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香港保险:买保额还是买保障能力?

最近跟一位内地保险同行交流时,在谈到我们的保险保障是不是足够时,对方说买保险不需要计算考虑收益和利益,对方还跟我讲一大堆道理,当时我一愣,不知道说什么了,难道我们买保险不需要考虑这些,总之是很奇葩的说法。

一、投保时,我们最关心什么问题?

大多数人在投保时,都会问以下两个问题:

1)我要付多少保费?要付多少年?

2)保多久?万一哪天有事时,赔多少钱?

我们反反复复讲,只要是有投入有产出的项目,都属于『投资』,保险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也要考虑保险的『资本效率』——保障效率。这也是我们进行保障规划时,同时给大家计算不同年期风险发生时的按照赔偿金额计算的预期年复利率的原因。年复利率(或内含报酬率IRR)是反映资本效率最准确的指标。

从『投资』的角度讲,上述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资本的效率』。

然而,是否这样投保已经足够?

尽管大多数人就是这样投保的,然而,从专业的角度讲,这样投保是有可能出问题的。

我们应该多问一个问题:

赔偿的金额是否够用?即:赔偿的金额是否可以满足相应风险发生之后的财务需要?

这实际上就是保障是否足够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进行保障规划时,给客户计算保障水平(亦称为保障能力)的原因,所谓保障水平(亦称为保障能力)是指,预期赔偿金额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风险发生后的财务需要,即:

保障水平=赔偿金额 / 风险财务需求。

当保障水平大于等于100%时,表示『保障到位』,即保障能力足够;

当保障水平小于100%时,表明有『保障缺口』,即保障能力不足。

到这里,大家应该比较清楚,我们投保时实际上要问三个问题:

1)我要付多少保费?付多少年?

2)保障多久?有事时赔多少钱?

3)赔的金额够不够用?即保障能力怎样?

二、我们应该买『保额』?还是买『保障能力』?

『保额』和『保障能力』的区别在于,『保额』是一个绝对数——金额,也就是多少钱;而『保障能力』是一个相对数——金额是否够用,也就是满足财务需要的程度。

1)如果没有通货膨胀也就是说,风险发生后的财务需要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一旦确定了『保额』,也就相应的确定了『保障能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买『保额』和买『保障能力』是一回事。

2)然而,通货膨胀却现实的影响着未来的风险财务需要。因此,如果赔偿金额不变,那么未来的『保障能力』会因为通货膨胀而逐步下降。

比如,假设某种风险财务需要是当前的50万元;假设年均通胀率为3%;假设某产品的赔偿金额始终不变为100万元;那么:

首年的风险财务需要为50万元;保障水平为200%,表示保障到位;;

1年后的风险财务需要为51.5万元;保障水平为194%,表示保障到位;

10年后的风险财务需要为67.2万元;保障水平为149%,表示保障到位;

20年后的风险财务需要为90.3万元;保障水平为111%,表示保障到位;

30年后的风险财务需要为121.3万元;保障水平为82%,表示保障不足,有18%或21.3万元的保障缺口;

40年后的风险财务需要为163.1万元;保障水平为61%,表示保障不足,有39%或63.1万元的保障缺口;

50年后的风险财务需要为219.2万元;保障水平为46%,表示保障不足,有54%或119.2万元的保障缺口;

60年后的风险财务需要为294.6万元;保障水平为34%,表示保障不足,有66%或194.6万元的保障缺口;

70年后的风险财务需要为395.9万元;保障水平为25%,表示保障不足,有75%或295.9万元的保障缺口;

80年后的风险财务需要为532.0万元;保障水平为19%,表示保障不足,有81%或432.0万元的保障缺口;

90年后的风险财务需要为715.0万元;保障水平为14%,表示保障不足,有86%或615.0万元的保障缺口;

100年后的风险财务需要为960.9万元;保障水平为10%,表示保障不足,有90%或860.9万元的保障缺口;

这告诉我们,考虑到现实的通胀因素,我们不是要买保额,而是要买保障能力!

如果投保未来赔偿金额不变的产品,如果保额不是非常高的话,通常意味着未来几十年后会出现较大的保障缺口,到时,要么自己做好财务准备,要么加保,当然如果那时候加保的话,保费肯定又不同;

三、选择对赌类保险产品还是理财类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1)对赌类:对赌类保险产品的保费率就相当于赔率,赔偿金额就是保额(或保额的一定比例)或者是实际的财务损失,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也就是说,买这类产品,并不是买『保障能力』,而是买『保额』。

这类产品有医疗险、消费型重疾险、返还型重疾险等等。

对赌类产品的赔偿金额是确定性的,是保证的,因为是『赔率』决定的嘛。当然,考虑到通胀因素,未来的保障能力不足也是确定性的。

2)理财类:理财类保险产品通常是分红型或者派息型保险产品,未来的赔偿金额会随着分红派息的累积而逐年增加,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抵御通胀对于保障能力的蚕食。也就是说,买理财类保险产品,是冲着『买保障能力』的目标来的。

