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香港保险业大事记

香港是被大陆居民看作是购物天堂,在“到香港买奶粉”、“到香港买尿片”、“到香港买奢侈品”之后,“到香港买保险”成为了近日人们赴港热衷的“消费方式”。

买保险这种看似家常的生活理财的方式,却于最近意外地敏感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源起一则消息的的扩散,消息称,自10月28号凌晨开始,香港各大保险公司开始停止刷银联卡缴付储蓄类保单;医疗,意外保单则不受影响。

 

我们来看看今年以来各方对香港保险的表态:

1、银联卡单笔5000美元的消费限制

2016年2月,银联国际发出指引,要求从2016年2月4日起,银联卡实施交易额度限制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该指引将于香港各保险机构及其他商户实施。

2、国家外汇管理局表态

2016年3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境外购买保险问题,在新闻发布会中,做如下表示:“居民到境外购买人寿险或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存在风险,因为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对其开放。”

3、保监会的两个文件

保监会于2016年4月22日发布《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就五个方面作出风险提示:(1)香港保单不受大陆法律保护;(2)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3)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4)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5)需认真阅读保险产品条款。

保监会于2016年5月11日发布《关于加强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行为监管工作的通知》,对地下保单问题继续高调发声。

为什么银联限制购买香港保险?

一、外汇管制

由于内地对于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兑换并未完全放开,目前外汇局对于个人每年结汇实施总额管理,每年汇兑上限为5万美元。不少香港大型保险公司热门的宣传营销文案都和这条规定有关。而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在境外刷卡买保险一直没有限额,这几乎成了大多数普通人唯一“绕过”外汇管制的资金出境方式。

二、资产转移,银联支付大额保单轻易境外套现

“大额保单”在香港一般指保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保单,主要是寿险。这类大额寿险保单独立于个人财产以外,即便投保人破产清算,这类保单也不受到债权人、政府征税和收费等影响,离婚也不可分割。因此除了配置美元资产以外,也是不少富裕人士进行 “资产隔离”或是财富传承的选择。

三、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

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相信这是近来境内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一大驱动力。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保险产品需要有很长的周期进行投资,有些险种甚至是终身投资的,而未来汇率的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是我们都无法预知的,所以赴港购买保险也不能盲目冲动。

四、银联卡境外买保险政策还会进一步收紧?

正如楼市限购一样,政策的收紧是对市场现状的调节。可是,银联卡境外购买保险的政策缩紧往往更会刺激内地保险购买者的消费需求,有消费者表示:“还是很担心银联进一步收紧政策,可能会尽早成行。”

尽管保监会在今年发布了《中国保监会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提出香港保险可能会有汇率、政策、纠纷等风险。但就目前来看,消费者认为利大于弊,购买香港保险的还大有人在。

当然,基于负利率大环境和人民币贬值,全民储蓄大幅缩水的趋势下,捍卫自己的钱包已变成了刻不容缓的全民挑战。USGFX联准国际建议,投资多元化,尤其加强联动品种的资产配置是有效分担风险的财富良策。例如,人民币走弱,那么久增加以美元为标的的投资品种;负利率使存款缩水,那就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9-01
下一篇 2016-12-29

更多相关内容

  • 我所看到的香港保险行业

    香港保险很火,你一定在朋友圈见过所亲身经历的香港保险。在人民币连续贬值的当下,境外保险的避险功能成为重要卖点。关于香港保险,说它好的人认为它价格合理、保障全面,良心大大的好,说它不好的人,认为花头太多,名不副实,陷阱防不胜防。到底应该怎么看…

    2016-12-14
    35.5K
  •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发布2019年前三季度保险业数据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2019年11月29日)公布2019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个人寿险新单总保费总额为$1395亿港元,与2018年同期($1207亿港币)比较,上升了15.6%! 其中,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在2019年第三…

    2019-12-02
    46.0K
  • 2017年香港保险业概况

    其实提到香港保险,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了解,到底跟内地保险有什么不同呢?不都是保险吗?要知道内地保险业只有短短的不到20年时间,而香港地区的保险业都有上百年,香港的四大保险公司,保诚、安盛、友邦、宏利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各个方面的监管肯定比内地…

    2017-06-23
    31.4K
  • 2023年度香港保险业业绩报告

    2023年度香港保险业业绩,其中内地访客赴港投保保费约590亿港元,超过2019年,购买保险类型为,储蓄型保险占60%,保障型保险占40%,内地客投保金额中约25%使用保费融资。

    2024-02-20
    59.4K
  • 香港保监局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2021年首三季香港保险业的临时统计数字,期内毛保费总额达到4559亿元,较去年同期轻微下跌1.1%。 2021年首三季有效长期业务的保费收入总额为4071亿元(下跌1.3%),主要包括个人人寿及年金(非投资相連)业务,…

    2021-12-02
    30.7K
  • 香港保监会发布2020全年香港保险业绩

    香港保监局今天公布数据了,2020年全年香港保险新单总保费为1330亿港元,其中内地访客投保了68亿港元的香港保单。 2020全年数据新鲜出炉 今天(3月12日),香港保监局公布2020年全年香港保险统计数据了! 个人寿险新单总保费总额为1…

    2021-03-12
    41.5K
  • 香港保险业上半年保费收入达1737亿

    香港保监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保险数据,香港保险市场再创新高!个人新造保单总保费达1737.4亿港元,同比劲升50.3%,展现强劲增长动能。二季度延续首季热潮,保费收入达803.3亿港元,反映出内地与本地客户对香港保险的持续信任与需求。

    2025-10-28
    1.5K
  • 全球排名前20位的保险公司 竟然有13家在香港运营

    最近港交所举办了「走近上市公司系列峰会」,第一场就是聚焦保险业,参会嘉宾有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AXA安盛亚非区行政总裁韦国敦、保诚亚非区执行总裁黎康忠、中国人寿李英慧、 Blue行政总裁孔德秋、平安集团首席创新执行官罗中恒、众安国际总裁兼…

    2022-04-24
    53.7K
  • 香港保险从业者2020年首季度收入减少超过五成

    香港人寿保险从业员协会发布第一季的会员调查数字,当中发现抗疫措施以及疫情明显影响业界发展,包括从业员收入下降超五成、客户断供以及限聚令使新晋从业员无法签订新客户。保协整合了会员的意见,促请政府为业界作出新安排,包括放宽面对面签保条款及提及就…

    2020-07-30
    27.3K
  • 从搜索关键字看香港保险业

    我们知道大家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某个关键词,以获取想要知道的内容,香港保险也是一样,我们从某个搜索引擎的搜索画像来看整个香港保险业。 从香港保险公司来看:保诚、友邦、安盛三家保险公司占据首位。 从香港保险产品来看:重疾险、分红型保险、养老保险、…

    2020-11-02
    38.5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