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名为“香港保险公司全面暂停内地客户银联刷卡缴纳保费”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广为传播。该消息称:中国银联将于10月29日凌晨0点起,全面暂停以银联为支付渠道缴纳香港保险保费,有多家香港保险公司暂停银联刷卡缴纳保费。消息一传开,随即引发民众热议、银联辟谣、抢购香港保险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虽有辟谣,银行对香港保险确实收紧
28日晚间,银联发布公告称:并未停止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但按照监管政策要求,境内发行的银联卡仅可进行个人旅游、消费类支付,不得用于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因此,银联卡仅可用于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不能购买具有资本项目投资性质的人寿险。
29日,银联再发声:严格落实境外保险单笔交易不超5000美元限制。
而据每日金融采访到目前从事香港保险业务的人员了解,银联对香港保险的支付确实收紧了,已经不能刷银联卡购买重疾险、储蓄险,但VISA、Master、电汇、现金等方式仍然可以购买,不确定未来政策还会不会有所变化。
“香港销量较大的重疾险、储蓄险均带有投资性质,现在都不能刷了,之前是可以的。”某准备赴港购买保险的女士对每日金融表示。
银联作为大陆居民最熟悉的支付方式,对港保险支付的限制无疑会对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消息出现当天,香港保险排名第一的英国保诚伦敦股价一度下跌近3%。
就像房产限购一样,银联对港保险的限购,也反映了近些年大陆居民对香港保险的持续追捧。尤其是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加强,以美元为结算单位的香港保险又火了一把。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香港向内地访客发出的保单,新造保单保费达301亿港元,同比激增1.17倍,已经接近去年全年316亿港元的投保总金额。
而消息一出,深圳居民纷纷连夜赴港抢购保险的消息也见诸各大媒体。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之辩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的比较,在此前已有不少讨论,但很多人仍然不甚了解就下手买单,甚至买到内地“黑保险”仍不自知。
业内人士向每日金融表示,内地保险业和香港保险业相互抹黑的现象一直存在,一般争议为以下几点:
第一、香港保险保费低,收益高。这 点基本属实,香港保险即便是重疾险也大多属于分红型,即保额会随着年限增长,内地保险一般保额固定,如果是分红型则保额较香港保险高出40%左右。但在收 益方面,如果中途退保现金价值会大大折扣,刚买保险的前两年退保几乎没有现金价值,这点很多保险代理人不会给客户强调,应当注意。
第二、香港保险不受内地法律保护。香港保险肯定不受内地法律保护,遵循香港法律。所以理赔时要需要和保险代理人进行充分沟通,这点相比内地保险可以就近上门显然没有那么方便。
第三、内地保险公司不会倒闭。这 点不准确,内地《保险法》第92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的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必须转移给其他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香港《保险公司条例》第41章46条指出,除非法庭另有命令,否则清盘人须继续经营保险人的长期业务,目的是将该业务作为 正营运中的事业而转让给另一保险人。所以说保险公司在香港、内地都是可以倒闭的,但是法律均保护被保险人的权益继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