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人选择移民他乡,在陌生的环境,伴随难以量化的「变数」,或会担心收入不稳,减少支出当然少不免,然而黄先生要取消在港购买的保单套现前宜三思。笔者建议将保单分为四大类别,分红、人寿、危疾及住院类,再按情况作出退保决定。
个案参考
- 背景:黄先生:40岁,品牌经理;一家四口,小朋友分别6及8岁
- 疑难:黄先生准备一家四口于4月移居英国,已经沽出香港自住物业,并已于英国透过当地经纪安排租住物业。目前担心赴英后欠缺保障,同时担心短期难觅工作,希望减少保险支出负担,考虑是否需要取消香港的保单。
先讲分红类保单,分红类保单一般设有退保条款,内附有退保费用率,讲明若在初期退保,取回之现金价值或少于已缴保费,并会列明在何时退保才能拿回十足本金。简单而言,初期退保并无着数。
以黄先生情况为例,两年前已经供完分红保单,惟保单未过退保期限,若现时取消将会造成损失,继续持有保单对其现金流并无影响,若短期内无资金需求,不建议贸然退保。
减低保额助削开支
人寿保险方面,黄先生原先为自己投保一份1,500万保额的人寿保单,当时有两个考虑,希望可足够覆盖500万元按揭贷款,以及未来20年的家庭开支。
笔者常说,保险需求会随人生阶段而有变,如今黄先生已出售在港物业,保险需求因而大幅减少,建议重新计算所需保额,透过减低保额,借以压降每年保费开支。另外,其保单列明当受保人的居住地、公民身分或税务状况有所改变时,需通知保险公司改变居留地。
事实上,须保留的尚有一份保障额为300万元的危疾保单。当不幸患上重疾,往往需要休养超过一年以上,以投保时以24个月之收入计算,是保守又恰当的做法,故笔者不会建议黄先生减低保额。同样要留意的是,危疾保单或会要求受保人提供在港的医疗诊治证明。
笔者建议,投保人可以问自己,如不幸患重病,会希望在哪地接受医治?以黄先生为例,他始终对香港医疗体系统更为了解,所以倾向有事时回港接受治疗,故且笔者建议他保留保单。
至于住院保险则会因投保人居住地变更而「被废部分武功」。经检视其医保计划,发现黄先生的住院保险列明,受保人若于英国持续居留365日,其在该居住地接受的医疗服务之赔偿,将永久减至可获得赔偿额的60%。
笔者建议,黄先生不能完全依赖香港的保险计划,反而应该尽快安排一份当地的医疗保险。顺带一提,有意移居他方的人士,移民前要留意医保覆盖范围,个别保险公司有权要求,因为受保人居住地变更而重新核保,甚至更改保障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