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重疾险到底起什么作用?

当我们谈论香港重疾险时,到底是在说什么呢?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重疾险的真正作用,可不仅仅是补充大病医疗费用的,希望读者们能正确认识重疾险保额的作用,然后选择合适的保额。

 

医疗费用的补充

当我们治疗重疾时,除了支付医疗费用外,还会产生大量的关联开支和额外开支,这是通过社保和商业医疗险所不能报销的。比如肾衰竭,我们找肾源的过程需要花钱,找到肾源需要花钱购买,所以在治疗重疾的道路上,并不仅仅是医疗费那么简单。

问题:除了医疗费之外难道没有其它的开支吗?想拿到肾源难道仅仅靠等就可以吗?给家属“红包”之类的打点能少吗?路费能少吗?而这些开支社保和医疗险能报销吗?

康复费用时间 3-5年(2-5倍的治疗费)

一般情况下,重疾治愈的时间大概两年左右,但往往需要至少三年的持续不断的康复治疗,康复期间的营养费、关联开支同样是个无底洞。而康复治疗才是真正让患者战胜重疾的键,相对欧美的高治愈率,很多国人不是倒在重疾的治疗期,而是倒在康复期。

问题:为什么医生说五年没有复发就算癌症治愈?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癌症被治愈了?为什么癌症终于治好了,但有的人却又倒下了?虫草、人参、灵芝这些公认的救命神药难道不需要花钱吗?

治疗及康复期间的收入损失

罹患重疾后,患者即无法正常工作,这种状态可能要持续五年时间。一般的工薪阶层,往往最多只能领取基本工资,而个体工商户或者私营企业主的经营活动基本停滞。相应的,这五年收入会大幅缩水。

问题:收入锐减的情况下,这五年的生活费、治疗康复费用从哪里来?一家人该怎么活下去?靠积蓄?靠亲戚朋友?还是靠卖房?你有想过一套房多久才能卖出去?

康复后收入损失

当彻底康复开始工作后,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事业心一定没有之前那么强,工作起来也没有之前那么拼,工薪阶层的专业知识已被淘汰、业务技能早已荒废,私营企业主的客户群基本丢失、商业模式也已发生变化、行业早已洗牌,与其说是复业不如说是重新创业。相应的,康复后的收入损失其实是非常大而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问题:没有五年前的拼劲、没有五年前的专业、没有五年前的客户、没有五年前的社会生存能力,你觉得未来还能有五年前的收入吗?重新创业不需要花钱吗?

康复后健康开支

经过五年的系统治疗和康复期虽然基本治愈,但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大幅下降,患病的可能性就大幅上升,但由于患重疾后无法再购买商业医疗险,后期健康开支几乎只能依靠收入和积蓄负担。

问题:得过一次重疾后,你觉得再生病的可能性说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同样是普通的感冒,一般人可以不用管,但得过重疾的人敢吗?就算是小病照样会要命吧?你觉得得过重疾失去医疗险保障的人除了一点可怜的社保之外,除了硬砸钱还有什么办法吗?

康复后护理开支

部分重疾,如瘫痪、偏瘫、帕金森氏综合症、脑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症等,可能需要终身康复治疗,或者终身专业护理,其开支巨大,且常年投入,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也不可小觑。

长期固定开支弥补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些长期固定开支,如,住房按揭、子女教育、老人赡养、期缴保险等,如果因为罹患重疾后收入水平大幅下降,可能会导致这些长期固定开支无法继续负担。其中:住房按揭,特别是刚需房未来的续供能力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基本生存质量;子女教育,特别是计划孩子出国留学的,其本科3年、硕士2年开支也非常惊人,如果刚刚开始出国留学之路却因为经济原因停止学业,还不如当初就在国内上大学;老人赡养:子女罹患重疾后,家里老人往往身心受到双重巨大的打击,正常的生活规律被瞬间打乱,健康状况会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两代人同时住院的情况,其健康、护理类开支也会加大;期缴保险,包括家庭成员的基本保障、养老等,正常情况下在家庭支出中都占有较大的比例,一般都是长期缴费,如果因为经济原因无力续缴,将使原先的保障体系崩塌,让家庭面临“裸奔”的风险,一旦再次发生风险损失,将无应对能力,从而彻底“因病返贫”使几代人难以翻身。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4-10
下一篇 2017-05-11

更多相关内容

  • 为什么要去香港买重疾险?听听各科医生怎么说香港保险!

