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内地90后开始重视香港保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低门槛、高收益”的特点吸引着很多90后理财小白进入这个市场。

然而,频频发生的互金平台跑路、违约等乱象,也让年轻投资者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回归优质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强制储蓄和投资。

记者了解到,近来,赴港买保险和定投基金,逐渐成为90后理财新思路。

香港保险走俏

“身边不少同龄人都热衷去香港买保险,我们对比了国内的同类产品,觉得香港保险在保额、退保条款、返还收益上有相对优势,所以也给自己和妻子各买了一份。”家在深圳、刚工作两年的陈轩(化名)告诉记者。

他说,最初产生购买香港保险的起因是妻子的同事在单位体检中查出重病,治疗花销巨大。由于该同事之前并未购买任何商业保险,因此自己需要承担很大一笔费用。

“我们决定买重疾保险后,对比了国内和香港的同类型产品,发现国内重疾保险基本是消费型,即投保者在投保期限内未发生保险范围内的重疾情况,则投保额归属保险公司。

少部分有返还型,即投保者在投保期限内未发生保险范围内的重疾情况,保险公司会在指定的时间返还本息的产品,需要在保单到期之后才能返还保费,收益很小,且中途不能退保。”

相比之下,他所了解的香港同类型保险基本为返还型、可中途退保、理赔情况更宽泛、未发生理赔情况下投资收益高等优势。

“我们在深圳,香港投保便利,每年交一笔保费就当定投了,并且我们购买的保险是以美元结算,现在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这样做可以对冲汇率风险”他说。
陈轩的例子并非个例,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赴香港购买保险,不仅是为自己购买一份安心保障,也作为一种投资方式。

以陈轩购买的产品为例,他每年为自己缴纳保费2250美元,缴纳20年,共4.5万美元,对应的初始投保金额是10万美元,前十年附送35%保额,即13.5万美元,保费固定,保额(赔付的钱)随年纪增长而增加,如65岁时保额增长至24.8万美元,75岁时增长至40.2万美元,如果平平安安,可取钱作为退休费用,如65岁可取出16.4万美元,75岁可取出29.5万美元,而总保费只投入4.5万美元。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收入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仅为7.5%,而2015年该比重上升至24.2%,助推香港保险全年保费收入达到1313亿港元,同比上升15.1%。

2016年以来,这一数字继续增长,一季度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个人寿险新单保费达到132亿港元,相当于2013年全年水平,与2015年全年的316亿港元相比,占到41%。

业内人士分析,过去更多是中产人士购买保险,现在年轻人的保障意识和强制储蓄意识越来越强,香港保险的优势不仅在于种类多、保费相对便宜,另外由于保险机构可投资的标的范围更广、渠道更多,因此提供的保费收益更高同时,为投保人提供一种门槛更低的对冲汇率风险的办法。

新基民偏爱定投

新基民小李,在听完台湾“定投教母”萧碧燕在嘉实基金组织的几场全国巡讲后,便坚信定投基金能够帮他将择时的风险降到最低。

“刚进入基金市场,没什么投资经验,在挑选基金方面可以通过一些基金材料、历史业绩、银行客户经理推荐进行选择,但择时是大难题,老基民都没法做好。听完嘉实的讲座,觉得定投对基民尤其是新基民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他说。

对于90后热衷的香港保险,近年来内地人纷纷赴港购买,这些人也和陈轩一样,看到了香港保险所具有的投资理财优势,在这里总结一下,无非就是这几点:

1、香港保险的较内地便宜,但是保额高

2、投资回报率高、保费低的同时分红也高

3、美元险种,对冲人民币单一投资风险

90后渐渐成为社会的新兴力量,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崭露头角,收入也渐渐上升。这个时候也是90后培养理财习惯和理财能力的关键时期。

要想顺利实现中长期理财目标,未雨绸缪必不可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风险规避,重病、残疾、身故都是人生可能遇到的风险。

针对这些风险,保险就能给你重要的保障,它能保障你在风险来临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年轻人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驰骋前行,自然需要早点做打算。

保险,其实是一种保障机制,用来规划我们的人生;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保险自然也是理财投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保险对于理财主要体现于:家庭保障、子女收益、应急现金、财产保全,这无论对于刚踏入社会的90后,还是已经在收获家庭、事业的70后、80后的生活都有着很重要的保障。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9-11
下一篇 2016-09-15

更多相关内容

  • 伟大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逝世 “渐冻症”香港保险怎么赔付?

