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内地90后开始重视香港保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低门槛、高收益”的特点吸引着很多90后理财小白进入这个市场。

然而,频频发生的互金平台跑路、违约等乱象,也让年轻投资者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回归优质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强制储蓄和投资。

记者了解到,近来,赴港买保险和定投基金,逐渐成为90后理财新思路。

香港保险走俏

“身边不少同龄人都热衷去香港买保险,我们对比了国内的同类产品,觉得香港保险在保额、退保条款、返还收益上有相对优势,所以也给自己和妻子各买了一份。”家在深圳、刚工作两年的陈轩(化名)告诉记者。

他说,最初产生购买香港保险的起因是妻子的同事在单位体检中查出重病,治疗花销巨大。由于该同事之前并未购买任何商业保险,因此自己需要承担很大一笔费用。

“我们决定买重疾保险后,对比了国内和香港的同类型产品,发现国内重疾保险基本是消费型,即投保者在投保期限内未发生保险范围内的重疾情况,则投保额归属保险公司。

少部分有返还型,即投保者在投保期限内未发生保险范围内的重疾情况,保险公司会在指定的时间返还本息的产品,需要在保单到期之后才能返还保费,收益很小,且中途不能退保。”

相比之下,他所了解的香港同类型保险基本为返还型、可中途退保、理赔情况更宽泛、未发生理赔情况下投资收益高等优势。

“我们在深圳,香港投保便利,每年交一笔保费就当定投了,并且我们购买的保险是以美元结算,现在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这样做可以对冲汇率风险”他说。
陈轩的例子并非个例,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赴香港购买保险,不仅是为自己购买一份安心保障,也作为一种投资方式。

以陈轩购买的产品为例,他每年为自己缴纳保费2250美元,缴纳20年,共4.5万美元,对应的初始投保金额是10万美元,前十年附送35%保额,即13.5万美元,保费固定,保额(赔付的钱)随年纪增长而增加,如65岁时保额增长至24.8万美元,75岁时增长至40.2万美元,如果平平安安,可取钱作为退休费用,如65岁可取出16.4万美元,75岁可取出29.5万美元,而总保费只投入4.5万美元。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收入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仅为7.5%,而2015年该比重上升至24.2%,助推香港保险全年保费收入达到1313亿港元,同比上升15.1%。

2016年以来,这一数字继续增长,一季度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个人寿险新单保费达到132亿港元,相当于2013年全年水平,与2015年全年的316亿港元相比,占到41%。

业内人士分析,过去更多是中产人士购买保险,现在年轻人的保障意识和强制储蓄意识越来越强,香港保险的优势不仅在于种类多、保费相对便宜,另外由于保险机构可投资的标的范围更广、渠道更多,因此提供的保费收益更高同时,为投保人提供一种门槛更低的对冲汇率风险的办法。

新基民偏爱定投

新基民小李,在听完台湾“定投教母”萧碧燕在嘉实基金组织的几场全国巡讲后,便坚信定投基金能够帮他将择时的风险降到最低。

“刚进入基金市场,没什么投资经验,在挑选基金方面可以通过一些基金材料、历史业绩、银行客户经理推荐进行选择,但择时是大难题,老基民都没法做好。听完嘉实的讲座,觉得定投对基民尤其是新基民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他说。

对于90后热衷的香港保险,近年来内地人纷纷赴港购买,这些人也和陈轩一样,看到了香港保险所具有的投资理财优势,在这里总结一下,无非就是这几点:

1、香港保险的较内地便宜,但是保额高

2、投资回报率高、保费低的同时分红也高

3、美元险种,对冲人民币单一投资风险

90后渐渐成为社会的新兴力量,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崭露头角,收入也渐渐上升。这个时候也是90后培养理财习惯和理财能力的关键时期。

要想顺利实现中长期理财目标,未雨绸缪必不可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风险规避,重病、残疾、身故都是人生可能遇到的风险。

针对这些风险,保险就能给你重要的保障,它能保障你在风险来临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年轻人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驰骋前行,自然需要早点做打算。

