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把挣来的钱存在银行,因为很多花费都是由国家管的,平常没什么用处,放在银行既安全又使用方便。随着改革开放,很多传统观念被打破,保险、银行、证券作为金融系统的三大支柱各领其职,如果我们的观念跟不上形势,肯定也会被社会淘汰。简单的说您吃饭的时候用筷子,到喝汤的时候您该用勺子,再用筷子是不是就不太合适了呢?
银行越存越穷,保险越买越富
根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人的储蓄率极低,最高水平仅为5.6%,最低时为0.8%。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居民储蓄率高达52%,也就是说,每领100块钱工资,有52块钱存进了银行。但是,中国人远远没有美国人有钱,也没有美国人生活品质高,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美国人都买了保险,而中国的保险普及很低!
美国人收入的近一半都交了各种保险:车被偷了,房子被树砸了,得了癌症等等都有保险覆盖,人所能遇到的绝大部分意外都会有保险公司罩着,也就像拴着安全绳,敢于放手冒险。在他们眼里:买了保险的房子,能住时是你的,着火时是保险公司的。买了保险的车子,能开时是你的,撞了时是保险公司的。买了保险的人,健康时是咱家的,生病死亡时是保险公司的。总之,保险让我们做到,幸福是自己的,痛苦是别人的!
中国人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嗜好:喜欢存钱看病,视保险如仇敌。买保险时,他们总觉得保费很多,太贵了,但真的要理赔时,就嫌赔的太少。
要知道,美国人的投保率是420%,即每人均拥有5份保单;日本更厉害,投保率是650%,每一个人平均拥有6.5份保单。而中国人的投保率约60%!!所以灾难面前,美国人只需从容淡定地去找保险公司拿自己应该拿的,而我们国人只能等待募捐。老百姓很有可能辛苦一辈子最后白忙活一场。
钱存银行的五大风险
第二、银行没有长期的储蓄产品,最长也就5年。因为它承担着利率风险。也就是说:如果将来降息,银行也不能毁约少给利息,银行将赔本或者利润降低;如果升息,老百姓又觉得不划算,从而取出自己的钱,银行又有挤兑风险。所以这样的储蓄在间断中完成的。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两个五年储蓄不等于一个十年的储蓄。第三、储蓄是将风险留给自己,依靠个人积累来应对未来风险,它无须付出任何代价,甚至还有利息。但却可能陷入保障不足的窘境–意外发生时,如果存的钱不够,就只能空着急。
第四、银行储蓄特点是存取方便,但是正是这个因素使很多人存不下钱,也就是超前消费。很多人到真正需要钱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帐户中没有足够的现金可支配。
第五,银行一般都是单利计算,没有复利,存在银行的钱不能实现保值和增值,只能随着通货膨胀,钱在一点点贬值。我们国家制定的目标是把通货膨胀控制在3%以下,但往往不能如愿。您的钱每年都是在遭受这样的威胁,自己辛苦攒下的钱在悄无声息的流失。
钱存保险公司的五大好处
据中国证券网消息,保监会新闻发言人陈映东披露2016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情况,称去年保险全行业投资收益率为7.56%。在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2015年全国保费收入2.4万亿元,同比增长20%,行业发展速度创近7年来新高。
是攒钱还是做规划
风险是留给自己还是卖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