这类产品有分红型重疾险、分红型寿险、储蓄险、年金险、万用寿险(并非内地的万能险)等等。

由于风险发生后的财务需要几乎是刚性需求,因此,我们对于『保障能力』的稳健性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是保险公司力求分红长期稳健、以满足客户对于『保障能力』的合理期待的内在原因和要求。

尽管保险公司的分红派息非常稳健,但仍要明白,分红派息并非保证,而是会随市场波动而有低有高。

为了尽可能减少非保证的分红的波动性对于保障能力的影响,我们进行保障规划时,一般要根据保险公司过往的分红实现率来做一个保守的规划,比如,如果香港友记过往的分红实现率绝大部分都在93%,那么,我们进行友记产品的保障规划时,按照保守的80%分红实现率做保守规划,也就是力求实现这样的保障目标:即使在保守的80%分红实现率下,终此一生的保障能力也都足够!

最后,再补充几句:

1)如果预算非常有限,建议选择消费型险种,以最少的保费实现短期的保障能力足够的目标;等将来预算允许时及时补充保障,堵塞未来的保障缺口。这是预算有限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

2)如果预算允许,选择分红型险种,尽可能一次到位,保守规划下,以最低总保费成本,实现终此一生保障到位的目标。

3)我们不建议返还型险种,这是短期保障效率不如消费型,长期几乎必定产生保障缺口的产品,意义不大。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2)
上一篇 2018-10-07
下一篇 2018-10-22

更多相关内容

  • 香港保险: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可以使用VISA支付保费

    近期,香港保险再度吸引市场眼球。上周末,银联国际发布声明称,按照监管政策要求,境内发行的银联卡仅可进行个人旅游、消费类支付,不得用于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据网易财经了解,银联收紧境外保险刷卡支付后,除大额保单外,对于香港保险市场影响有限。 一…

    香港保险科普 2016-11-03
    824
  • 买香港保险 如何转账到香港

    说到香港保险保单缴费和续费问题,虽然大家可能会都知道,但具体操作如何就有待验证了,今天港哥就以实例来为大家展示如何缴费! 1.首期保费如何缴 投保人可以刷卡(银联卡)、现金或者信用卡在投保时缴付;有的保险公司对一张信用卡或银联卡有限额,一张…

    2016-09-10
    14.7K
  • 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常见问题(二)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的常见问题(一),涉及到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的合法性、香港保险公司的合法性、保险理赔、保险分红等问题,今天继续带来有关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的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去香港购买保险涉及的体检问题 非标准体(有…

    2023-01-30
    2.4K
  • 买香港保险还可以返佣金?

    相信很多香港保险公司代理人/经纪人都遇到过被客户索要佣金的事,这也是从事保险销售行业所无法避免的挑战。有的客户会说“为什么同样的产品有些代理人/经纪人就可以给我百分之多少多少的额外优惠,而你这里就不肯给呢?”说真的,其实向保险中介人索要返佣…

    2018-06-21
    29.8K
  • 这些优点吸引内地人去买香港保险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发布的2019上半年香港保险业数据显示,个人寿险新单总保费为99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5%,其中内地游客保费高达263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新签保单总保费的1/4,显示出内地有一定比例的人仍倾向于购买香港保险。 下面是香…

    2020-10-26
    8.2K
  • 哪些国家的居民可以购买香港保险?

    香港保险的优点,之前我们说过很多,但是您知道哪些国家的居民可以购买香港保险吗?哪些国家的居民购买香港保险会有限制?下面照片是香港保诚保险公司可以投保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居民都可以投保。 除了中国以外,还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中国…

    2021-04-16
    41.8K
  • 德勤&中银人寿调查:大湾区64%居民有兴趣买香港保险

    内地居民有兴趣买香港保险 德勤和中银人寿发布根据2月至5月间对约1000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约64%大湾区内地居民有兴趣在香港购买保险产品,其中重疾保险是他们购物清单上的首位(约63%)。报告显示,合理的溢价、更广泛的产品种类和更高的收益率…

    2022-08-24
    820
  • 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理赔款分红会被征税吗?

    5月19日,中国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五大中国财政金融主管机关,正式发布《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调查管理办法》的实施公告,中国版的CRS将自2017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中国政府将启动在全球性的金融资…

    2017-06-01
    11.7K
  • 确诊患上新冠肺炎 还能买香港保险吗?

    随着新冠疫情继续在全球蔓延,香港本地每天确诊超过5000例,那么就会产生一个问题,确诊患上新冠肺炎 还能买香港保险吗?相信也是很多人需要关注的问题,购买香港医疗险、香港重疾险、香港人寿(香港储蓄分红险)有什么影响呢?香港保险公司对新冠肺炎确…

    2022-02-21
    828
  • 去香港银行开户、买香港保险、打九价HPV疫苗

    开香港银行账户,买香港保险,打九价HPV疫苗—这就是现在的“赴港三件套” 开香港账户有什么用 这里说的香港账户,其实约等于海外账户。 只不过,对于内地人来说,香港账户是最容易开的海外账户。 因为大多数香港账户,可以在内地见证开户,如果实在开…

    2019-05-12 香港保险科普
    1.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