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因癌症而逝世的个案占全年死亡数字超过30% ,首五类致命癌症为肺癌、大肠癌、肝癌、乳癌及胰脏癌。即使在公立医疗治疗癌症,部分自费每月标靶药费用平均需要3-4万,有部分人因未能负担医药费而放弃继续治疗。同时轮候公立医院恐耽误病情,公院专科的轮候时间短则数星期,长则达2 年以上。不禁令很多香港人关注思考如何能够从容应对自己的疾病风险,享受更好的医疗保障。
患癌保命非单凭侥幸,资深财策人分享中产演艺工作者个案
林桂芝小姐是一名资深理财策划总监。入行将近14年,在短短六年时间内,迅速成为行内的年轻区域总监之余,亦目睹不少客户面对突发健康问题时的彷徨。林小姐表示,即使是社会上的名人明星,在危疾面前,也同样弱小。甚至要众筹治病,这可见财商教育的重要性。关键是教导大家如何面对风险、保障,最后达至财务自由。
林小姐分享曾经一个40多岁从事艺术界行业的戏团幕后工作者。他本身有买医疗保险,危疾保险及癌症保险,是一位投保超过10年的客人。这位客户已购买100万的危疾保险,医疗保险及癌症保障,当中每月只供百多元,每次发生癌症也会实报实销赔偿高达100万医疗费,3年内不康复会赔第二次,再3年内不康复会赔第三次。
偶然肚痛揭发癌症,瞬间面对220万医疗开支
不幸地,这位客户于2019年年尾因偶然一次肚痛,以为自己胆脏或肠胃方面出现问题,去私家医院看急症及做检查。最终肿瘤科医生对客人进行临床诊断下,果断指受保人确诊胰脏癌并填写索赔表,认为因胰脏癌恶化速度极快,所以不宜拖延。虽然当时无法取得组织确认,但医生提交了多份报告及临床数据去证实其严重性,于是受保人便可以开始索偿进行治疗。幸好的是,客户购买了保险,才可以决断安心地接受治疗,而没有后顾之忧。
林小姐记得在开始进行电疗及化疗后,病人的癌症指数跌得很快,可见他把握了医治的黄金时机。三个多月后,再抽组织时便确认当时病人已患有胰脏癌。现时肿瘤缩得非常细小,医生再使用免疫治疗去控制病情,避免复发。虽然病人没有高端医疗,但已索偿120多万医保及癌症保障及100万的危疾保障,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林小姐表示,若这位客人在没有投保下遇到这样的情况,医疗时所需的庞大费用相信会对他造成一定压力,应该要动用他所有的储蓄及需要家人的资金支持。幸好他所持有的保额能支持他整个医疗费用,使他能迅速应对,进行治疗。现在受保人已重投工作,病情亦受到控制,能回复正常生活。
不幸中之大幸自愿医保及时保命添安心
林小姐分享,受保人患上癌症的时期,正值政府开始推行「自愿医保计划」。依受保人购买的医疗保险,多出的房费开支原本需要自费。但去年保险公司为感谢现有旧客户的支持,全部无条件、无需重新核保升级作「自愿医保计划」,令受保人合资格受惠于「订明非手术癌症治疗」,保障金额再提高两至三成。
在充满挑战性的社会环境下,加上保险公司希望鼓励客人核查保单,更一视同仁送出「双重保障」,使受保人两年内可索偿额外21万。
尽早规划以便应对突发风险
一般客人开头只想买储蓄保险,认为可以晚点才考虑医疗保险及危疾保障等。他们对于健康引致的风险意识较低,对危疾保险及医疗保险的认識亦较少,故此很多人最多只会买意外保险。但一旦出事,没有足够资金即时应对,拖延治疗可造成性命危险。
为什么越早投保愈好?
林小姐指出,一般客人都会有拖延的坏习惯,如验身等必做程序,使审核保单的过程拖长。但她指出因世事难料,其实应使保单尽快生效,因危疾保险设有90日的等候期,医疗保险则设有30日的等候期,任何于此期间出现的疾病将不获保障。加上愈年轻保费愈便宜,减轻成本,故此客人一般也会接受林小姐的建议,尽快投保。
孤儿单个案据理力争同时人性化处理索偿
林小姐亦分享另一个她接手的「孤儿单」个案,客人年约50多。当时她建议因客人年纪渐长,应加大危疾保障。在核保的过程中投保人也有诚实申报自己的高血压问题,最后成功投保。在新保单起保后7个月投保人确诊鼻咽癌,经过医疗调查后发现投保人有数个身体问题在核保时未被申报,包括白内障及耳朵问题,故此有机会造成拒保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公司可拒保,但林小姐向公司极力争取,指投保人不是故意隐瞒,而未被申报的健康问题亦与他患上鼻咽癌没有直接关系。最后公司决定以人性化处理,投保人能全数索赔40多万,但未被申报的健康问题将不被纳入为受保范围。
保险转移财务风险防止生活被改变
林小姐指出,其实买保险是杠杆原理。保险的杠杆作用就在于「以小博大」,通过较少的保费获取高额的保障,有效地转移财务风险。除了对自己负责任,对一个家庭也有发挥财务保障作用。普遍市民会对保险行业有误解,但却不知背后真正的理念。保险可减轻因为身故而导致入息中断或经济损失的财政负担,对投保人的家庭来说极其重要。黄金时期有资金找到合适的治疗及医生对病人来说最重要,所以买保险虽不能改变生活,但能防止生活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