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香港保险需要注意的几个特点(一)

转眼,2018年已经度过了了近1/4。

近期也接待了几批客户,我觉得有些事情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回顾2018年的香港保险市场,有这么几个点需要强调一些,市场上现有的信息也多有疏忽,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做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最高诚信,保监局征费,保单分红非保证,英式分红和美式分红的区别以及办理香港银行卡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最高诚信(Utmost Good Faith)

之前的文章也专门强调过,这里再次强调一下。我认为最高诚信应该是香港地区健康保险销售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的地方之一。香港保险理赔的公平公正的优势,也是通过最高诚信的贯彻落实体现的。

我们举个例子,有这么两类型的客户:

客户A,身体健康,之前体检没有查到任何异常,并且如实申报了自己的健康事项。最后客户A,以标准费率买了一份健康保险产品。
客户B,身体小问题很多,比如甲状腺结节,乙肝,乳腺结节和子宫内膜息肉。但是B故意隐瞒,或者避重就轻的申报。最后用标准的保费,买了一份与A相同的保险产品。

不同的健康标的,却以相同的费率买了同一份保单。试问以后谁出险理赔的概率更大?

那么这种情况,对客户A来说,到底是公平还是不公平的?

同时,市场上更多的客户B发现,原来我不申报,就可以标准承保,而且以后理赔,保险公司还惹不起客户,大概率可以握手赔付,那我还申报什么?

最后,我们会发现,这个保险市场产生了了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而最高诚信的贯彻实施,就可以很好的规避这类现象。假如客户B没有如实申报,那么在理赔的时候,被保险公司查到了,保险公司是会非常坚定的拒绝客户B的索偿申请。这和两年不可抗辩条款没有什么关系,所有的条款都是基于诚信的申报。这里我们再次温习一遍:

涉及到最高诚信的话,是需要各方都必须如实披露所有的重要事实,和一般诚信的影响大为不同,最高诚信的遵守与否,重要事实的披露与否,都会直接导致核保的结果(包括保费的调整和除外事项/拒保),进而会影响到以后的理赔。所以对于保险代理人来说,当无法判断病例资料对核保是否有用,或者该事实是否为重要事实的时候,最稳妥的策略是帮助客户如实申报。

香港保监局征费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在2017年9月22日宣布,将从2018年1月1日起,按照法例向投保人收取保费征费,初期的征费率为每保单年度保费的0.04%,并分四个阶段,循序渐进调整至0.1%。

保监局在网站设立了专页(www.ia.org.hk/tc/levy)介绍保费徵费安排,并将于未来数月加强宣传,包括推出单张及短片,让公众更了解保费徵费的内容。

v2 92d1f25374da22bd10a25bc40fe29045 hd

关于保监局保费征费常见问题如下:

问:我如何得知保单的保费征费安排?
答:保险公司会透过不同方式(例如电邮、短讯或保费通知书),向投保人说明收取征费的安排。客户也可以向自己的代理人/经纪公司询问相关的征费额度。

问:如不缴付保费征费有何后果?
答:根据相关法例,如投保人没有按规定缴付征费,保监局可向其施加最高5000港币的罚款。保监局亦可循民事程序追讨欠付的征费。

问:假如投保人退保,可否获退回保费征费?
答:假如投保人获退回保费,相关的保费征费亦可获退回。不过,若投保人在退保后不获退回保费,亦不会获退回保费征费。

问:投保人在什么情况下可获退回保费征费?
答:假如投保人获退回保费,相关的保费征费亦可获退回(除非在退回保费后,应缴付的保费征费水平仍达到征费上限)。保险公司在计算须退回的保费征费时,必须遵从保监局订定的要求。

其实保监管局征费,短期来看对大部分的代理人和投保人来说,都很无奈,但是长期来看,保监局收了这些保险征费,真的是会为投保人做一些事情的,我认为也是非常积极的。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点(根据10life搜集的资料):

  • 保监局正为制定保险中介人法定发牌制度,草拟约20份指引和守则。预计2018年年中分阶段与公众咨询问答。这个制度致力于提高中介人整体的专业水平。
  • 保监局也会协助香港政府推动保单持有人保障计划,该计划就是指当保险公司无力偿债的时候,为保单持有人提供安全网,维持保险业的整体稳定。
  • 为了加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保监局目前也推动CROSS的量化影响和研究,预计2021年开始,实施相关的制度。
  • 保监局也会利用征收的保费,透过不同的渠道,提供公众对保险产品的认识。协助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今天的文章,主要是谈最高诚信和保监局征费,接下来,我们再分析一下保单分红非保证,英式分红和美式分红的区别,以及办理香港银行卡需要注意的问题。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8-03-18
下一篇 2018-03-18

更多相关内容

  • 香港保险科普:什么是香港万用寿险?

