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哪些人在卖香港保险?

由于近些年香港保险的火热,相信大家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介了:有保险公司的员工(其实不是)、有财富管理公司、XX证券、XX银行、甚至还有内地某著名保险集团平X……、

大家可能会问,这么多类型的渠道,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哪些才是合法的呢?又有哪些坑呢?刚好关于在香港保险的政策法规上,我一直有关注,说不上是身经百战,也是见得多了,下面我谈谈我个人的理解,说明一下目前整个香港保险的链。

香港的保险制度跟大陆是差不多的,也是分为经纪、代理和银保,客户如果要投保,必须经过他们(在此只讨论传统保险)。无论是经纪人还是代理人,都必须要持证上岗,并在监管机构备案,银保由于我并不了解,加之内地的客户接触相对也比较少,在此就不介绍了。

一般来说,中介都是在香港本地展业的,偶尔会有“捞过界”去到深圳的。但是由于近些年香港保险在内地的火爆,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大块市场,纷纷涌入内地,利用各种手段获客。为了规避监管风险(后面会说到)、更快获客把生意做大、提供内地对接服务……等等的原因,有些香港中介则开始跟内地的个人或者机构展开合作,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内地机构的由来。

1.绕开内地机构投保会更便宜吗?

不会。

计划书和条款统一都是由保险公司出具的,价格都是一样的。经过内地机构与否,无非就是佣金是否多个人分,跟客户是没有关系的。
当然,有客户就会问了,如果我绕开了内地机构,不就相当于省下了一部分佣金,这部分佣金不就可以给我吗?
这样做确实会帮香港的持牌中介省下一部分佣金,但是很遗憾,这些钱是不能给你的。持牌中介跟投保人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这种行为叫返佣,保险法是明令禁止的。抓到就是保单作废,持牌中介被行业禁入甚至拘留。

2.内地的机构有港险销售资质吗?

没有,所有的内地机构都只是提供咨询服务,真正的签单都是要通过香港的持牌中介。有的香港中介为了抢生意,以此为理由攻击内地的机构与保险公司没有关系,是骗子。但在在合法性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内地展业的香港中介还是内地机构,都没资格说对方。

目前,香港的法规禁止持牌的香港中介,对身处内地的客户进行任何形式的香港保险营销,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现在各位如果去港险公司的官网留言咨询,统一都是会回复让你过去香港再谈。

而内地,保监会也发布规定,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以宣讲会、讲座、咨询等形式向客户推广香港保险,并将客户导流到香港进行签约。

3.那怎么投保才是合法的?

去香港买港险可以,但在内地咨询港险就不可以。可以通过朋友去了解港险,但是不能通过商业机构或个人去了解。

这么“玄幻”的规定,自然执行起来就很麻烦。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的中介,在给客户做咨询的时候都是用的个人名义,跟客户也没有任何资金往来,根本辨别不了客户是通过个人了解还是通过商业行为了解的。

现在去投保港险,保险公司都会让你们签署一份声明,声明自己全程都是在香港接受的宣传。声明的真实性肯定是查不了的,那这份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就是保险公司也要向监管层交差,证明自己没有在内地抢占市场,实际上嘛……

4.这样投保以后会不会出什么事?

自监管从严到现在,内地确实也处理了一些很高调的机构(比如某些保险公司、信托等),但是客户的保单本身是不受任何影响的。至于在香港,我只听说过因为返佣被处理的,还没听说过因为在内地接受咨询被处理的。

按照「全程都要身处香港」这个原则,我敢说,目前大陆人在香港签的单,不说100%,起码90%都是不合规的。这点,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两地的监管层都心知肚明,然而明令禁止居民投保香港保险是不可能的。已经有传两地保监会高层已经在会晤,也有人大代表提议放宽香港保险限制,相信国家资本外逃压力解决之后,放宽只是时间问题。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允许投保,不允许了解」这种规定太魔幻了,实际根本无法处理。所以请各位放心,无论是在内地跟香港中介咨询,还是通过内地的机构或个人。只要你“全程在香港接受宣传”,“在内地只是跟朋友咨询过”,保单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5.我找内地中介,会不会服务更好?

