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香港高端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非常广,全球通用,一般报销额度可达3000-5000万港币,由于是消费型保险,每年都需要交保费,而且随着投保人年龄增长,每年保费还会略有上涨,那么有没有一种投保组合可以支付这笔每年的保费呢?答案是有,利用香港储蓄险每年产生的收益来支付高端医疗保险的终身保费,下面我们就把该原理分享给大家。
市场上的香港高端医疗保险计划一般不会为个别项目(如病房费用、手术费和长期治疗如癌症治疗等)设赔偿上限,只会设每年赔偿上限和终身上限,有些保险公司甚至不设终身上限。由于赔偿额可以非常高,所以这类型保险会划分保障地区,例如全球、全球但不包括美国或北美、亚洲等,并设有不同金额的垫底费(自付额)。
针对不同客户原有基本保障为他们挑选合适的保障,对于香港本地以及内地的投保人,一般亚洲版本的高端医疗会更适合他们,至于是否选择有垫底费的版本,就要看投保人经济能力了。
再富有的钱,都不舍得花在治病上,也不舍得在买保险上。
一般高端医疗保险有三个垫底费版本可以选择,0垫底费,2000美金垫底费,3125美金垫底费。垫底费越高,保费越便宜。
每年2000美金垫底费版本的最合适香港和内地投保人。内地投保人有社保,垫底费部分完全可以由社保补充,香港工薪阶层普遍有团体医疗保险福利,因此,能少花一半保费获得同样保障,我一般都建议客户谨慎选择。
如何更精明和有效地处理保费的问题?
购买医疗保险最好做好终身保障的准备,因为年纪愈大,愈有需要用到医疗保险,所以亦必须要考虑将来保费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时的缴付问题,尤其是退休后没有收入的时候。
根据保险公司的保费表,假设保险公司不上调保费,一般由29岁到99岁的保费总和约200万元。保费总和可能有点吓人,但仔细一想,由29岁到99岁的所有医疗开支应该远超过200万元,如果能够将这些开支转给保险公司,那200万元保费又好像不那么贵。
然而,如果现在能够以更少的保费(例如约三分之一的价钱)就能处理全期医疗保险的保费会更理想。
客户趁有经济能力时,每年额外储一笔钱,目标储蓄期为10年,并透过高储蓄成分的保险计划去提升回报,目标是储起一笔钱以缴交终身的医疗保费。
由第11年开始从储蓄户口开始提款缴交医疗保险的保费直至百年归老,缴交完所有医疗保险保费后,储蓄户口还剩客观财富。
当然根据过往的经验,保险公司不可能不调整医疗保险的保费,而且这类高端医疗保险,保费增幅会比一般医疗保险计划高,如果医疗保险的保费每年增加3%和5%,分别属于合理和比较夸张的情况,则全期医疗保险的保费会分别增加至约758万元和2000万元。
无论每年增幅为3%或5%,市面仍有储蓄计划足够支付全期医疗保险的保费,客户便可以有更清晰的预算和安排,为自己落实得到终身优质医疗的安排。
香港很多保险公司也积极推行索偿管理,希望可以有效控制赔偿额,从而减低加保费的机会,当中包括医疗网络、门诊手术、健康程式,以及个人疗程管理等。
在内地,高额医疗开支上升并不是单纯来自于医疗通胀,而是其他不可言喻的开支。若果说医疗通胀是医疗技术上升带来的成本上升,内地居民似乎并未能在医疗开支上涨的同时享受真正医疗技术发达,医疗环境医护人员服务改善以及获得公平正确的医疗指引建议。
保险公司在销售医疗保险的同时,都会建议客人多做一份储蓄,两者可以分开做,也可以在同一张保单中安排,例如以一份短年期的储蓄保险作为基本计划,再附加一份高端医疗保险。只要储蓄计划供满了,例如5-10年,便连附加的那份医疗保险也不用自己付钱,可以由基本计划中,储蓄保险每年派发的红利或保证现金来支付。
目前推荐给大家的是利用友邦香港的爱无忧长享计划3+至尊亚洲医疗保障计划,具体参见:https://www.hkinsu.com/zhuanlan/tong/6376.html
没有人会讨厌钱,但人们肯定讨厌把钱交给医生和医院,面对不可逆转的情况,最明智的情况就是做好两手准备,做好更长远的准备。
利用储蓄险的收益支付高端医疗保险的做法,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纳,最终还是希望大家还是能够健康健康平平安安的,当然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去实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