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高收入人群选择海外信托做资产配置?

在《2016中国高净值人群出国需求与趋势白皮书》(Going Global: Trends ofthe Chinese HNWI 2016)中提到:

◆ 近五成的高净值人士表示会继续增加海外金融配置,目前这些人的海外金融投资已占他们投资资产的16%

◆ 海外信托占海外金融投资比达17.1%

◆ 31.2%的人士选择信托公司作为海外金融投资的最主要渠道

Q:那么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为什么会选择海外信托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部分?

配置外币资产

高净值客户的生活日趋国际化,投资日趋国际化,他会有很高的外币资产需求。其实跟高净值客户沟通,他会告诉你,家人在美国也拿到美国绿卡,第三代取得了美国国籍,希望给他们留钱,两个小孩在20岁的时候各拿到100万美元作为孩子的教育金。

为了实现对孩子的这样一个爱与传承,由于中国可换汇额度的严格管制,每人每年5万美金的额度,意味着我和爱人每人每年可换汇10万美金,意味着他要去攒够这200万美金的教育金,要高达20年的 准备期才能用满这些外汇额度,而且是在没有其他外币用途的情况下,专款专用,20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因为高端客户他的生活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国际化,所以说越来越多的外币资产提上了他的投资日程。

为什么说买海外信托能实现外币配置呢?海外信托的币种要么是港币,要么是美元,港币和美元是联汇制,不会有大的相对汇率浮动,几乎有95%的内地居民买的都是美元信托,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个现实的外币需求。

免征遗产税

从2000年推出遗产税草案开征,就有一个明显的政策暗示“劫富济贫”。在任何国家都一样,越来越多的富裕人群在担心这一点。虽然没有正式实施,在近些年的两会期间,关于遗产税开征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

甚至有学者建议在深圳进行开征遗产税的试点。鉴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富人也意识到,如果不做好相应准备的话,未来很有可能自己的资产要被开征遗产税,会有很大一部分钱变成政府资产。

海外信托的5大优势

信托作为一种实现财产隔离功能的财富管理手段,已被境内、外的高净值人群广泛使用。鉴于信托关系成立后,所交付的财产就成为信托财产,系一种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以及受益人的财产,这使得信托财产具有了财产隔离的功能。

只要你合理合法使用“信托”的功能,信托自然能够为你个人财产穿上一套“保护衣”。尤其是在面对庞大的家族财富时,信托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私密性强

设立信托后,无需遗产认证,避免了身后财产明细公诸于众,有利家产信息的保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遗留的生意和后代不受外界的影响。

例如,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 · 沃尔顿生前为他的孩子们设立了多个信托,但外人从他的遗嘱中只知道有这些信托的存在,至于这些信托中的资产明细和执行条款却是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隔离风险

有时财产继承人难免不受债权人甚至来自于其他家庭成员对财产的追索和分割威胁,但如果设立了信托,信托资产作为独立存在的资产,其名义所有权属于受托人,任何外界的变故都不会影响信托资产的存在,这样至少在信托范围内的资产便受到了隔离保护。

所以,有了信托保障,再不必担心由于生意失败而被迫转卖公司、变卖豪宅、甚至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发生了。

约束后代

由于信托受益人没有任意处置资产的权力,可以避免后人挥霍家产或被骗钱财等风险。通过设立信托,可以实现某些特定的财富传承目的。

例如,在促进继承人成才方面,国外的信托基金有时可以附带家长确定的各种有趣条件,如:“必须考上大学”、“必须获得某种奖项”、“必须从事某种职业”、“必须结婚才能一次性得到一笔钱”、“必须生子才能再得到一笔钱”、还有支付创业辅助金,等等。

灵活性强

只要不违反法律,家族信托的各个条款可以依据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情况而任意拟定,不仅在存续期限、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可以灵活约定,还可以依据委托人的要求,约定未来修改信托约定的条款和机制,以便于家族信托适应不同时期家族发展的需要。

注册地的独特性

国内也有信托产品,为何高净值人仕们偏偏导向了海外信托呢?有远见的高净值人仕会根据不同国家其不同的司法体系及税务政策作判断,选择符合自身及家族成员条件及利益的注册地,不同注册地所带来的益处让信托本身价值增倍。