理论上是会的,毕竟找内地的话,相当于多了一方给你服务,有什么事找起来也方便。但经常两地跑的香港中介也不是没有,到底哪一方的服务更好,当然还是要看人的,身份什么的只是浮云。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4-15
下一篇 2017-04-16

更多相关内容

  • 2016年一季度内地购买香港保险占香港总新造保单保费34.2%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在周二(5月31日)公布,香港保险业今年首季的毛保费总额为1010亿港元,同比上升6.6%。 其中长期有效业务的保费收入总额升7.5%,有880亿港元;非投资相连的个人人寿及年金业务保费收入升15.9%,有738亿港元,而与…

    2016-05-31
    3.1K
  • 香港保险:近3成内地人打算去香港购买香港保险

    近期,对“内地网友是否考虑购买香港保险”发起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0%的受访网友表示已购买,29.0%的受访网友表示“香港保险优势多,打算购买”,26.1%的受访网友不打算购买,40.9%的受访网友表示不了解。由此可见,有意愿购买的占比…

    2016-08-08
    2.2K
  • 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近八成人士具有大学学历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2018年香港保险业务的毛保费总额为5145亿元,按年升5.18%,单计有效长期业务的保单保费为4614亿元,一般保险业务的毛保费则达531亿元。 长期业务方面,个人人寿业务仍为主要的业务类别,占市场总额的92.4%,…

    2019-12-23
    13.2K
  • 一个上海人告诉你买保险为什么要买香港保险

    我今年33岁,男性,居住上海,深感劳苦大众赚钱不易,想买保险往往买下一些保费高、保障范围少险种,为此,把自已保险心路形成以及去香港投保的经历告之大家,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保险意识的觉醒从24岁参加工作到28岁,我基本上是个“脱底棺…

    2016-05-30
    11.8K
  • 2016上半年内地人狂扫301亿元香港保险 同比翻倍!

    香港保监处于8月31日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香港保险业在今年上半年毛保费总额2075亿元,同比上升12.2%。其中大陆访客新造保单保费为301亿港元,比去年同期的139亿港元,急升近1.2倍,占今年上半年香港个人业务…

    2016-09-04
    11.5K
  • (外)祖父母可以为(外)孙子女买香港保险吗?

    现如今中国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孩子在一个家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不仅仅是父母非常关注孩子的健康、教育等保障问题,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更是十分关爱,在日常业务中,经常会遇到祖父母、外祖父母要为孙子女买香港保险,当然老人们的美好心愿我们…

    2018-03-03
    17.8K
  • 为什么高收入人群都热衷购买香港保险

    一般来讲,低收入人群购买香港保险主要是买保障,中等收入买香港保险为的是理财,高收入人群买香港保险更多的为了保全资产。是资产保全、资产传承和风险投资使保险与富人结缘,其实,富人有更多的理由买香港保险。 香港巨富李嘉诚说:“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

    香港保险科普 2016-04-09
    12.6K
  • 看看香港法律是如何看待内地人买香港保险的

    最近很多大陆的朋友了解到香港保险的优势,都有意愿到香港买保险,但是有一些朋友担心可能会存在法律问题。所以通通特意查阅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让大陆的朋友们更清楚去香港买保险是否受到法律保护。 法律规定: 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是完全合法的 按照大陆法…

    2016-09-05
    10.3K
  • 内地客户三季度香港保险新造保单保费为489亿港元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11月30日公布今年首三季度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据悉,香港保险业在今年首三季度的毛保费总额为3273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0%。 今年首三季度,香港保险业长期有效业务的保费收入总额比去年同期上升22.9%至29…

    香港保险科普 2016-12-05
    11.9K
  • 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常见问题(三)

    经常有人问,在香港购买保险有哪些优势呢?香港保险是作为配置海外资产的一种方式,目的是分散地域和币种单一产生的风险,这次要说的是香港储蓄险产品。香港储蓄险这类产品并非保证固定增值,但在过往几十年内的分红实现率都可供查询,虽然是非保证,但是分红…

    2023-01-30
    17.5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