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湾区建设,两地人才的交流往后将会愈来愈频繁。假如读者会在内地短期逗留,或者长期居住,应选购大湾区的跨境医疗保险,还是可在内地使用的医疗卡?危疾或重疾病保险又有哪些?目前横琴人寿、中国太保、太平人寿、中银香港、上海商业银行等已推出相关产品。下文将以部份已推出产品为例子,简单为读者介绍各项产品。
中国银保监会去年年底印发《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身保险产品有关工作的通知》,定下粤港澳大湾区人身保险产品的要求和监管安排等框架。
1. 重疾保险横琴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疾病保险为例
以重疾保险为例,目前横琴人寿和中国太保均已推出大湾区专属的重疾保险。 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研发的横琴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疾病保险(A/B款)是经广东银保监局备案的首个大湾区专属重疾险产品。这项产品在提供重疾、中症、轻症、豁免保费及身故等保障基础上,再针对特定疾病等提供特色保障,并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家庭医生、重疾「绿色通道」、旅行医疗救援、海外问诊等服务。
这个保险产品分两款,两款的投保年龄均为出生满28天至60岁。两款最大的分别是B款的保额较大,而且保障范围较阔,包括100种重大疾病,另外还包括18种中症疾病和36种轻症疾病;而A款则有28种重大疾病和3种轻症疾病。而两款计划对8种大湾区高发疾病均可额外赔50%基本保额。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对于什么是轻症疾病、中症疾病、重症疾病感到疑惑。其实只要你在保险公司下载《保险条款》就会找到有所有字词的解释和定义,而所谓的重疾类近于危疾的意思。例如重症疾病包括恶性肿瘤、严重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等,而轻症疾病则包括轻度恶性肿瘤和轻度心肌梗塞;可额外赔50%基本保额的大湾区高发疾病方面,则包括鼻咽恶性肿瘤、肝脏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淋巴瘤等等。
保费按照投保人的年纪而有所不同,另可选取缴费年限为一次过缴清,还是5年、10年至30年不等。
目前已推出的相关产品
横琴人寿:横琴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疾病保险(A/B款)
中国太保:粤享金生重疾险
2. 跨境医疗保险太平粤港澳大湾区共享医疗保险为例
至于医疗保险方面,目前中国人寿和太平人寿都已经推出跨境医疗保险。下段以太平人寿的医疗保险作为例子,了解这些跨境医疗保险的保障。
太平人寿早于2019年年底推出太平粤港澳大湾区共享医疗保险。据产品的条款所示,保险保障受保人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香港和澳门接受治疗,境外地区指定医疗机构包括香港的私家医院,例如港怡医院、香港浸信会医院、嘉诺撒医院、圣保禄医院、荃湾港安医院等。
这个医保计划与很多香港的产品一样有等待期,为期30日。特别在于,跨境医疗保险对于境内和境外地区的医疗保障有所不同。
就内地就医的索偿来说,如受保人因事故而需要住院治疗,保险保障范围便包括床位费、医生诊疗费、治疗费、手术费、药品费、检查化验费、护理费、救护车费和膳食费;住院之外,受保人在内地接受治疗的保障范围还包括特定门诊医疗费用、门诊手术医疗费用、住院前后门诊急诊医疗费用。
至于境外的医疗费用保障,受保人如果经医院专科医生初次确诊而需要接受医学治疗,保障包括床位费、陪床费、医生诊疗费、治疗费、手术费、药费、检查化验费、护理费、门诊服务费、膳食费、转运费、翻译费、远程咨询费、治疗直接并发症的费用,而上述费用不超过标准病房的相应费用标准。而如果受保人的医疗费用符合保险条款规定的话,保险公司可享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这个保险计划每年的保障限额达1,000万元人民币,另外分3款计划,分别在于境外医疗费(即港澳地区)的给付比例的大小。
目前已推出的相关产品
太平人寿:太平粤港澳大湾区共享医疗保险
中国人寿:国寿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保险
3. 内地社保卡
如果未必长期居留于内地,居于香港而经常往返内地的话,或可选择购买中国医疗卡。若不幸在内地需要入院治疗时,便可以医疗卡直接支付治疗费用。
目前不少香港银行和保险公司均有推出相关产品。 以上海商业银行中国医疗保证卡为例,在内超过200间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医疗费用,包括门诊、住院费,以及往后回港的机构进行跟进治疗的费用均可获保障,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直接支付,亦包括代付入院保证金、医疗紧急人员、药物运送、接载伤者的24小时全球紧急支援费用。医疗卡分为「标准计划」及「优选计划」两款,标准计划的最高赔偿额比后者较小。保费再以投保人的职业而不同,例如文职人员投购「标准计划」一年保单的话,保费为488元,文职以外的其他职业保费则会稍高,为588元。
其他香港银行或保险公司亦有推出医疗卡,包括交通银行、苏黎世、华侨永亨银行、中银香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