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保险真的比国内保险、香港保险更具优势吗?

最近网络上几篇去新加坡买定期寿险的文章带热了新加坡保险,将我们大家对于海外保险的渴求带向了更远的远方。

了解到了新加坡定期寿险在亚太地区的“绝对优势”,大家心中一定都有一个疑问:新加坡的其他保险是不是也像它的定期寿险那么好?

在获得这个问题的解答之前,我甚至听说有第三方公司准备在新加坡开办经纪公司,来代理新加坡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展业务范围,颇有一种“磨刀霍霍”的感觉。

恰巧,这个周末接待了两位来香港买重疾险的新加坡朋友,还给我带来了一堆新加坡的保险建议书供我学习研究(包括大东方人寿、友邦和保诚的重疾险、储蓄险与寿险)。

在经过我的“粗略”研究之后,我认为新加坡的其他险种,并不像它的定期寿险一样那么有竞争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及香港保险

不过,由于我所接触的产品并不是新加坡保险的全部,因此本文仅供大家参考,并不能得出任何绝对性的结论。如有疏漏,或是列举产品并非新加坡市场王牌产品,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新加坡的储蓄险

AIA – Family First Secure

新加坡AIA代理所推荐的储蓄产品名为AIA Family First Secure,是一款没有任何保证收益的基金型储蓄产品,每年固定供款$3,200(新币),缴费终身。

新加坡保险真的比国内保险、香港保险更具优势吗?

这个产品的投资分布包括新加坡股市、新加坡债市、中国股市、印度股市等等。从投资分布来看,这个储蓄应该是主打新兴市场,而新兴市场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

新加坡保险真的比国内保险、香港保险更具优势吗?

以下为产品的投资收益演示。稍稍解释一下,第四列为累计已缴保费,第五列为累计销售费用(包含公司的出单费及给代理人的佣金),第六、七列分别为按4%与8%投资收益演示的现金价值(即退保价值)。

新加坡保险真的比国内保险、香港保险更具优势吗?

通过以上的收益演示可以看出,以4%的投资收益演示,产品在第16年才能回本;以8%的投资收益演示,产品在第10年才能回本,第25年才能翻一番,对应的实际收益率(IRR)为5.07%。这个收益对我来说,首先不高,又非保证,甚至不保本,因此吸引力很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保险的销售费用(即图表中的Distribution Cost),都是写在建议书中的,这样可以方便地让投保人了解公司销售一张保单需要支出多少费用。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香港保险最初两年退保价值为0,合理吗?介绍的就是保险公司销售一张保单所需要支出的“人力成本”。从上表也可以看出,保险公司销售这张保单所要支出的“人力成本”,大概就是等于最初两年的保费。在信息披露这一块,我认为新加坡保险做得比香港与内地都要好。

Prudential – PruWealth

新加坡Prudential代理所推荐的储蓄产品名为PruWealth,是一款缴费10年的终身分红储蓄产品,年缴保费$2,471(新币),身故保障为105%已缴保费与101%现金价值,两者取大。附加重疾豁免保费,年缴保费$1.89。

新加坡保险真的比国内保险、香港保险更具优势吗?

以下为产品的投资收益演示。稍稍解释一下,第二列为累计已缴保费,第三列为保证现金价值,第四、五列为3.25%投资收益演示下的非保证现金价值、现金价值总和,第六、七列为4.75%投资收益演示下的非保证现金价值、现金价值总和。

新加坡保险真的比国内保险、香港保险更具优势吗?

随手做了一张同样缴费期、同样年缴费的「充裕未来2」(都是30岁投保):

新加坡保险真的比国内保险、香港保险更具优势吗?

稍稍对比可以看出,「充裕未来2」无论是保证现金价值,还是预期现金价值总值,都远远高于「PruWealth」(即使在4.75%投资收益演示下)。「PruWealth」的保证现金价值在第20年回本以后,就不再增长,相当于保证收益率长期为0%。

新加坡保险真的比国内保险、香港保险更具优势吗?