      英國物理學家與宇宙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去世,終年76歲。霍金家人證實,霍金於英國劍橋家中過身,三位子女發表聲明指,霍金的勇氣、堅持以及其才華及幽默激烈著全世界的人,並指:「我們會永遠懷念他」。 霍金的子女…

    2018-03-14
    40.2K
  • 说说香港重疾险的分红收益

    伴随着香港保险的火爆,香港保险的一些优势也开始日益被人知晓:保费便宜、保障全面、赔付方便、高回报率!很多客户开始纷纷赴港购买保险。 在选择时,大家一般优先考虑的是这两类保险:重疾险和储蓄分红险。 而其中,“重疾险”因为其保障功能强大,在关键…

    2017-07-17
    30.4K
  • 香港保险传承您的财富

    年轻人考虑的是如何积累和保护财产,而老年人考虑的则是如何传承财产。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越来越多人需要面临财富传承的问题了,尤其是富人。财富传承基本上离不开三个工具——信托、人寿保险和遗嘱。那么到底哪个更好? 遗嘱传承 遗嘱传承是最传统…

    2016-04-27
    28.5K
  • 内地人香港买保险

    2014年香港保险内地访客新造保单是244亿美元,而2015年这个数字飙升到316亿美元,增长了30%。那内地人可以在香港买保险吗? 1、什么是中国大陆客户香港保单? 答:中国内地客户,在香港本地投保,但在全世界均享有保障的保单。 2、中国…

    香港保险科普 2016-06-11
    28.4K
  • 如何利用跨境电汇支付香港保险保费

    很多并未在我们这里投保的客户亦来咨询我们,关于跨境汇款缴付香港保单保费问题,本文即做一个详细而深入的解答:  我们以香港排名第一的人寿保险公司为例,为您详细说明。若您为首次投保,而且并未于香港保险公司缴费处借助刷中国内地银联卡或填写香港银行…

    2016-04-21
    41.5K
  • 2017年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或倾向于小额保单

    2016年,内地人赴港买保险热情高,保险代理人“刷卡刷到手软”的同时,相关保费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 不过,据香港保险资讯网了解到,随着去年四季度“境内银联卡禁在港刷卡购买投资性保险”等“合规指引”的发布,香港保险热被指可能降温。而在2017…

    2017-02-14
    29.0K
  • 香港保险:如何指定保单受益人?

    人寿保单,顾名思义就是以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物的保单。所以,人寿保单,特别是大额的人寿保单,为了避免引起遗产纠纷,就一定要注意正确填写保单受益人。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下受益人的有关概念和如何指定会更好。往下看吧。 注意:建议大家在签保单的时…

    2017-03-03
    59.1K
  • 疑问:重疾险是补偿性还是给付性的?需要凭医院费用单据报销吗?

    解答 重疾险是给付性的,也就是只要是指定的合资格医院出具了受保人的疾病诊断,且符合保单的受理范围,保险公司会一次性或者部分赔付相应数额给投保人,无论投保人日后是否继续治疗。受理赔付时,保险公司需要指定合资格医院的疾病诊断书。只需将资料寄给保…

    2016-04-11
    43.1K
  • 香港英国保诚为什么是香港最好最大的保险公司?

    一、信用评级 各国的信用评级水平: 标准普尔:中国 AA- 香港AAA级 穆迪评级:中国 Aa3 香港 Aa1 香港的保险公司信用评级都是非常高的。表示企业信用程度高、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各项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明显,清偿支付能力强,…

    2016-07-27
    49.0K
  • 子女教育金保险该如何购买呢?

    据统计,普通家庭养育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预计要花费50-130万元,如果送孩子出国留学,那至少要需要200多万元。这么一大笔资金,对于普通家庭的确是不小的压力,所以为下一代储备教育基金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头等大事,马虎不得。不想让下一…

    2017-12-19
    37.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