寿海外、汇丰人寿、恒生保险、中银人寿为主,恒生保险和东亚人寿全部是银行渠道,而且这些公司多以港元保单为主。
- 经纪渠道中,友邦、宏利、中银人寿、太寿香港的占比较高,而保诚占比较低,但也贡献一定比例的保费。
件均保费
整付保单件均保费最高的是恒生保险,高达444.4万港元。期交保单件均保费最高是太寿香港,高达227.3万港元。
4、粤港澳大湾区保险
2019年2月18日,国家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其中17处提到保险,不管是香港保险,还是内地保险,都是重大利好!预计未来10年,湾区跨境交易保费将上升至数千亿的规模!目前港澳保险内地服务中心正在推动设立,可为内地居民已购买的香港保险提供续保理赔服务!
- 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
- 支付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 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
5、香港是境外投资首选
香港是目前最成熟的离岸人民币市场,黄奇帆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引进外资的45%、55%左右,都是香港这边投过来的。香港也是内地海外投资的重要跳板,58%是通过香港进行的,香港作为综合门户,超级联络人的功能会长期存在。招商银行联手贝恩发布的2019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投资地区偏好,境外资产目的地选择,香港仍然高居首位,新加坡的关注度也在提升。
自“修例风波”以来,香港乱局过去数月,社会不稳和法治遭受践踏,东方明珠蒙尘,经济民生重伤,香港保险很难独善其身,但在困境中显示了充分的韧性!香港仍是内地重要的融资渠道和海外投资跳板,阿里巴巴重新回到港交所上市,一声声高喊“回到香港”,为香港雪中送炭!
事物从来都有两面性,人类的恐惧和贪婪在历史中不断重演。每个人在“危机”来临的时候看到的也不尽相同,有人看到了“危”,有人看到了“机”,1967年的香港骚乱,在普通人眼里是危险,却是李嘉诚的封神一役。市场和人生都是均值回归,像价值投资一样投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