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黑,不要停,香港保险经得起考验!!!!

这些年大陆人来香港买保险一直都很火爆。这种情况引发了大陆一部分保险销售同行的眼红,有一些大陆同行,在网上打着揭露香港保险不足的旗号,却在写着黑香港保险的文章,以人民精算师为例子,此公众号的全部文章都在黑香港保险,真是用心良苦啦!不知道内地那些保险公司给你多少钱,让你这么卖力为他们摇旗呐喊!笔者认为,香港保险并不是完美的,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保险,也没有完美的保险制度。客户是否购买香港保险,完全是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的,不是一些人写一些黑香港保险的文章就能阻挡的。

这里首先,要明确一点,什么是黑?

黑就是不以事实为根据,断章取义,或者片面报道来描述一件事情。网上某些人士黑香港保险,恰好说明香港保险有大陆保险目前不可比拟的优势,大陆人民来香港买保险,抢了一部分人的饭碗,这一部分人,狗急跳墙,只好通过抹黑香港保险,来达到其销售大陆保险的目的。

在这里,我也很感谢那些黑香港保险的人,你们为香港保险在大陆的宣传做了很多贡献,在此深表感谢。

其次,就来聊聊具体有哪些黑

黑的最多的是说香港保险理赔难。但是在看过这些文章之后,发现文章当中,要么存在逻辑漏洞,要么是断章取义。

比如,客户自己在投保的时候又隐瞒病史或者一些健康状况没有告知就投保。当然在理赔的时候就会出现不顺利的情况,这种情况香港保险公司不予理赔,是十分正常的,因为违反了保险购买的最高诚信原则。而且,我相信这种情况放到大陆,大陆的保险公司也不赔。

有些黑文还进一步说道香港保险理赔纠纷仅少数获得胜诉。首先想说,就两地的市场规模来比较,大陆的保险业一堆诉讼不能获得胜诉,一个月的保险纠纷数量就能超过香港保险全年纠纷数量的三倍,不知道这些写黑文的人还有什么脸面说香港保险。

还有的就是直接胡说八道,说什么香港保险不受大陆法律保护。

我想请问,香港保险为什么要受大陆法律保护,你在法国买的LV包包受大陆法律保护吗?

就两地的司法制度来说,孰优孰劣,我想各位读者是十分清楚的。而且香港的保险公司如果故意不赔大陆的保险,一旦被判保险公司败诉,那么香港的监管机构是会要求保险公司做出一系列报告,甚至会在一些情况下做出处罚,同时客户也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支付律师费用。香港的保险公司一般也不会轻易的不赔客户,基本上能赔都赔了。

另外大陆的黑文就是说香港保险缴费难

关于缴费这个问题,目前确实有一些难处,但是也不像这些黑文里面说的这么难,动不动就说中央政府限制,我想说,香港保险无论是从资金规模上,还是购买人数上都不会对大陆的保险业和外汇管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反而笔者认为香港保险的存在就好像鲶鱼效应,会对大陆的保险的进步造成良性竞争。

难道各位没有看到以前大陆的保险都没有轻症赔偿,正是这几年香港保险的竞争,使得大陆的保险公司开始新出一些带有轻症赔偿的重疾保险。这难道不是香港保险带给大陆客户的福祉吗?

最后,大陆的一些公众号还说道香港的保险公司要把客户的整个保单信息告知给大陆政府。

理由就是根据CRS协议。

在这里,要说一下,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香港购买信息,目前的状况就是都要把一部分信息按照CRS协议告知给大陆的相关机构,但并不是全部信息,但并不是全部信息,但并不是全部信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能告知的信息就是客户的姓名,身份证号,和现金价值表。我想作为一个奉公守法的良好市民来香港购买一个保险,又不是买毒品,告知给大陆相关政府机构知道,这又有什么问题呢?这些公众号自己都不去了解什么是CRS就在网上胡说八道,还打着所谓精算的旗号,我想你真是败坏了精算师的名誉。强烈建议大陆的精算师协会对于这种从业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将其逐出精算师协会。

顺便在这里说一下,大陆的精算师写香港保险写的最好的就是在17届精算师年会上,太平洋保险公司副总精算师陈谦的文章(扩展阅读:《精算师谈香港保险:香港分红产品的研究与思考》),全文有理有据,把香港保险的优劣分析的很清楚,很客观。

再补充一点,保险是一个集合了营销,精算,核保,理赔,运营多方的一个事情,笔者也认识不少精算师,甚至是精算大牛,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些精算师都是很严谨的,是不会轻易去评价一个产品的,更别说是一个地区的保险业了。因为这些精算师深知,保险行业博大精深,不是一个精算就能简单评价的,而且大家都对自己的名誉看的很重,不会去干同行相轻的事情。

其实两地的保险业同宗同源,实在没有必要互黑,相互竞争,最终得利的都是消费者,所以在这里奉劝一些写黑文的人,互黑无意义,竞争需良性。不过再次感谢你们为香港保险做了这么久的广告,就是那句话老乡别走。当然也希望销售香港保险的从业者提高专业素质,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让客户买的安心,用的放心。

我们都知道,发达国家是主要的保险市场,全世界保险费的95%来自于发达国家。即便是在社会福利制度较为健全、福利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商业寿险的需求仍旧保持旺盛的姿态,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67%。

在美国,只要客户有需求,保险公司就会承保;

在日本,没有保险的人会被认为不可思议;

在英国,保险业是金融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那么,我们国家对于保险是怎样的状况呢?

