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34家人身险企前2月规模保费负增长

中国网财经4月5日讯(记者 郭伟莹)近日,银保监会公布2018年前2月统计数据。据统计,今年前2月,86家人身险公司共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0417.1亿元,同比下降12.5%。另外,在可对比的75家人身险公司中,有34家前2月规模保费负增长,占比接近50%。其中,华汇人寿前2月保费收入仅为513.6万元,同比下降幅度最大,为96.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由于监管导向发生很大变化,大多数寿险公司处于转型期,保费增速有限或下滑是可预期的。但他同时提示,高度依赖银保渠道的中小型公司关注现金流压力以及提升个险渠道产品的保障程度。

34家公司保费负增长 华汇人寿同比下降96.5%

总体来看,今年前2月,人身险公司的规模保费延续了1月份的下滑趋势,仍然呈现出负增长态势。其中,34家人身险公司规模保费负增长,在可对比的76家人身险公司中占比接近半数。

其中,13家人身险公司规模保费下降比例超过50%。值得注意的是,中融人寿和中法人寿2家寿险公司的业务几近“停摆”。今年前2月,中融人寿和中法人寿的原保费收入仅分别为5.3万元和1.3万元。

11111

今年前2月规模保费同比降幅居前10位的人身险公司 制表:中国网财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由于监管导向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多数寿险公司都处于转型期,保费增速有限或是下滑是可以预期的。

具体来说,保险公司前两月保费收入主要来自银保和个险两大渠道,大公司主要依赖个险,大多数中小公司对银保的依赖程度较高。从银保来看,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转型期交产品所面临很大的挑战,且市场利率上行造成银行理财产品吸引力增加,竞争加剧,导致银保下滑比较多。一些高度依赖银保渠道的中小公司现金流压力比较大。个险渠道大都主推年金保险,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收益率也相对有限,产品的竞争力有待提高,再加上人力增长有限、且人均产能尚有待提高,造成个险的业绩也平平。

他还表示,值得关注的是如何提升个险渠道产品的保障程度,实现长期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提高代理人人均产能与销售效率、规范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银保渠道如何实现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深度融合,促进银保模式的升级以及向期交、保障性业务转型,增加新单业务价值。

另外,从保费收入结构来看,中融人寿前2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一栏为-286.6万元。中国网财经记者就此联系中融人寿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对方未做出解释。对此,数位保险业资深人士表示,该项数值一般为正,负值可能是由于退保金额较高所做出的账务处理。

除中融人寿外,外资寿险公司瑞泰人寿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样为负值,表现为-42.4万元。同时,瑞泰人寿前2月规模保费下降明显,同比负增长90.3%。

然而,瑞泰人寿并不是前2月规模保费下滑比例最大的人身险公司,该“桂冠”则由华汇人寿摘得。数据显示,华汇人寿规模保费仅由原保费构成,而今年前2月其原保费收入为513.6万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5亿元,大幅下滑96.5%。

此外,规模保费下滑幅度居前5位的人身险公司还有幸福人寿、和谐健康和珠江人寿。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幸福人寿规模保费收入为25.6亿元,同比下降82.0%;和谐健康规模保费收入为69.2亿元,同比下降78.7%;珠江人寿规模保费收入为18.6亿元,同比下降77.7%。

“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同比增长61.2%

据统计,今年前2月,86家人身险公司的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共收入2664.4亿元,同比增长61.2%。而今年1月,该项保费收入则同比增长94.9%。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寿险公司经历调整,去年一整年的时间“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均表现为同比负增长。

对此,朱俊生表示,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大幅增加,可能和监管部门关注行业、监管正处在转型时期带来的衍生风险有关。此前由于监管部门政策导向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一些公司隐形的现金流风险被显性化。一方面,中短存续期产品面临退保和满期给付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业务收入急速收缩,这使得之前依赖新单现金流入补足给付缺口的模式难以持续,造成一些公司面临较为严重的现金流风险压力。这种转急弯给公司留下的调整时间和空间非常有限,衍生了新的风险。

因此,他认为,避免急刹车,给公司留下转大弯的空间,是更为务实的做法。当然,在此过程中,公司要注意资产负债的匹配,避免高负债成本有可能造成利差损以及倒逼资产端作激进投资。

据统计,国华人寿、君康人寿、东吴人寿、安邦人寿、中银三星人寿等公司的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均呈现成倍增长。

“有增也有减”。据统计,有43家公司的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仍然呈现同比负增长。举例来说,中华人寿今年前2月该项保费收入已降为0;珠江人寿该项保费收入同比下降99.5%;渤海人寿该项保费收入则同比下降99.3%。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8-03-29
下一篇 2018-04-07

更多相关内容

  • 香港保险:选择高端医疗保险还是重疾险?