香港保险市场竞争现状

以上就是最近我所接触到的两款新加坡储蓄产品。总体来看,相较于香港储蓄产品,还是有一定差距(当然也不排除两位新加坡代理并没有介绍各家公司王牌产品的可能,不过我认为在当前这个保险市场上,不会有代理这样做,除非是想把自己的客户赠予他人)。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香港保险能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迅速火到内地,也是与香港当地保险市场趋于饱和的现状有关。如果香港当地还有大片的市场有待开发,我想各家公司一定会优先开垦当地市场,而不是为了远方的内地市场拼个你死我活。

按照经济学的原理,市场完全竞争所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能使消费者的效应达到最大化。虽然“完全竞争”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中,但在我看来,香港保险市场上重疾险、储蓄险、万用寿险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每个公司开发一个新产品,都要在产品开发文件中把市场上所有同类型产品对比一遍,生怕自己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回顾一下香港保险市场最近几年的竞争情况,还是能明显感觉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而且每一次更新换代都能带来本质的提升,“加量不加价”的升级随处可见。

如此高度竞争的市场,也保证了香港保险的消费者,无论如何都不会买到太差的产品。

新加坡保险相较于香港保险的优势,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定期寿险上,一方面是由于新加坡政府的政策要求与大力普及,另一方面是香港大型保险公司对于定期产品的不热衷。实际上,定期产品(包括定期寿险与定期重疾险)是非常重要、非常实用的一种保险形式,在专业人士的大力推广下,一定会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7-03-22
下一篇 2017-03-24

更多相关内容

  • 买保险不要拖延-说说香港保险的优势

    近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忠告大家:买保险千万不要等!因为脱保(没有在保险期截止前正常投保)5个小时,差一点赔50万。其实生活中许多人是有风险意识需要买保险,就是爱拖延,想比较比较,等等看再说。结果一等就不了了之,有的想买却买不了了,有的再…

    2016-05-07
    13.2K
  • 香港重疾险在癌症理赔上的优势

    从目前香港重疾险理赔数据上看,排前三位的疾病分别是:癌症、心脏病、中风,作为理赔的头号疾病,到底香港重疾险在这方面相比内地重疾险有什么优势呢? 人这一辈子大约有 20% 的几率患癌。 癌症已经排到了中国人死因的第 2 位。 中国每年超过 1…

    2017-08-17
    2.6K
  • 人民币升值下香港保险的优势和劣势

    本文主要解读人民币升值下香港保险的优势和劣势,通过投保香港保险,来对比内地和保险和香港保险的收益差距,以及介绍香港保险适合哪些人群。

    2023-11-22
    2.6K
  • 香港美元储蓄、儿童教育金、养老保险之优势

    (一)费率较低 香港分红型保险产品的费率较低。我们以重疾险产品为例,其平均费率大约是内地同类产品的6折左右,主要原因如下: 1.死亡率较低。香港市场的被保险人死亡率较低,平均为内地目前使用的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的7…

    2018-01-17
    4.3K
  • 作为金融中心 香港的优势是什么?

    据说,香港已经被深圳赶超。最近的新闻报道,2018年深圳全年GDP首次超过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GDP排名第一的城市。 根据官方数据,2018年香港地区生产总值折合人民币约24000亿元,而2018年深圳GDP达24221.98亿元,超出香…

    2019-04-16
    2.8K
  • 你不知道的香港保险产品优势

    卖的虽都是保险,但与内地保险产品相比,香港保险却有这些优势: 1.提供美元产品 香港很多的保险产品有港币和美元2种计价币种,有的保险产品甚至设计成只有美元计价。而内地的保险产品只有人民币一种计价币种。 随着美元步入加息周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大…

    2016-05-20
    2.4K
  • 香港储蓄分红险有哪些优势?

    香港储蓄分红险收益率高,结合保险与投资功能,保护资产并传承,灵活可定制。

    2023-06-07
    21.2K
  • 香港储蓄分红险市场对投资者有哪些吸引力?

    香港储蓄分红险是一种投资型保险产品,具有高潜在收益、资产多元化配置、资金提取灵活性、保险保障功能、税收优惠和全球化投资机会等优势。这些吸引力使得香港的储蓄分红险市场成为许多投资者的重要选择。

    2023-11-03
    2.1K
  •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优缺点比较

    该文章对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包括全球化服务、保障范围、保费、监管等方面的内容。文章指出,香港保险具有国际化的服务和保障范围广泛等优点,但存在汇率风险和合同条款限制等缺点。而内地保险在购买、理赔等方面更加便捷,但保障范围相对较窄且保费较高。

    2023-11-06
    63.6K
  • 香港重疾险在癌症赔偿中的优势

    病例上升得最快的3种癌症,首位是男性的前列腺癌,2021年将增至1,990宗,较2001年的786和2010年的1,492宗分别上升153%和33%,第二位为女性乳癌,第三位则是女性子宫体癌(主要为子宫内膜癌)。 什么是癌症? 癌症是一大类…

    2016-06-30
    14.6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评论列表(1条)

  • 匿名
    匿名 2018-05-18

    新加坡的定期寿险确实比较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