    经常关注香港保险的朋友,肯定对香港万用寿险不陌生,比如香港友邦的简爱延续保障计划2、财富相传5万用寿险等,以及像中国人寿海外的帝爵万用寿险,中国太平的太平金钻万用寿险,香港中银人寿的荟富、荟升、盛世传承万用寿险计划,富通的盛悦万用寿险计划等…

    2019-05-24
    64.8K
  • 大陆人真的了解香港保险吗?

    近年来,由于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的视野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出现了移民潮,也出现了国人赴境外购物抢购狂潮,购房团、抢购奶粉、包包、化妆品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赴日本抢购马桶盖、因为抢购奶粉大打出手等罕见现象。这背后的原因…

    2016-08-12
    38.2K
  • 香港保险体检是怎样进行的?

    关于体检,并不是只要买香港保险就要体检。通常,要满足两个条件才需要走体检这个程序。一是购买的保险类别涉及身体健康方面的保障,比如人寿险、重疾险、住院医疗险,如果是以投资为主的保险则无需体检;二是假如投保人曾经出现过健康方面的问题,或者现在正…

    2016-06-09
    31.0K
  • 什么是香港万用寿险?

    最近几年,内地赴港投保的人越来越多,除了香港重疾险较内地产品有明显优势之外,高净值客户为做资产配置来香港投保大额保单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香港作为亚洲最主要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在金融领域拥有众多内地市场尚不具备的优势,如可提供美元保单,资本可自…

    2017-12-12
    36.2K
  • 香港保险:善用保险第二医疗意见 让病人得到更合适治疗

    不知读者有没有留意,现在的危疾保障计划(重疾险)内,附有第二医疗意见。所谓第二医疗意见,不是保险公司让受保人再看第二个医生,而替受保人多付一份医疗开支,而是将第一份确诊危疾的医疗报告,交到欧美专科医院去确认及核对,再给予受保人意见。其实保险…

    2018-12-25
    31.1K
  • 为什么香港保险收益比内地保险高?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哪个收益高?香港保险收益比内地保险高的原因有哪些?今天我们就仔细分析。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的收益差距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市场规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保险市场相对内地更为成熟,保险业务量更大,具有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和…

    2023-04-23
    33.5K
  • 投香港保险安全吗?

    从经济学角度上分析,所有公司都有可能倒闭,但香港保险市场有120多年的历史,从未有保险公司破产案例,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香港保险公司历久弥坚?   香港做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相关法规齐备、监管严格,但许多人考虑在香港投保时,仍不免希…

    2016-06-28
    28.5K
  • 疑问:为什么国内保单保费比香港的高,但回报反而较低?

    解答:首先,国内政府对保险公司的监管比较保守,所以公司在投资方面限制比较多资金不能做境外投资,不能最有效的进行投资;再者,两地的保险公司的费用结构也不一样,由于香港保险公司的业务质量较好可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投资,所以费率和分红都对客户…

    2016-04-11
    31.3K
  • 疑问:为什么寄来的香港正式保单,没有公章,是否有公司负责人的签字?

    解答:香港与内地不同,在香港不需要用公司所谓的公章来确认保单的有效性,这也是西方国家通行的做法。验证香港保单的真假,其实很简单,客户可以致电香港保险公司的客服,跟客服核对个人资料和保单号码,就能确定真假;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登录香港保险公司分…

    2016-04-11
    47.6K
  • 如果你有保险,去医院时你会怎么跟医生说

    来自客户的问题:我发现现在去医院看病随便一个小病都要花好多钱啊,请问有没有什麽保险可以报销医疗费用的呢? 我们的回答:当然有,并且要选择香港的!现在去医院看病是越来越贵,而社保的保障范围十分有限,为了减轻咱们和家人的经济负担,投保一份合适的…

    2017-03-21
    39.7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