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谈的问题,这篇文章是从香港本地某财经网站专栏转载来的,从他们当地人的视野来看待这个问题,也许跟我们内地人不一样呢?
前几日和朋友闲谈,对话如下:
朋友:「Wave你们做保险经纪的……」
我:「我不是保险经纪!」
他不好意思地说:「对对对!你不是保险经纪,你是财务策划师,这样说没错吧?」
我说:「这也对,但我真正身份是保险代理人。」
他头痕问:「经纪同代理人有分别吗?」
我从事保险业多年,发现很多朋友和客户也像他一样,希望借今次专栏向大家分享当中区别。
经纪与代理人的分别
保险代理人Insurance Agent,并不是美国CIA那些Agent,而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
Agent代表保险公司寻找客户,销售保单,提供服务和理赔等。保险代理分为独立代理及受僱代理,当中独立代理以佣金收入为主,并不可同时代表超过四间保险公司,其中最多两间为人寿保险公司。
受僱代理则只为一间保险公司工作,部分有底薪,并可获佣金及花红。保险代理在保险业联会HKFI的保险代理登记委员会登记,在HKFI的网站上可以查到登记的代理人资料,而市面上大部分也是独立代理人。
而保险经纪Insurance Broker,可以是个人,亦可以是一间公司,但经纪与代理不同之处是经纪代表的是客户。一间经纪公司可以和多间保险公司签订合约卖其产品,为投保人在其合作的保险公司寻找最合适的保险计划。
保险经纪必须由保险业监理处,或其中一个业界团体(即香港保险顾问联会HKCIB或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PIBA)授权才可履行业务。
那麽买保险究竟应该找经纪买?还是找代理买?
向经纪投保的好处
向经纪投保,好处像去了超级市场,同一类产品有不同牌子选择,比较方便。而且所有保险公司的产品均是公价,如无违法回佣打折,价格与其他分销渠道一样,彷彿只要找对人,就不必考虑其他。
但现实是否如此呢?以香港一间知名保险公司为例,其不同年期的保险产品就多达532种,就算是这间保险公司的专职代理想要完全了解也有困难,更何况香港有40多间保险公司,加起来可能有几千种产品。结果容易造成经纪只卖某几款或十几款产品,又或者每样产品只是蜻蜓点水般大致了解。
此外,如果保险经纪公司的总销售额达不到与保险公司的约定,保险公司有权终止与其合作。所以你今天透过经纪投保A保险公司的产品,若有一天A保险公司终止了与该经纪的合作,该经纪也很难继续为你提供服务。
另外,保险经纪的佣金制度与代理人完全不同,在保单生效后一段时间一次性发放给经纪人(当然若在指定时间内断保或减额,保险公司会回扣佣金),这容易造成一些短视的从业员因往后没有佣金,从而影响售后服务的质素。
而透过保险经纪人投保,始终都是要透过经纪公司这个中间人才能与保险公司接触,若索赔等情况出现的话,经纪人不能与赔偿部直接沟通帮助客户,过程比较间接。
以香港为例,本地经纪公司人数一般由几人到千几人组成,规模比保险公司小很多,很小公司设有Compliance等部门,也缺乏专业处理投诉的同事。若不幸出现投诉争驳,由于经纪公司是独立第三方,身份是代表客户,那客户应向保险公司投诉还是经纪公司呢?
所以一般向经纪公司投保的客户多数是买一般保险,需要很多报价的企业客户和身体有问题的个人客户,因为上述客户不容易得到保险公司的要约,找经纪投保会比较方便。
向保险代理投保的好处
而向保险代理投保就等于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虽然最多只可向两间公司投保,但若所代理的公司够大、产品够多和够竞争力,也问题不大。若出现理赔等情况,更可以直接委託代理进行,非常方便(大前提是该代理人专业尽责),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保险代理亦是客户利益的代言人。
而且保险代理的佣金制度与经纪不同,属细水长流,一般也会分几年甚至终身发放,这会促成代理人重视售后服务。所以根据保险业监理会数字显示大部分香港人投保也是经代理人这一渠道。
总括而言,这两个渠道仍存在,必有其价值和市场,大家可参考我的意见想想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再作选择,从此安枕无忧地享有保障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