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香港保险在大湾区成立服务中心的消息,其实在前年已经提出,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容永祺向大会递交提案,建议加快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并在「跨境理财通」出台后,推进落实「跨境保险通」。

容永祺表示,沪港通、深港通落实推出以来平稳运作,回馈正面,期望加速实现保险通。他建议,参考跨境理财通,为购买跨境保险产品设每年保费个人额度5万美元,将来理赔、取消保单时取回的现金价值,或保单期内提取自部分现金价值及红利,将透过封闭式资金管道,经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或银行体系,赔偿或退回给投保人。
由于香港没有外汇管制,容永祺建议,港人到内地投保时,不用设保费5万美元的供款额度。而保费可经香港银行体系,直接汇至内地保险公司的银行帐户中,收取赔偿或现金价值时,同样经封闭式资金管道汇至香港给投保人。
容永祺又建议,有关当局加快落实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允许中心收取续保保费、办理理赔手续、更改保单资料,及提供其他客户服务,为居于内地的客户,提供更便利的售后服务。
为加强资金流动的管理,容永祺建议,参考现行「港股通」、「深港通」和「沪港通」的封闭式资金管道做法,由大湾区的服务中心代为收取保费,将来保单取消或索赔时所得款项,直接汇入客户在大湾区的银行帐户中。他认为,此举有3大好处,包括:可让已离岸的资金回流内地,减少国家外汇的流失;内地投保人可获得更多样及不同的保障或投资选择;长远而言,亦有助推动内地保险业进一步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