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内地90后开始重视香港保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低门槛、高收益”的特点吸引着很多90后理财小白进入这个市场。

然而,频频发生的互金平台跑路、违约等乱象,也让年轻投资者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回归优质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强制储蓄和投资。

记者了解到,近来,赴港买保险和定投基金,逐渐成为90后理财新思路。

香港保险走俏

“身边不少同龄人都热衷去香港买保险,我们对比了国内的同类产品,觉得香港保险在保额、退保条款、返还收益上有相对优势,所以也给自己和妻子各买了一份。”家在深圳、刚工作两年的陈轩(化名)告诉记者。

他说,最初产生购买香港保险的起因是妻子的同事在单位体检中查出重病,治疗花销巨大。由于该同事之前并未购买任何商业保险,因此自己需要承担很大一笔费用。

“我们决定买重疾保险后,对比了国内和香港的同类型产品,发现国内重疾保险基本是消费型,即投保者在投保期限内未发生保险范围内的重疾情况,则投保额归属保险公司。

少部分有返还型,即投保者在投保期限内未发生保险范围内的重疾情况,保险公司会在指定的时间返还本息的产品,需要在保单到期之后才能返还保费,收益很小,且中途不能退保。”

相比之下,他所了解的香港同类型保险基本为返还型、可中途退保、理赔情况更宽泛、未发生理赔情况下投资收益高等优势。

“我们在深圳,香港投保便利,每年交一笔保费就当定投了,并且我们购买的保险是以美元结算,现在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这样做可以对冲汇率风险”他说。
陈轩的例子并非个例,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赴香港购买保险,不仅是为自己购买一份安心保障,也作为一种投资方式。

以陈轩购买的产品为例,他每年为自己缴纳保费2250美元,缴纳20年,共4.5万美元,对应的初始投保金额是10万美元,前十年附送35%保额,即13.5万美元,保费固定,保额(赔付的钱)随年纪增长而增加,如65岁时保额增长至24.8万美元,75岁时增长至40.2万美元,如果平平安安,可取钱作为退休费用,如65岁可取出16.4万美元,75岁可取出29.5万美元,而总保费只投入4.5万美元。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收入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仅为7.5%,而2015年该比重上升至24.2%,助推香港保险全年保费收入达到1313亿港元,同比上升15.1%。

2016年以来,这一数字继续增长,一季度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个人寿险新单保费达到132亿港元,相当于2013年全年水平,与2015年全年的316亿港元相比,占到41%。

业内人士分析,过去更多是中产人士购买保险,现在年轻人的保障意识和强制储蓄意识越来越强,香港保险的优势不仅在于种类多、保费相对便宜,另外由于保险机构可投资的标的范围更广、渠道更多,因此提供的保费收益更高同时,为投保人提供一种门槛更低的对冲汇率风险的办法。

新基民偏爱定投

新基民小李,在听完台湾“定投教母”萧碧燕在嘉实基金组织的几场全国巡讲后,便坚信定投基金能够帮他将择时的风险降到最低。

“刚进入基金市场,没什么投资经验,在挑选基金方面可以通过一些基金材料、历史业绩、银行客户经理推荐进行选择,但择时是大难题,老基民都没法做好。听完嘉实的讲座,觉得定投对基民尤其是新基民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他说。

对于90后热衷的香港保险,近年来内地人纷纷赴港购买,这些人也和陈轩一样,看到了香港保险所具有的投资理财优势,在这里总结一下,无非就是这几点:

1、香港保险的较内地便宜,但是保额高

2、投资回报率高、保费低的同时分红也高

3、美元险种,对冲人民币单一投资风险

90后渐渐成为社会的新兴力量,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崭露头角,收入也渐渐上升。这个时候也是90后培养理财习惯和理财能力的关键时期。

要想顺利实现中长期理财目标,未雨绸缪必不可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风险规避,重病、残疾、身故都是人生可能遇到的风险。

针对这些风险,保险就能给你重要的保障,它能保障你在风险来临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年轻人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驰骋前行,自然需要早点做打算。

保险,其实是一种保障机制,用来规划我们的人生;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保险自然也是理财投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保险对于理财主要体现于:家庭保障、子女收益、应急现金、财产保全,这无论对于刚踏入社会的90后,还是已经在收获家庭、事业的70后、80后的生活都有着很重要的保障。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9-11
下一篇 2016-09-15

更多相关内容

  • 香港保险保监局如何处理消费者投诉?

