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3年疫情,香港与内地终在2023年初通关,为保险业界带来新气象。此外,今年香港保险业还需留意几个大趋势,才能更好地规划产品及市场策略,迎接新机遇。
留意五大动向迎接新机遇
首先,各国中央银行去年纷纷加息。高息环境即意味着客户更乐意考虑有储蓄成份的保险产品,以此获取利息回报,而保险业在发展此类产品时都相当灵活。
其次,新冠疫情令市民更重视身心健康。除了身体,疫情期间所经历的隔离、焦虑,亦让我们更感受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相信涵盖精神健康保障的产品会愈来愈受欢迎。
再者,通关迎来内地,尤其是大湾区的客户;港人恢复全球往来经商后,身处不同地区的人士将因应个人所需等不同考虑,重新审视保险需要和计划,可望刺激跨地域保险平台的发展。
还有,全球企业在疫情期间都加速了数码化转型,保险业也不例外。今年业界将进一步运用新的保险科技,推出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触达新世代客户群,把握数码时代的新商机。
最后,在百业复常的环境下,预计人才战将升温,保险业的人才争夺今年也将加剧。香港保险公司需要建构良好工作环境,支援人才发展,提升保险服务质素。
稳健理财工具能对冲通胀
香港保险业正积极回应上述趋势,本文先谈谈具储蓄成份的保险产品。事实上,这类产品在香港一直不乏市场,除了高息因素,香港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下降,也促使港人提早为退休生活作规划。
储蓄保险是稳健的理财工具,市面上已有不少选择,例如储蓄寿险、保证入息寿险及年金等。这类产品可提供超长周期的稳定收益,保单持有人于保单期满取回保证金额,另外还有机会获得非保证回报,这都是储蓄保险独特的优势。
多年来保险业界一直优化储蓄保险产品,为不同的计划增加弹性。例如锁定息口,让客户享有回报之余,能够对冲通胀。新型的储蓄保险计划容许客户以较低入场费而获取持续性保证回报;即使将来大围环境息口下跌,对列明锁定利率的储蓄保险产品亦不会带来影响。
新推出的储蓄保险计划年期亦较以往灵活,客户可按个人需要作出选择。客户还可按需要转换保单货币,以捕捉货币市场的机遇。
另外,在财富传承方面,客户可以享有保单分拆选项,能更灵活、弹性地将财富分配及传承至多位受益人。
除了储蓄产品,2023年香港保险市场还有更多的推陈出新,笔者将在随后的文章继续为大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