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香港保险业会发生什么

内地客户赴港投香港保险-各类管制措施相继出台,激发了媒体极大的关注热情,但处于舆论漩涡中的大量的香港保险销售人员以及香港保险公司从业人士,却依然保持乐观,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政府越是管制,媒体越是唱衰,人们越急于投保香港保险。就像是“狼来了”的故事,喊了很多次,但人们没有一次真正见到了狼,见到的只是越来越多的急于投保的人们。“他们已经错过了之前的政策宽松期,预计之后管制还将升级,所以反而想尽快投保。”一位香港保险公司从业人士如此概括投保香港保险的内地客户的心态。

有业内人士直言,很多人投保香港保险往往追求的是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建立需要方方面面条件的改善,短期内,香港保险依然有着内地保险产品难以取代的优势。

资本管制升级,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热情依旧

今年以来,针对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相关部门的资本管制不断升级,但这似乎并不能阻挡人们的热情。每一项政策出台之后,人们总是能找到应对的办法。

2016年2月,银联国际明确从2月4日起,银联卡每次交易限额最高5000美元,虽然规定了每次的交易限额,但由于并未对交易次数进行限制,人们通过多次刷卡依然可以实现投保高额香港保险的目的。

到10月底,银联国际再度升级资本管制,强调境内居民使用银联卡购买保险产品,只允许投保经常项目下的人身意外险和疾病险,但不允许投保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因为这属于资本项目下的交易,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

这一政策实施之后,通过银联卡购买香港寿险保单的情况确实呈断崖式下滑。据媒体报道,银联卡境外保险交易已由10月的80.6亿元人民币降至11月的0.3亿元人民币,下降幅度超99%,但这只是一个支付渠道的情况,并不能真正反映内地客户投保香港保险的实际情况。

“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肯定是更麻烦了一些,但也从更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开拓其他付款渠道的热情。现在人们为了投保香港保险,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位在内地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专门负责香港保险有关事宜的人士如此表示。

据了解,对于大多数投保金额并不高的内地客户来说,严格执行银联国际的相关规定影响并不大。虽然不能刷银联卡,但是仍然可以刷“双标卡”,以及单标外币卡,所谓“双标卡”,即同时标有银联以及VISA,或者银联以及Master两种标识的银行卡。

对于少数高端客户,需要大量的资金,也仍然有多种途径可以选择,只不过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例如,在国内某些银行存款,再到该行的香港分支机构进行贷款,一般也可以贷到七八成左右。

但坏消息接踵而至,近期,受到有关政策的影响,“双标卡”被宣布即将停止发放,而单标外币卡,VISA以及Master也即将采取和银联卡相同的资本管制措施,即不得用于在投保资本项目下的境外人寿保险以及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

即便如此,在一些香港保险从业人士看来,这仍然不能改变什么,因为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赴港投保客户的需求。他们只需要在香港开设一个银行账户,通过电汇的方式汇至该账户,就依然可以投保香港保险,更小额的投保,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现金支付。

数字也表明,他们的这种乐观并非毫无依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尽管在今年年初即开始升级资本管制,但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保费收入依然取得了惊人的成长:前三季度,内地访客投保香港保险的新单保费已经达到489亿港元,超越去年全年数据,在香港当地个人业务总新单保费中的占比也达到了37%,同比上升15.3个百分点。

香港本地管制同步升级

对于发达的香港保险业来说,由于竞争激烈,依靠当地居民的消费,其成长性已经有限,来自内地客户的保费收入已经成为其目前最重要的增长动力。但当地监管机构出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当地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出于竞争的需要,香港当地针对香港保险业的管制其实也在逐步升级之中。这成为了除内地有关政策之外,有可能影响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另一项重要因素。

出于防范风险的缘故,香港保险监理处正逐步完善对于消费者的保护机制。这其中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监理处将升格为保监局,而随着升格的完成,其对于市场的规管权力也将进一步升级。

此外,香港保险监理处专员梁志仁在内地参加公开活动时曾介绍,鉴于香港保险最受欢迎的分红险产品保证收益较低,而非保证收益较高,容易造成销售误导,导致消费者投诉较多的情况,香港保险监理处已经决定要实施更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自 2017年1月1日开始,要求保险公司通过其网站公开它们的分红产品的非保证红利的实现率,还有万能险过往的派息率。以往,香港保险公司在销售分红险时,往往只提供一种演示收益,但是现在香港保险监理处也会要求保险公司同时演示投资情况较乐观及较悲观的推算。

受此政策影响,香港当地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有所行动,其中,在内地客户当中知名度颇高的保诚就在11月中旬下调了其王牌产品“隽升”的预期收益率。

而这还只是香港当地对保险业管制升级的一个方面。‘慧保天下’得到的一份资料显示,自2017年1月1日开始,用内地发行的银行卡交纳保费,无论是首期还是续期,客户均需要额外支付2.9%的行政费。手续费的提升,无疑将大大提升使用内地发行信用卡交费的消费者的负担。

但一位香港保险从业人士认为这些措施仍然“不足为惧”,他认为,就香港保险产品本身而言,某些产品依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是内地保险业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而就支付方式的进一步受限,他则认为“方法总是比困难多”。

构建消费者“安全感”仍需时日

随着近年来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热情高涨,香港保险已经成为了一种广受关注的社会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慧保天下’曾试图进行理性剖析,但发现香港保险问题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理性剖析所能解答的,这已经成为一道融合了政治、社会、宏观经济、法律、道德等诸多因素的综合题。而围绕香港保险,保险从业人士也俨然已经分成泾渭分明的两个派别。