    最近关于医生组团去香港买保险的文章在朋友圈很火。同样保额,香港保险比国内保险便宜30%–40%,疾病险保126种疾病,赔付额逐年上升,国内保50种,固定赔付额。医生们为什么都去香港买保险了?下面听听各科医生怎么说香港保险。 肿瘤…

    2016-07-14
    3.2K
  • 香港单次理赔重疾险比较

    早前笔者撰文,介绍了3个于今年第一季推出的终生危疾保险新产品,它们来自宏利、保诚及万通保险,当中有单次危疾、及多重保障的危疾产品。之后我们收到部分读者的意见,认为单次危疾及多重保障的危疾保险不能比较。保险顾问普遍认为,多重保障的危疾保障较全…

    2020-05-25
    4.0K
  • 香港重疾险保额递增 不带分红的重疾险就是耍流氓!

    内地保险业内有这么一句话“重疾险只能应付未来10-20年,之后要再次购买重疾险”,这句话的背后不是说内地重疾险不是终身保障的,而是10-20年后现在购买的保额满足不了医疗的需要,因为内地90%以上的重疾险保额是固定的,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及医疗…

    2019-12-13
    21.5K
  • 香港重疾险:保额增长与分红收益

    在开始今天的问题之前,讨论如下问题: 1、如果不幸发生理赔,香港重疾险的保额具体如何增长? 2、如果没有发生理赔,之后退保的现金价值,如何计算?收益如何? 很多测评文章,在评论此类储蓄型重疾险的时候,都嗤之以鼻,一个理由就是分红收益太低,还…

    2020-04-07
    18.0K
  • 最新香港重疾险产品排名(截止至2019年第4季度)

    我们不定期列出香港各种保险种类的排名情况,包括高端医疗保险、储蓄分红险、终身寿险以及重疾险产品排名,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截止至2019年第4季度的香港重疾险产品排名情况,希望给大家以参考,当然选择重疾险产品,并不能以产品排名来决定购买什么…

    2019-11-02
    19.4K
  • 为什么要买香港重疾险?重疾险到底有多重要?

    人这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几率高达72.18%,癌症从闻所未闻发展到见怪不怪。同时,随着医学的高速发展,80%以上的重疾都能治愈,前提是两个因素,一个是经济状况是否承受治疗费用,另外一个是心态是否平和。如果没有钱治病,相信心态再平和的人也会焦虑…

    2016-04-10
    13.9K
  • 香港重疾险优点有哪些?香港重疾险的优势

    香港重疾险优点有哪些?香港重疾险香港重疾险的优势?

    2023-05-04
    5.4K
  • 香港重疾险:常见疾病投保注意事项(甲型肝炎、乙型肝炎)

    很多人在投保香港重疾险的时候可能都不是完全健康,或者都是在有了一些“小毛病”之后,才有了投保健康类保险的意识。没有关系,这个系列将会帮助大家很快地找到相关疾病的对应办法,让你对于自己的健康有全面的认识。 今天讨论的是肝炎,并且对于典型的两类…

    2018-04-26
    5.8K
  • 搞清楚这些问题 再买香港重疾险不迟

    1、重疾到底是怎么定义的? 重大疾病保险所保障的“重大疾病”通常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①病情严重: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②治疗费用巨大:此类疾病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

    2016-06-20
    4.8K
  • 买了香港重疾险,退保和理赔可以拿回多少钱?

    香港重疾险产品是对于大病和身故,保障终身的保险产品(查出大病或者身故,保险公司赔偿保额) 想要从重疾险产品里面拿出钱,除了被保险人发生大病或者身故,另外一个就是退保了(退保意味着跟保险解除合同,保障终止)。 我们也不建议客户退保,要重新买一…

    2021-04-15
    31.5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