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香港保险保监会发布了合资格延期年金保单,各家香港保险公司也发布了自己的合资格延期年金保单,刚才我们也更新了:选择合资格延期年金保单(QDAP)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我们继续发布如何选择合资格延期年金保单?

1. 了解保单结构
延期年金的目的是帮助投保人把累积的储蓄转化为在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收入,以应付长寿带来的财务风险。市面上的延期年金保单众多,市民在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前,应先了解保单的结构分类。
延期年金保单可按其供款期、年金领取期来划分。一般而言,年金是定额发放,假设保额相同,年金领取期越长,每期可领取的金额便越少。不过,亦有部分产品采用递增方式派发年金,开始领取年金时的金额较少,随后会逐步增加。
至于供款期的长短,则可能影响年金的滚存时间。例如部分产品可供18岁人士投保,供款期为5年,领取年金的年龄定于75岁,年金领取期则达10年。换言之,整个保单年期可能长达60多年。
截至2020年3月6日,在已获认证的合资格延期年金保单(QDAP)中,最短供款期为5年、最长为15年;年金领取期最短为10年,最长则为终身。至于投保的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75岁。
2. 评估自己需要
不同人的投保目的及个人状况都不尽相同,市民切忌盲目跟随他人的选择。投保前应按自己的需要慎重考虑,包括长期供款能力、流动现金需要、供款期(退休前)及年金领取期(退休后)的长短是否符合人生规划等。
市民选择QDAP前,可以先考虑自己打算何时退休、预计何时需要动用年金、预计需要利用年金支付多久的退休生活等。例如你打算65岁退休,预计自己需要渡过约20年的退休生活,但其他资产足以应付头5年的退休生活,那么你可能只需要15年年金领取期的产品。
此外,由于QDAP是一种长期保险产品,提早退保或终止保单都可能会导致财务损失。假如你预期未来的收入不稳,你可能需要选择一些供款期较短的产品。相反,假如你想把保费摊分,你则可能需要选择一些供款期较长的产品。事实上,投保人亦可选择于不同时期购买多于一份QDAP,以不同供款期或不同年金领取期的产品来配合自己的退休计划。
3. 比较内部回报率(IRR)
市民投保前宜先比较不同产品的内部回报率(IRR),内部回报率是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现值的回报率,即把年金全期保费及收入化作年度回报计算。一般而言,内部回报率越高,代表投资的回报越大。
QDAP的产品设计五花八门,累积期和年金领取期的长短、受保人年龄、所选择的保单货币、保费付款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保单的回报。
为方便市民较容易作出比较,所有QDAP均须在产品小册子内,以一名45岁非吸烟男性保单持有人为例,显示其内部回报率,包括保证部分(即保证内部回报率)及总预计收益(即总内部回报率)。此外,由2020年3月31日起,保险公司在销售时,亦必须于利益说明文件中披露个人化的保证内部回报率及总内部回报率。
尽管如此,市民选择QDAP时,亦不应单纯比较不同保单的回报,而应该同时考虑不同保单的特点及评估个人需要。
4. 参考分红实现率(Fulfillment Ratio)
分红实现率只适用于有「非保证回报」的产品。非保证回报一般受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理赔及盈利等因素影响,未必能够完全兑现。而大部分的QDAP产品所派发的年金金额都包含「非保证」部分,投保人最终可获的非保证年金金额,有可能高于或低于当初购买QDAP时,于利益说明文件中提及的非保证回报部份。
为方便市民了解保险公司能否完全兑现有关产品于当初所承诺的非保证回报部份,保险公司必须于其网页刊登有关产品的分红实现率。分红实现率越接近100,即代表保险公司越能兑现当初就非保证回报部份的回报承诺。如果分红实现率等于或高于100,则代表保险公司能够完全兑现、甚至高于当初所作出的回报承诺。相反,如果分红实现率低于100,即代表保险公司未能够完全兑现当初的回报承诺。
由于QDAP为新产品,保险公司一般会在产品推出一年后刊登分红实现率,市民亦可留意保险公司其他同类别产品的分红实现率作参考之用。
5. 留意退保价值(Surrender Value)
由于QDAP是一种长期保险产品,提早退保或终止保单都可能会导致财务损失,尤其在保单生效的初期提出,收到的退保金额可能会大幅低于已付保费。
为了保障投保人的利益,保监局规定QDAP的退保金额须尽量定于保险公司不会因投保人提前终止保单而获利的水平。投保人可于利益说明文件中查阅包括保证回报及非保证回报(如适用)在内的退保价值,或于相关产品小册子中,查阅首年退保金额占已付保费的百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