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财务策划人分析危疾保障(重疾险)保命关键流程

全港因癌症而逝世的个案占全年死亡数字超过30% ,首五类致命癌症为肺癌、大肠癌、肝癌、乳癌及胰脏癌。即使在公立医疗治疗癌症,部分自费每月标靶药费用平均需要3-4万,有部分人因未能负担医药费而放弃继续治疗。同时轮候公立医院恐耽误病情,公院专科的轮候时间短则数星期,长则达2 年以上。不禁令很多香港人关注思考如何能够从容应对自己的疾病风险,享受更好的医疗保障。

Ygt9CA4rw6x9R L5DCoiJssFOq0egYwgz1dlBs9XZQY
2018年致命癌症统计数字

患癌保命非单凭侥幸,资深财策人分享中产演艺工作者个案

林桂芝小姐是一名资深理财策划总监。入行将近14年,在短短六年时间内,迅速成为行内的年轻区域总监之余,亦目睹不少客户面对突发健康问题时的彷徨。林小姐表示,即使是社会上的名人明星,在危疾面前,也同样弱小。甚至要众筹治病,这可见财商教育的重要性。关键是教导大家如何面对风险、保障,最后达至财务自由。

林小姐分享曾经一个40多岁从事艺术界行业的戏团幕后工作者。他本身有买医疗保险,危疾保险及癌症保险,是一位投保超过10年的客人。这位客户已购买100万的危疾保险,医疗保险及癌症保障,当中每月只供百多元,每次发生癌症也会实报实销赔偿高达100万医疗费,3年内不康复会赔第二次,再3年内不康复会赔第三次。

偶然肚痛揭发癌症,瞬间面对220万医疗开支

不幸地,这位客户于2019年年尾因偶然一次肚痛,以为自己胆脏或肠胃方面出现问题,去私家医院看急症及做检查。最终肿瘤科医生对客人进行临床诊断下,果断指受保人确诊胰脏癌并填写索赔表,认为因胰脏癌恶化速度极快,所以不宜拖延。虽然当时无法取得组织确认,但医生提交了多份报告及临床数据去证实其严重性,于是受保人便可以开始索偿进行治疗。幸好的是,客户购买了保险,才可以决断安心地接受治疗,而没有后顾之忧。

林小姐记得在开始进行电疗及化疗后,病人的癌症指数跌得很快,可见他把握了医治的黄金时机。三个多月后,再抽组织时便确认当时病人已患有胰脏癌。现时肿瘤缩得非常细小,医生再使用免疫治疗去控制病情,避免复发。虽然病人没有高端医疗,但已索偿120多万医保及癌症保障及100万的危疾保障,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林小姐表示,若这位客人在没有投保下遇到这样的情况,医疗时所需的庞大费用相信会对他造成一定压力,应该要动用他所有的储蓄及需要家人的资金支持。幸好他所持有的保额能支持他整个医疗费用,使他能迅速应对,进行治疗。现在受保人已重投工作,病情亦受到控制,能回复正常生活。

不幸中之大幸自愿医保及时保命添安心

林小姐分享,受保人患上癌症的时期,正值政府开始推行「自愿医保计划」。依受保人购买的医疗保险,多出的房费开支原本需要自费。但去年保险公司为感谢现有旧客户的支持,全部无条件、无需重新核保升级作「自愿医保计划」,令受保人合资格受惠于「订明非手术癌症治疗」,保障金额再提高两至三成。

在充满挑战性的社会环境下,加上保险公司希望鼓励客人核查保单,更一视同仁送出「双重保障」,使受保人两年内可索偿额外21万。

8btRiS9dGw2GTdI0I75JEKhEtYB8rypoJ2oCASdqAgE

尽早规划以便应对突发风险

一般客人开头只想买储蓄保险,认为可以晚点才考虑医疗保险及危疾保障等。他们对于健康引致的风险意识较低,对危疾保险及医疗保险的认識亦较少,故此很多人最多只会买意外保险。但一旦出事,没有足够资金即时应对,拖延治疗可造成性命危险。

为什么越早投保愈好?

林小姐指出,一般客人都会有拖延的坏习惯,如验身等必做程序,使审核保单的过程拖长。但她指出因世事难料,其实应使保单尽快生效,因危疾保险设有90日的等候期,医疗保险则设有30日的等候期,任何于此期间出现的疾病将不获保障。加上愈年轻保费愈便宜,减轻成本,故此客人一般也会接受林小姐的建议,尽快投保。

孤儿单个案据理力争同时人性化处理索偿

林小姐亦分享另一个她接手的「孤儿单」个案,客人年约50多。当时她建议因客人年纪渐长,应加大危疾保障。在核保的过程中投保人也有诚实申报自己的高血压问题,最后成功投保。在新保单起保后7个月投保人确诊鼻咽癌,经过医疗调查后发现投保人有数个身体问题在核保时未被申报,包括白内障及耳朵问题,故此有机会造成拒保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公司可拒保,但林小姐向公司极力争取,指投保人不是故意隐瞒,而未被申报的健康问题亦与他患上鼻咽癌没有直接关系。最后公司决定以人性化处理,投保人能全数索赔40多万,但未被申报的健康问题将不被纳入为受保范围。

