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保险业上半年保费收入达1737亿
香港保监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保险数据,香港保险市场再创新高!个人新造保单总保费达1737.4亿港元,同比劲升50.3%,展现强劲增长动能。二季度延续首季热潮,保费收入达803.3亿港元,反映出内地与本地客户对香港保险的持续信任与需求。
-
从“大而不能倒”到“可监管可承责”:香港保险业D-SII制度解读
香港保险业D-SII制度正式落地,标志着香港保险监管体系进入全新阶段。D-SII(Domestic Systemically Important Insurers,本地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制度旨在识别并监管“大而不能倒”的保险公司,强化风险防控与资本要求,保障市场稳健运行。随着D-SII制度的实施,香港金融管理局与保险业监管局将进一步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框架,提升保险公司的透明度与抗风险能力。这一制度的推行,不仅巩固香港作为亚洲保险中心的地位,也为投资者与保单持有人提供更高的信心与保障。
-
内地人士海外资产配置的十大理由:信托、保险与税务规划
海外资产配置不等于转移资产,而是一种合法的风险对冲与传承方式。了解离岸信托结构,掌握香港在财富保护中的关键作用。
-
离岸信托与海外资产配置会被击穿吗?
在全球财富规划领域,“离岸信托”和“海外资产配置”早已不是富豪专属的概念。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士希望通过海外信托架构来分散风险、保护资产、实现传承。然而,随着各国税务信息互通(CRS)、反避税规则升级、境外监管趋严,很多人开始担心:离岸信托是否仍然安全?海外资产配置会不会被“击穿”?香港在其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
美联储降息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美联储降息对投资者影响深远,股市、债市及美元资产均受波动。存款利率下降,美元短期储蓄保险成为稳健锁定回报的热门选择,助投资者优化资产配置。
-
香港储蓄保险值得买吗?
香港储蓄保险值得买吗?作为香港保险从业者,我认为储蓄险不仅具备稳健的长期复利回报,还能实现财富传承与资产多元化配置。相较银行存款更能抵御通胀,比基金和股票更稳健。储蓄保险适合追求子女教育金、退休金及跨世代财富传承的人士,是高净值家庭和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理想选择。
-
保诚信守明天3年期缴费计划|25年增值4.3倍,中期储蓄险首选
保诚「信守明天」前45年收益跃升,成为近期市场当之无愧的焦点!详情请见:保诚保险信守明天2.0发布 市场最快到达6.5%产品之一 。 升级后的2.0版本,成为中期收益王者,尤其25年IRR成为行业顶尖水平。除了备受关注的5pay以外,3pa…
-
2024年中国人寿海外分红实现率
2024年中国人寿海外分红实现率近期公布,让我们看看有什么亮点? 2024年中国人寿海外分红实现率 作为在港领先的中资保司和中资机构投资者,国寿海外在扎根香港28年间,共发布95款产品,其中80%以上为周年红利+终期红利的双账户保单,保障资…
-
保诚“信守明天”保险产品全解读:值不值得买?
近期,香港保险市场再度掀起热潮。友邦、安盛、万通等知名保险公司相继推出新品或升级经典产品。例如,友邦的「活享储蓄计划」在收益提取和灵活性方面比「盈御3」更具竞争力;安盛的「盛利储蓄计划」也成功跻身市场头部阵营。在各大公司纷纷“卷”收益和功能…
-
保险术语科普:单利和复利的区别
单利和复利在保险中的定义与区别 什么是单利? 单利,是指利息每期都只根据最初投入的本金来计算,利息本身不参与后续生息。例如,您投入10万元,年利率5%,每年都只产生5,000元利息,20年累计利息10万元。本金不变,利息也不再累加,这就是单…
-
国内增额终身寿险与香港储蓄保险的区别
想了解国内增额终身寿险与香港储蓄保险的区别吗?本文从保险从业者视角深度剖析两者差异。增额终身寿险以保额递增和稳健收益为亮点,适合追求确定性的家庭;香港储蓄保险则依赖分红收益,投资全球市场,潜力高但波动大。法律监管上,国内产品受严格保障,安全性强;香港产品市场化灵活,却有汇率风险。购买流程、适用人群也各有侧重:增额终身寿险便捷接地气,香港储蓄保险更适合高净值客户。点击阅读,全面对比两者的优劣,助您选择最适合的保险方案!
-
大多数人忽略的两个退休理财问题
对于许多香港人来说,退休规划是人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尽管如此,很多人可能会忽略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若能在理财规划中充分考虑这两个问题,将有助于实现轻松愉快的舒适退休生活。 第一个问题:如何应对衰老? 如果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么衰老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