    香港保险资讯网是一家专业普及香港保险知识的网站,帮助消费者介绍最全面的香港保险资讯,提供最优质的、最专业的香港保险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最适合自己及家人需要的香港保险产品。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都属于健康保险,都是以被保险人的健康为保险标的,却是不…

    2016-09-23
    2.8K
  • 香港保险监管机构之: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介绍

    很多人问我们,我是想买香港保险,但是如果发生了理赔纠纷我该怎么去解决,你们保险公司会协助我们吗?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其实在香港,有香港保险监管机构监管的,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专门负责投诉理赔的,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那么这个机构到底能为投保人解…

    2017-12-28
    19.6K
  • 有关家族信托的五大误区 你知道吗?

    随着中国家庭财富的迅速增长,科学有效传承财富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国际公认通用的财富传承法律工具,家族信托在中国日益受到关注。家族信托被称为“从坟墓里伸出的手”,即使委托人去世后,信托也可以持续存在,继续执行委托人的意愿,持续管理家族财富并…

    2017-11-22
    2.5K
  • 富人买香港保险的理由?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其保险业相当发达,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数据,2013年香港的保费收入达到2,907亿港元,相当于香港的GDP的13.7%。而且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有一半的保险公司是在海外注册的,其中以美国,英国公司为主。对于国内的…

    香港保险科普 2016-04-30
    10.4K
  • 疑问:现在人民币贬值,购买港币或美元计价的香港保险,是否划算?

    解答:美元升值周期刚刚开启,现在投资香港美元计价保单正当时。实际上对于一份年限较长的保险产品,汇率的变化对保单影响是可以忽略的,从长远看,持有不同币种的资产,更能有效抵御将来的金融风险。 储蓄寿险是长远的人生计划,不应受短期经济波动所影响,…

    2016-04-13
    25.7K
  • 比香港保险更好的美元投资计划是什么?

    在美元超低利率环境下,愈来愈多中国内地家庭选择投保香港保险公司5~6%收益率之美元储蓄保单。由于美元储蓄保单为中长期投资计划,我们亦不能建议客户将所有美元资金都分配于流动性欠佳的保险产品中,因此,对于已经投保了足额香港保险产品的中国内地富裕…

    2016-05-04
    2.9K
  • 香港保险科普:香港银行户口自动扣款DDA绑定大全!

    香港保险,续缴保费怎么搞?最省心省力并且一劳永逸的续交保费方式莫过于将银行账户与保单绑定,俗称做DDA。绑定成功后,只需在缴费到期日前1-2个月将钱转入已绑定的银行户口,保险公司就会在缴费日自动扣款,可谓方便快捷。 绑定DDA有几个要点,需…

    2018-04-10
    28.7K
  • 香港保险公司到底【可不可以破产】?

    现时去香港投保的内地人实在是多,多到让人眼晕,多到似乎不持有一张香港保单在手就不够时尚。 很多内地的保险公司觉得不满,说香港的保险抢了自己的饭碗,就风闻言事般地抨击香港保险。而香港的从业员反而觉得无辜,我老老实实地拓展自己的业务,你们这些抨…

    2016-04-28
    5.8K
  • 香港英国保诚保险核保问卷-肝炎

    香港英国保诚保险核保问卷-肝炎 1、请详述阁下所染之肝炎。日期、肝炎种类、所需病假、医生/医院 2、你曾接受何种治疗及治疗之时间多久?日期、维持时间、治疗种类、主诊医生 3、你曾否接受有关之检验?(如验血,肝组织检查等)如有,请详述。(请附…

    香港保险科普 2016-08-31
    2.8K
  • 香港重疾险:选择单次理赔还是多次理赔的重疾险产品呢?

    近年来,不管是内地还是香港,都出现了多次理赔的重疾险产品,保障的范围更广,但是保费也相对较高,像香港友邦的多次理赔产品-多重智倍保来说,就比普通的加裕倍安保加强版,在同等条件下,保费平均贵30%,但是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作为消费者我们该如何…

    2017-12-28
    10.2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