保险转移财务风险防止生活被改变

林小姐指出,其实买保险是杠杆原理。保险的杠杆作用就在于「以小博大」,通过较少的保费获取高额的保障,有效地转移财务风险。除了对自己负责任,对一个家庭也有发挥财务保障作用。普遍市民会对保险行业有误解,但却不知背后真正的理念。保险可减轻因为身故而导致入息中断或经济损失的财政负担,对投保人的家庭来说极其重要。黄金时期有资金找到合适的治疗及医生对病人来说最重要,所以买保险虽不能改变生活,但能防止生活被改变。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2)
上一篇 2020-11-24
下一篇 2020-12-01

更多相关内容

  • 重疾险:单次理赔还是多次理赔好?

    香港几大保险公司每年都会发布上一年的理赔报告,很大篇幅介绍的都是医疗和重疾险理赔数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重疾险呢?单次理赔还是多次理赔呢?今天我们就仔细比较一下。 香港近年医疗费用不断攀升,根据医务卫生局的资料显示,在1989/90至20…

    2022-09-23
    11.4K
  • 购买重疾险最好是刚出生,其次是现在

    “现在你们正面临的是一头两吨重的猛兽,愤怒地喷着气,一只脚在刨着土,直直地盯着你,随时准备向你扑来,将你撞翻在地。这些潜在的危险影响都是显而易见且极其可怕的,不论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环境领域、军事领域,还是人文领域。很多时候,我们都已经见…

    2017-07-17
    12.0K
  • 最新危疾保障(重疾险)排名(更新至2020年第四季度)

    2020并非一帆风顺,香港出现了几波新的冠状病毒,令市民对健康日益关注,并连带提高了对保障保险产品的需求。回顾今年的终身危疾保险,在一年结束的时候,部分产品除了提供一笔过额赔偿外,还加入了长期癌症治疗保障。“持续性癌症治疗保障”是指受保人在…

    2020-12-31
    4.7K
  • 搞清楚这些问题 再买香港重疾险不迟

    1、重疾到底是怎么定义的? 重大疾病保险所保障的“重大疾病”通常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①病情严重: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②治疗费用巨大:此类疾病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

    香港重疾险 2016-06-20
    4.5K
  • 保诚保险放宽「诚保一生」重疾险胎儿投保时间!

    未出生宝宝可以购买香港保险吗?怀孕多久可以购买香港保险?怀孕多少周可以购买香港保险?胎儿可以购买香港保险吗?

    2024-09-12
    5.4K
  • 您的危疾保障(重疾险)都买对了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购买商业保险来满足未来的医疗开支,危疾保障也就是重疾险也迎来了被众人选择的高峰,香港人的寿命位居世界最长寿首位,就算没有患上癌症、心脏病、中风等严重疾病发生,也要随时变脑退化症、阿兹海默症等病症困扰。目前80岁以上的香…

    2020-12-28
    2.4K
  • 安盛爱护同行重疾险计划书分享

    上一篇我们分享了:澳门安盛保险安进储蓄计划建议书分享,接下来我们带来的是澳门保险安盛爱护同行重疾险计划书分享,有关澳门保险和香港保险的区别,大家可以去这里看看:澳门保险:疫情之下,澳门保险从“替补”到首发。 保险计划名称:爱护同行危疾保障 …

    2020-12-03
    3.1K
  • 常见儿童重疾有哪些?重疾险会理赔吗?

    常见的儿童重疾包括白血病、脑瘤、先天性心脏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这些疾病通常会对孩子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家长需要提高警惕。

    儿童重疾险的理赔政策通常比较宽松,旨在为孩子提供保障。在投保时,需详细了解保险条款,确保所购保险覆盖常见的重疾。一旦确诊,理赔流程通常包括提交医院诊断证明、病历等材料,保险公司会在审核后进行赔付。

    2024-10-17
    3.3K
  • 保诚重疾险诚保一生和危疾加护保3的区别

    主要介绍保诚重疾险诚保一生和危疾加护保3在保障疾病范围、保费、理赔次数、以及孕妇、儿童投保上的差异。

    2023-12-15
    18.2K
  • 保诚保险调查:香港人重疾险保障缺口118万元

    保诚保险公布「香港家庭危疾抗力调查」结果,发现受访者担忧自己(71%)或子女(89%)未来会罹患危疾,纵然大部分受访者已购置危疾保障,但当中近四分三仍担心现有医疗保障不足应付高昂的医疗开支。 当患上危病时,74%受访者倾向到私家医院进行治疗…

    2023-06-01
    8.5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