记得十几年前,大家对于“保险”这两个字是非常抵触的,觉得说,我为什么每年要花几千块钱去买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于,只要知道我们身边有朋友是做保险的时候,每次聚会总会有意无意的避而远之,总是担心他会给我们推销保险。再加上那时候,保险行业整体还不是特别规范,就这样,“保险”被冠以“传销”这样的恶名。

近两年,无论从国家层面上还是从个人层面上,对保险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随着国人整体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开始有了防范意识。我们从保险公司近几年业绩大幅地增长也能看出这一现象。

保险,你买对了吗?你是入坑,还是救命呢!?

近年来,大陆豪客到香港买保险已成为一种潮流,香港的各保险公司门口被挤得水泄不通,内地人不顾排上几天几夜,只为投上一保,其中不少国内医生到香港购买重疾险。

无论是在内地还是香港,往往都充斥着赤裸裸的片面、夸张宣传,而保险销售的误导比比皆是。那些一味地说香港保险好或一味地“黑”香港保险的极端声音,那些为了自身销售利益而竭力误导客户的声音,都应该有所警醒。

事情的真相往往是复杂而多元的,一个市场规模过千亿的保险市场中,肯定有好产品,也必然会有坏产品;肯定有专业服务,也必然会有销售误导。小编提醒大家,选择产品不同,差别会很大,一旦选错,后果很严重,人生最悲催的莫过于你需要保险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它起不了多少作用,而你却一直以为有保险了。

所以我们买保险一方面选择大而透明化的保险公司,一方面选择口碑好的中介公司与专业性强的保险业务员,再就是买保险前,一定要对这个行业与产品有深入的了解,不要因为贪便宜、贪性价比、贪红利,而选择没卵用的保险产品。

  1. 文章链接:https://www.hkinsu.com/zhuanlan/tong/3595.html
  2. 文章标题:继续黑,不要停,香港保险经得起考验!!!!
  3. 本文由香港保险公司代理人或者经纪人发布,不代表网站观点与立场,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链接。
  4. 想要咨询香港保险、香港理财、香港银行开户,请按页面上的联系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
(0)
上一篇 2017-03-20 07:19
下一篇 2017-03-30 10:37

香港储蓄分红险推荐

其他人正在看

  • 香港友邦多重智倍保和保诚守护健康加倍保对比

    因为多重重疾,一般建议给孩子买,所以,这里我们用孩子的例子。 0岁男孩,投保10万美元。 多重智倍保缴费18年,每年保费是1934美元,总保费是34812美元;   守护健康加倍保每年保费是1836美元,缴费20年,总保费36720美元。 …

    2018-01-10
    4.8K
  • 海外保险配置比例上升 为何深受高净值人群青睐?

    据《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需求白皮书》显示,“科学合理地进行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确保财富的保值增值”、“为子女境外留学做准备”是高净值人群跨境金融投资最主要的三个目的。 白皮书显示,高净值人群平均可投资资产额占总资产比例为52….

    2018-01-15
    3.4K
  • 详细解读香港分红保单(下)

    上篇我们解读了香港分红保单的上半部分,今天我们继续来说香港保险中的一种类型-分红保单,今天的文章,我们将主要介绍储蓄险分红保单,包括“收益”与“风险”的关系,“英式”与“美式”两种不同的分红方式,储蓄分红险的分红原理,计划书演示,以及分红实…

    2017-07-15
    11.9K
  • 论香港保险孤儿保单的产生原因

    提到孤儿保单,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的:由于原保险公司营销人员辞职等原因,造成客户保单无人管理和服务,这种保单就是孤儿保单。我想这应该是内地保险公司这样定义的吧,但是香港保单却不是这样的,因为两地保险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差异巨大,所以香港保险孤儿保…

    2017-11-26
    3.7K
  • 2022年定期重疾险对比 以及三大注意事项

    以前我们讲的重疾险一般都是指的终身重疾险,那么定期重疾险又是什么样的呢?目前香港市场上的定期重疾险在购买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今天我们仔细给大家讲讲。 购买危疾保险之后,若受保人不幸患上指定严重危疾,便可得到一笔过赔偿。不过,终身危疾保险/储…

    2022-05-06
    1.5K

您不能复制此页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