保险,其实是一种保障机制,用来规划我们的人生;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保险自然也是理财投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保险对于理财主要体现于:家庭保障、子女收益、应急现金、财产保全,这无论对于刚踏入社会的90后,还是已经在收获家庭、事业的70后、80后的生活都有着很重要的保障。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9-11
下一篇 2016-09-15

更多相关内容

  •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保险

    1、香港保险比内地保险便宜? 几乎每位香港保险销售人员都会挂在嘴上的一句。一方面,有一定道理。如保险行业的企业所得税香港为16%且没有其他税费,内地为25%及其他税费。同时,香港因生活条件较好,平均人口寿命较高,也导致保费相对便宜。 香港人…

    2016-04-29
    28.8K
  • 什么是周年红利、复归红利、终期红利?

    熟悉香港保险保单的人士应该对周年红利、复归红利、终期红利?这些保险业专有名词不会陌生,但是我们也经常接到客户询问这几个有什么区别,各自代表什么红利,对保单有什么影响,我们就科普以上三种红利,希望能帮到大家。 什么是周年红利? 如果客人选择积…

    2023-03-21
    117.6K
  • 疑问:我在内地已经有了社保和医保,还需要买香港商业保险?

    解答:社保和医保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保障。而商业保险,则能提供更广泛,宽松,充裕的家庭保障。选择商业保险,选择的是一种更优质的生活方式。 社保不足: A、当客户有一天离开家人的时候,社保并不能实时提供一大笔资金照顾到家人和能够体面地办理身后事…

    香港保险科普 2016-04-11
    27.5K
  • 买保险不要拖延-说说香港保险的优势

    近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忠告大家:买保险千万不要等!因为脱保(没有在保险期截止前正常投保)5个小时,差一点赔50万。其实生活中许多人是有风险意识需要买保险,就是爱拖延,想比较比较,等等看再说。结果一等就不了了之,有的想买却买不了了,有的再…

    2016-05-07
    34.8K
  • 常见儿童重疾有哪些?重疾险会理赔吗?

    常见的儿童重疾包括白血病、脑瘤、先天性心脏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这些疾病通常会对孩子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家长需要提高警惕。

    儿童重疾险的理赔政策通常比较宽松,旨在为孩子提供保障。在投保时,需详细了解保险条款,确保所购保险覆盖常见的重疾。一旦确诊,理赔流程通常包括提交医院诊断证明、病历等材料,保险公司会在审核后进行赔付。

    2024-10-17
    25.2K
  • 保诚储蓄险有哪些特点?

    保诚储蓄保险有哪些特点?保诚储蓄保险适合哪些人群?

    2023-05-16
    39.0K
  • 为什么重疾险保额至少要在年收入的5倍以上?

    全世界死亡人数中,66%的人死于重大疾病;30-45岁患上重大疾病的几率超过15%。卫生部统计报告称,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达72% 。事实上,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还可能高于此,因为,真正寿终正寝的人很少,排除意外或自杀等死亡因素,…

    2017-09-26
    22.7K
  • 由于新冠肺炎 香港保险业迎来最强冲击

    近年来,香港保险越来越受到内地人的喜爱,然而,香港保监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收入重挫近三成,四季度更是下滑明显。 雪上加霜的是,在去年的政治风波下,香港保险来自内地客户的保险大幅减少后,今年开年又遇上了新型冠状…

    2020-02-15
    33.6K
  • 什么是终身寿险?终身寿险案例有哪些?

    随着大家保险意识的提升,对于保险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了。寿险作为保险的主要险种之一,占据着很大的保险市场,因此许多保险公司都推出了针对寿险的保险产品。终身寿险是寿险的一种分类,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简单地去了解一下,什么是终身寿险?终身寿险案…

    2021-04-06
    26.0K
  • 用案例来说明内地和香港保险的区别

    通常来说,吸引内地人到香港买保险,主要是香港保险具备有费率低、收益高和覆盖广这三个特点。资料显示,目前进驻香港的保险公司有150多家,保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加上人民币和港币之间存在汇率计算,所以价格相对便宜。在同等投保条件下,香港的费率低于…

    2016-09-06
    23.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