    香港保险成为越来越多内地消费者购买保险的必选,从2010年到现在保费已经翻数倍,随之带来的保险投诉案件也不少,那么香港保监局是如何处理消费者投诉的呢? 所有投诉绝对保密,保监局会在10个工作天内确认收到你的投诉。若投诉事项属我们的权责范围内…

    2017-07-27
    36.0K
  •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优缺点比较

    该文章对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包括全球化服务、保障范围、保费、监管等方面的内容。文章指出,香港保险具有国际化的服务和保障范围广泛等优点,但存在汇率风险和合同条款限制等缺点。而内地保险在购买、理赔等方面更加便捷,但保障范围相对较窄且保费较高。

    2023-11-06
    95.1K
  • 香港保险:香港是治疗癌症最好的地方之一

    2016年的世界癌症日,中国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在去年,中国有280多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7500人,也就是说现在每过一秒钟就会有两个癌症患者死亡。 但是内地医疗体系并不完善,导致癌症患者预约专家难,专家的诊断时间短,容易产生误诊的情况。加…

    2017-03-20
    24.7K
  • 东莞香港保险经纪:在内地哪里可以购买香港保险?

    近段时间来,接到不少投保者的咨询,问题涉及到香港保险的方方面面。 香港保险越来越受到内地客户的欢迎,有保险需求的老百姓,如今都倾向于赴港投保。那么,就会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内地客人经常咨询到在内地哪里可以购买到香港保险? 对于这一个问…

    2016-07-28
    24.5K
  • 为什么香港理财保险越来越受客户青睐?

    保险资产的特性 想要留座金山给后代,一怕他们不够吃,又怕他们坐吃山空,最怕的还是到头来自己的财产被外人分走了。这时,保险就很好地解决了这几个问题。 1. 保险资产的安全性 在所有的投资方式中,保险可以说是最安全的。楼市受政策调控影响大,资金…

    2017-11-30
    33.3K
  • 为什么说定期寿险符合经济效益?

    生命无常,购买人寿保险是对家人最基本的保障。尤其是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甚至「有楼在身」的家庭经济支柱,万一不幸身故,所获寿险赔偿便可免却家人承受丧亲之痛的同时,还须面对财政压力。 然而,如今经济陷于衰退,就业市场一片萧条。根据政府统计处上月…

    2020-11-03
    24.9K
  • 内地居民热衷去香港买保险的原因是什么

    自从2010年以来,内地居民去香港买保险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香港保险在内地如此受欢迎呢?其实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险险种主要是重疾险和储蓄险,当然这主要是这两个险种比内地保险有很多优势的原因,所以才受内地人青睐。 &nbs…

    2017-11-20
    25.4K
  • 2018年香港保险需要注意的几个特点(一)

    转眼,2018年已经度过了了近1/4。 近期也接待了几批客户,我觉得有些事情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回顾2018年的香港保险市场,有这么几个点需要强调一些,市场上现有的信息也多有疏忽,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做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最高诚信,保监…

    2018-03-18
    28.7K
  • 为什么说免责条款最能非常直观的体现内地与香港保险产品的差异?

    国内与香港保险公司较为常见的责任免除条款的对比表   内地保险公司平X人寿责任免除条款:   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被保险人身故的,我们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1)投保人或受益人的故意行为;  …

    2016-08-04
    26.5K
  • 香港保险是如何全球保障的?

    香港保险的全球理赔服务已享誉盛名,如您最近计划出国旅游,然而您手上又有香港保险的保单,如您出示您的香港保险保单去申请第三国签证,那您申请签证的成功率会更高。 在西方发达社会,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有保险保障自己的安全,并不是旅游时才想到买保险,…

    2017-08-06
    32.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