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地关于香港保险的争执日益白热化,这边厢说,去香港买保险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有风险,不合规,而且分红都是不保证的有可能打水漂的;那边则卯足了劲儿说,内地居民去香港买保险是完全符合香港法律而且权益受到保护的,分红都是有百年历史数据支撑的,还频频晒出内地人去香港买保险的排队照片。
本来八卦姐觉得一如往常,看看热闹就散了,但是貌似这次双方都颇有不依不饶非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爱多管闲事的性子又上来了,不吐不快。至于有可能涉及到什么既得利益,love who who吧。
香港保险优势
1、相对便宜:
在内地费率改革之前,香港保单的费率优势是比较明显的,以重疾险为例,大概香港保单能比内地保险便宜30%甚至更高,但是自从前两年传统险定价利率从2.5%提高到3.5%,内地的重疾险一个比着一个便宜(当然也不乏恶性竞争的成分),现在内地最便宜重疾险,价格已直逼香港香港保单。但是,香港的这款重疾产品还带有分红且据说分红还不少(具体数字未考证),内地是不带的,所以,总体看来,香港保险的费率优惠还是存在的。(BTW,内地早不允许做重疾分红险了哈)
2、分红较高
与内地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相比,香港保险公司投资资产范围更广,配置效率较高,总体红利水平明显高于内地。香港某公司前两年出的横扫内地的某储蓄型保险,刚披露2016的特别红利率是8.12%,这个水平在内地是无论如何没有产品与之抗衡的。抛开这个产品不算,同类超过10年的产品分红水平基本也维持在6%+以上。而比较起来,内地产品分红水平基本维持在4.5%左右。
3、设计灵活
香港保险发展历史久,与国际市场更接轨,在设计理念上较内地保险公司更为先进灵活。比如轻症疾病的额外给付,投保前10年赠送额外保障(此条吸粉无数),癌症多倍给付,分组给付,分种类给付等。虽然很多设计内地公司也陆续引进了,但在灵活匹配度上、选择多样性上,仍与香港保险有差距。
4、离岸资产
香港保险对于中高净值人群的最大优势是资产的合理配置,通过香港保险可以把人民币资产转化成为美元资产或者港币资产,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这一点应该也是富人土豪们前赴后继奔赴香港购买保单的重要原因。
香港保险劣势
1、区别对待
很多产品都有两套版本,一套针对香港居民,另一套针对内地居民。比如某款畅销的重疾险,其中自闭症和精神类疾病,是不保大陆客户的。另外,在香港,各公司的重疾定义是由保险公司自行制定的,公司也可根据风险变化调整病种和定义,比方随着甲状腺癌的高发,香港某些保险公司已经把它除外了,而在内地,甲状腺癌还都含在正常癌症赔付范围内。
2、固定收益低
虽然香港保单分红水平较内地更高,但是不可否认,它的保证收益部分非常低,同样以上述8.12%的产品为例,固定收益部分仅为1%。如果经济和投资水平发生变化,无法维持现有的高分红水平,固定收益部分是远不如内地公司的(内地有固定收益3.5%甚至更高的)。另外,该产品前两年现金价值是0,如果退保,将会血本无归。
3、投保过程复杂
记住,一定要在香港本土买的保单才是受当地法律保护的,所以,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个人,两人必须同时亲自赴港且提供一系列证明文件,相比内地购买时间成本更高,流程更复杂。
4、理赔诉讼损失风险
一旦发生理赔纠纷,投保人必须亲赴香港寻求帮助,投保人在理赔诉讼过程中的时间、费用成本风险较大。假如双方之间有争议,很可能要诉诸法律。一来香港打官司费用很贵,二来香港的法律跟内地的法律是不同的法系,这些都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总结OR劝诫
内地香港保险各有各的优劣势,香港的保险发展历史更长,管理上更成熟,但内地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相对比较粗放。这是客观事实,没有什么好否认的。
内地保险相对更注重固定回报,而香港保单的优势则更多体现在红利分配上,两者侧重点不同。
买香港保险没有所谓对错,只是你的个人选择,就像你买内地保险公司的产品有人注重品牌有人关心价格。网上的某些舆论,要学会鉴别。(比方,买分红储蓄险就不合规,重疾险就合规,那分红重疾险呢,算什么?)
买香港保单一定是考虑了个人资产配置、风险分散等多方面因素的,不要盲目跟风,为了买而买,买了的也无需心慌。
合法的香港保险一定是要去香港买的,内地买的那叫地下保单,不受任何法律保护。如果要去香港买,一定要找可靠可信的代理人。
最后,有吵架的功夫,还不如互相研究学习,博取两地之长,共同发展。不管是内地保险业好,香港保单也罢,让老百姓买得踏实放心,乃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