以库克群岛信托为例,其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国际信托司法权,提供了全世界最坚固的资产保险柜,注册于库克群岛的信托享有独特的优势:限制性的求偿时间。

库克群岛的国际信托法阻隔了已在库克群岛进行转移超过两年的资产请求诉讼。信托资产转移超过两年后,将不受其海外所发生之破产牵连,债权人无法向库克群岛法庭提出追讨诉讼。

相信你知道高净值人士们选择海外信托的原因了~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11-22
下一篇 2017-11-22

更多相关内容

  • 2017年香港保险业会发生什么

    内地客户赴港投香港保险-各类管制措施相继出台,激发了媒体极大的关注热情,但处于舆论漩涡中的大量的香港保险销售人员以及香港保险公司从业人士,却依然保持乐观,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政府越是管制,媒体越是唱衰,人们越急于投保香港保险。就像是“狼来了…

    2016-12-25
    27.6K
  • 你知道香港保险公司财务审查介绍

    香港保险公司定义的高风险客户包含如下几种: 1)政治人物及其亲属,包括很多在我们看来只是“芝麻官”的公务员;另外需要提醒,香港那边是有软件可以直接输入名字查看客户是否为内地政治人物的,所以不要抱有侥幸可以瞒着不报; 2)没有足够反洗钱措施的…

    2017-02-18
    40.8K
  • 香港保险理财收益率怎么样?

    本文介绍了香港保险理财的优势、收益率分析以及影响收益率的因素,并提供了选择合适产品的建议。通过了解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关注产品结构和回报率以及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和代理人,投资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香港保险理财产品,实现稳健的投资回报。

    2023-11-06
    50.4K
  • 11月内地客买香港保险仅0.3亿元,环比骤降99%

    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贡献489亿港元保费。但自银联重申“不支持支付在香港购买具有资本投资性质的保险产品”之后,相关保险交易数据已经回落。据最新数据显示,银联卡境外保险交易已由10月的80.6亿元…

    2016-12-08
    33.9K
  • 香港保监会主席:正研究落实“保险通”

    “保险通”很有可能成为继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之后,另一个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突破口。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主席郑慕智日前表示,正在与内地积极沟通探索和研究如何落实“保险通”,并将效仿债券通、沪港通、深港通方式采取封闭管道,避免资金外流…

    2019-06-12
    42.6K
  • 内地保险一季度投诉22651件,超香港保险投诉量137倍!

    5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2018年1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共约2.27万件,保险合同纠纷投诉达到2.23万件,占比达到98.41%。其中收到纠纷投诉最多的财险、寿险公司分别是人保…

    2019-06-23
    28.9K
  • 香港保险的购买渠道有哪些

    购买保险也是全家人要一起商量的大事之一,当然要在购买前做好调查和了解,香港保单的销售有三个渠道。 第一、香港保险代理人 其中主要渠道是保险代理人(agent)因为保险代理人是保险公司的员工,只可以销售这一间保险公司的产品,并负责保单之后的售…

    2017-02-17
    47.4K
  • 香港各家保险公司对癌症的定义

    早前(四月上旬),有香港本地报章报导英国汇丰人寿拒绝一宗重疾的索赔。一个六十多岁男人被诊断患上膀胱原位癌并接受了多次手术。但他持有的一份汇丰重疾险却拒绝索赔要求,原因是他的癌症还没有扩散。 在众多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表示,重大疾病的理赔中,超…

    2016-08-22
    49.5K
  • 哪种保险有分红?全面解析分红保险的优势和选择指南

    保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财务工具之一,不仅可以提供风险保障,还能帮助实现财富积累。而分红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保险类型,因其“保障+收益”的特点,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关注。那么,究竟哪种保险有分红?分红保险有哪些种类、优势以及适合的人群?本文…

    2024-11-19
    36.1K
  • 去香港购买友邦重疾险加裕智倍保的经历分享

    一位很有爱心的父母,这次来香港为自己和小朋友购买友邦香港的明星重疾险产品-加裕智倍保,虽然保额不多,但是也是一份保障,客户离港后,还特意写一份投保经历,供大家参考,以下是客户的原创。 犹豫那么久终于去买香港保险了 89年宝妈一枚,13年大宝…

    2018-06-25
    33.2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