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被大陆居民看作是购物天堂,在“到香港买奶粉”、“到香港买尿片”、“到香港买奢侈品”之后,“到香港买保险”成为了近日人们赴港热衷的“消费方式”。
买保险这种看似家常的生活理财的方式,却于最近意外地敏感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源起一则消息的的扩散,消息称,自10月28号凌晨开始,香港各大保险公司开始停止刷银联卡缴付储蓄类保单;医疗,意外保单则不受影响。
我们来看看今年以来各方对香港保险的表态:
1、银联卡单笔5000美元的消费限制
2016年2月,银联国际发出指引,要求从2016年2月4日起,银联卡实施交易额度限制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该指引将于香港各保险机构及其他商户实施。
2、国家外汇管理局表态
2016年3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境外购买保险问题,在新闻发布会中,做如下表示:“居民到境外购买人寿险或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存在风险,因为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对其开放。”
3、保监会的两个文件
保监会于2016年4月22日发布《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就五个方面作出风险提示:(1)香港保单不受大陆法律保护;(2)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3)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4)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5)需认真阅读保险产品条款。
保监会于2016年5月11日发布《关于加强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行为监管工作的通知》,对地下保单问题继续高调发声。
为什么银联限制购买香港保险?
一、外汇管制
由于内地对于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兑换并未完全放开,目前外汇局对于个人每年结汇实施总额管理,每年汇兑上限为5万美元。不少香港大型保险公司热门的宣传营销文案都和这条规定有关。而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在境外刷卡买保险一直没有限额,这几乎成了大多数普通人唯一“绕过”外汇管制的资金出境方式。
二、资产转移,银联支付大额保单轻易境外套现
“大额保单”在香港一般指保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保单,主要是寿险。这类大额寿险保单独立于个人财产以外,即便投保人破产清算,这类保单也不受到债权人、政府征税和收费等影响,离婚也不可分割。因此除了配置美元资产以外,也是不少富裕人士进行 “资产隔离”或是财富传承的选择。
三、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
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相信这是近来境内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一大驱动力。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保险产品需要有很长的周期进行投资,有些险种甚至是终身投资的,而未来汇率的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是我们都无法预知的,所以赴港购买保险也不能盲目冲动。
四、银联卡境外买保险政策还会进一步收紧?
正如楼市限购一样,政策的收紧是对市场现状的调节。可是,银联卡境外购买保险的政策缩紧往往更会刺激内地保险购买者的消费需求,有消费者表示:“还是很担心银联进一步收紧政策,可能会尽早成行。”
尽管保监会在今年发布了《中国保监会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提出香港保险可能会有汇率、政策、纠纷等风险。但就目前来看,消费者认为利大于弊,购买香港保险的还大有人在。
当然,基于负利率大环境和人民币贬值,全民储蓄大幅缩水的趋势下,捍卫自己的钱包已变成了刻不容缓的全民挑战。USGFX联准国际建议,投资多元化,尤其加强联动品种的资产配置是有效分担风险的财富良策。例如,人民币走弱,那么久增加以美元为标的的投资品种;负利率使存款缩水,那就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