无论如何,我们看到的是,内地客户投保香港保险产品的热情依旧高涨,保费收入增速也依旧迅猛,一些香港保险从业人士也直呼看不懂这其中的“逻辑”:似乎是监管越限制,媒体越质疑,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热情就越高涨。

一位在香港地区某保险公司工作的人士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错过了政策宽松期,预期以后政策会更加严格,所以反而想尽快投保”。

他承认这其中存在很多非理性因素,也包含一些销售误导的因素,但他认为,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们缺乏“安全感”。“投保香港保险的主流人群其实是工薪白领阶层,而人们更注重的其实是安全、价格、收益以及流通性。”

在这位人士看来,这种对于安全感的诉求,不但融合了对于风险保障的需求,对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还包含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预期,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期,对于国内保险公司的不信任等等诸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种更大规模的资金外流,据央行旗下《中国金融时报》报道,2016年以来截至9月8日,公安部门共破获有关地下钱庄等违法犯罪案件56起,初步统计涉案金额高达万亿元。

或许正如一位学者在一篇文章中所言,“当我们看到钱在流动时,其实,我们看到的不是钱,而是人心”。

而要解决“人心”的问题,显然也不是单纯的提升资本管制就可以解决的,抑制资本外流,既需要宏观经济环境的好转,也需要法律法规的健全,同时也离不开内地保险公司自身产品设计、客户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而这注定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12-23
下一篇 2016-12-26

更多相关内容

  • 疑问:重疾险是补偿性还是给付性的?需要凭医院费用单据报销吗?

    解答 重疾险是给付性的,也就是只要是指定的合资格医院出具了受保人的疾病诊断,且符合保单的受理范围,保险公司会一次性或者部分赔付相应数额给投保人,无论投保人日后是否继续治疗。受理赔付时,保险公司需要指定合资格医院的疾病诊断书。只需将资料寄给保…

    2016-04-11
    39.8K
  • 北京投资者买香港保险人数激增 这三大保险成亮点!

    香港保险,这个词在投资群体中,这两年越来越火热。由于居民手里的钱越来越多,富裕阶层或者高净值阶层人群,越来越多人趋向于海外投资。从国家层面来说,海外投资,是一种趋势,也是国家鼓励的措施,更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进一步实现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步。 …

    香港保险科普 2016-04-23
    26.2K
  • 香港保诚保险公司骗局揭秘-真是这样吗?

    香港保险公司英国保诚创立于1848年,是大英帝国历史最悠远的保险公司,历经第一第二世界大战战争理赔,一百六十余年历史风雨仍稳健屹立,从1856年承接第一张儿童保单,到1914年首创主动废除战争风险免赔条款,理赔泰坦尼克,服务戴安娜王妃,从普…

    2016-09-11
    70.2K
  • 保诚的美元保单赔付金如何办理结汇

    首先,关于如何在内地兑换香港的支票: 如果需要立刻将支票的金额换成现金,可以向银行要求托收该港币支票,有外币业务的银行都可以办理例如: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等等。 银行一般会要求办托收。就是银行用专门的方式邮寄支票到银行,银行先把款项支付到…

    2016-06-25
    37.4K
  • 大陆与香港在轻症理赔这方面有哪些不一样

    说到重疾险,不管是内地重疾险还是香港重疾险,保单条款里面都会包含对轻症理赔这一块的要求,那么两地对轻症理赔有什么不同呢? 简单来讲,相对于某些大陆重疾险而言,香港保险在轻症理赔这一块儿,普遍的设计是:预支保额(一般预支总保额的20%至25%…

    2017-07-08
    29.1K
  • 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常见问题(一)

    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自2016年达到顶峰,后随着国家政策调整,逐渐降温,但是依旧保持在高位,一直维持到2020年初(疫情初期),随着疫情放开,两地开始通关,最新政策如下:最新香港与内地通关攻略(1月8日起),那么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会遇到哪…

    2023-01-30
    88.4K
  • 佛山香港保险经纪:在内地哪里可以购买香港保险?

    近段时间来,接到不少投保者的咨询,问题涉及到香港保险的方方面面。 香港保险越来越受到内地客户的欢迎,有保险需求的老百姓,如今都倾向于赴港投保。那么,就会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内地客人经常咨询到在内地哪里可以购买到香港保险? 对于这一个问…

    2016-07-28
    26.1K
  • 疑问:为什么国内保单保费比香港的高,但回报反而较低?

    解答:首先,国内政府对保险公司的监管比较保守,所以公司在投资方面限制比较多资金不能做境外投资,不能最有效的进行投资;再者,两地的保险公司的费用结构也不一样,由于香港保险公司的业务质量较好可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投资,所以费率和分红都对客户…

    2016-04-11
    28.3K
  • 香港保险:明年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将会有更多限制

    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跨国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汇报标准)将于2017年在香港生效,受该政策影响,香港的保险公司会要求非香港税务居民的内地居民提供境内税务居住地及税务编号。挖财研究员王艺红提醒,明年购买香…

    2016-12-26
    27.7K
  • 给宝宝购买香港保险的经历(转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香港给宝宝购买香港保险,一般购买的产品有香港重疾险和一些儿童教育基金,也叫儿童储蓄险,用于小孩以后教育,创业,结婚时需要的资金,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内地妈妈给宝宝购买香港保险的经历。 我是一个很拖拉的人。什么事情都得不能再拖…

    2017-05-29
    25.5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评论列表(1条)

  • 望眼欲穿
    望眼欲穿 2014-12-31

    说的很中肯,现在SAP培训机构水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