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监局从今日起正式监管11万保险中介人
发布: •更新: 2020-05-25•
阅读 23143
香港保监局将于9月23日起,取代三个自律规管机构,统一规管香港保险中介人,包括订立发牌和监管要求、审批牌照、进行监察和调查,以及实行纪律制裁。
香港保险再迎里程碑
“这是香港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提高保险中介人的专业水平,有助于保险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也能增加对保单持有人的保障。”香港保监局主席郑慕智表示。
2017年6月,香港保监局正式成立,这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新保险业监管机构。在新的规管制度下,保监局的职权范围将会扩大,并实施法定发牌制度。
目前,香港保险中介人主要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等。截至今年7月底,香港共有10万名保险代理以及1万名保险经纪,同时,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行的数量分别为2400间、800间。
保险代理人担任保险公司的代理或分代理人,而保险经纪则担任保单持有人或潜在保单持有人的代理人。
提高发牌门槛,只为更专业
香港保监局同时公布了新的发牌资格,当中个人持牌人士的中学文凭试考试需要有五科2级或以上,而负责人士则要拥有学士学位。
同时,对保险经纪公司的股本及净资产,亦将由目前的10万港元提升至50万港元。
保监局主席郑慕智表示,“三年的过渡期让业界有足够时间适应新环境,新发牌资格的学历要求不高,现时大部分的保险从业员都已达相关学历水平,相信不会对业界造成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保监局还将推出保险中介人登记册,保单购买人可以直接在网上平台查阅保险中介人的牌照、可经营业务系列,以及委任该中介人的保险公司或保单代理机构等资料。
统一规管,港险软实力再升级
曾几何时,香港保险过去由多家行业自律机构进行统筹,一个是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PIBA),一个是香港保险顾问联会(HKCIB),这两个机构一同监管着行业。在这个“自律阶段”,行业的许多问题因监管主体的不清晰等问题而被掩盖,这一背景也为香港保监局取代香港保监处提供了一个契机,促成了在2017年6月,香港保监局作为独立于政府的新保险业监管机构诞生的历史。
站在当下再回望,应该对过去阶段几家自律机构为香港保险做出的贡献与积极意义予以肯定,它们共同造就了香港保险达成今天居于全球保险业头部的地位。
但同样也要认识到的是,走过了“自律”迎来了统筹监管,香港保险在世界金融舞台的发展只会更加放开手脚。
马云曾说,“适应危机,拥抱变化”。
告别了“自律”时代,香港保险在全球经济步入下行周期后将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何等作用,未来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