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监会:下一步将出台对香港保险业的优待政策

5月16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北京会见香港保险监理处专员梁志仁,签署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险业监督关于开展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等效评估工作的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迈出了香港保险在中国内地合规化经营的第一步。

《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

总结一下《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

中国保险业与香港保险业将实现监管制度等效互认,即双方互相认可对方的保险业监管制度(中国内地为“偿二代C-ROSS”,香港为即将实施的“风险为本资本框架RBC”);

 

香港保险将接受中国保监会使用“偿二代”对香港各大保险公司开展偿付能力评估,各位届时将看到中国“偿二代”体系下香港各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给中国消费者更全面的参考指导;

 

下一步,中国保监会将在监管等效基础上出台对香港保险业的各项优待政策。

《框架协议》的意义

《框架协议》的签署,无疑是香港保险在内地合规化经营的第一步。

香港保险业已经多次向相关方争取在内地开展业务。2017年3月,香港金融发展局发布报告《转危为机:香港作为保险中心及在再保险、海事保险和专属自保保险的发展》,报告总结了香港作为区域性保险中心面对的困难,并针对现时情况提出建议,包括与中国保监会签订偿二代“特区”身份协议、提供税务优惠、保险监管措施、业务推广、人才培养等。报告中指出,香港金融发展局有意与中国保监会达成协议,将香港作为偿二代框架下的“特区”身份,不归类为“离岸”的范畴。对于内地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的政策优惠,香港金融发展局希望可延伸至有“特区”身份的香港保险公司,内地与香港的保险监管机构开展合作监督。2017年两会期间,香港全国政协委员、友邦保险(香港)区域执行总监容永祺先生发表两会提案,建议降低CEPA的保险公司准入内地经营门坎,容许香港具有规模的保险公司享有“国民待遇”地位,容许在内地独资经营寿险业务,放宽用中国银联卡在香港支付续期保费。

面对如今的世界经济环境,作为发达经济体的香港主动放低身段,向中国监管部门“示好”,表示香港保险业接受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的监管,实在是明智之举,不仅有利于香港保险业务在内地的合规化经营,也有利于现有香港保险投保人续期保费的缴纳。

正如我一直所讲,香港保险也是保险,也为中国居民提供优质的风险保障,只要避免成为人民币走资的通道,中国没有限制香港保险发展的必要更何况,香港乃中国的“特区”,为中国金融面向全世界的“门户”,打压香港的保险与金融发展,对中国与香港而言只能是两败俱伤。中国保险业与香港保险业在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下一同进步、一同成长,对双方皆有益处。

我非常期待香港保险未来在内地的合规经营,并将两地先进的经营理念进行融合升级,为中国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风险保障。

附:中国保监会原文

标题:中国保监会与香港保险监理处在京签署偿付能力监管等效评估框架协议

5月16日,中国保监会陈文辉副主席在北京会见香港保险监理处梁志仁专员,并签署《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险业监督关于开展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等效评估工作的框架协议》(以下称《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正式启动偿付能力监管等效评估工作,以实现监管制度等效互认,增进两地保险监管互信《框架协议》的签署,是中国保监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维护金融安全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金融领域合作,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陈文辉副主席表示,随着内地和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地的贸易和金融保险服务业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和深入。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C-ROSS,简称偿二代)建成并实施以来,获得广泛赞誉,成为了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监管模式;香港也正在积极实施以风险为基础的偿付能力制度改革,两地的保险监管正相向而行。《框架协议》的签署和实施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将有利于增进两地保险监管互信,提升监管效能和市场效率,促进两地保险市场的进一步相互开放和融合;其次,有助于双方在国际监管规则制定过程中增进共识、加强协调,维护双方共同利益,为两地保险业争取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最后,将对中国保监会下一步在“一带一路”区域推广偿二代等效评估制度起到很好的试点和示范作用。

梁志仁专员表示,两地实现偿付能力等效互认,将增进两地保险业共同发展和业务往来,为两地保险业带来新机遇香港方面将根据《框架协议》,积极配合中国保监会对香港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等效评估工作。

根据《框架协议》安排,双方签署协议即视为香港方面向保监会提出等效评估正式申请,接受保监会对其进行偿二代等效评估;同时进入《框架协议》过渡期,双方承诺给予对方过渡性优待,即承认对方的偿付能力监管效能与己方等同或相近。下一步,中国保监会将尽快启动对香港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等效评估工作,并出台在监管等效基础上对香港保险业的优待政策。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4-20
下一篇 2017-05-24

更多相关内容

  • 美联储声明不再提“耐心”一词,奏响潜在降息的序曲

    美联储暗示准备在十多年来首次降息,以维系美国经济接近创下最长纪录的这段增长期,理由是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美联储周三决定将关键利率区间维持在2.25%-2.5%不变,并在政策声明中取消对利率政策保持“耐心”的表述,同时下调对今年通胀水…

    2019-06-20
    30.5K
  • 香港每日财经重点数据新闻推介(11/14/2017)

    重点关注 高通拒绝Broadcom收购建议,而Broadcom表示将继续全力贯彻收购行动,预计一场大规模并购攻防战将就此打响。GE意外宣布下调派息,新任CEO给出的“瘦身”规划令市场失望,GE股价大幅下挫。中国今天将公布最新工业、零售和投资…

    2017-11-14
    27.6K
  • 财经早餐每日财经新闻早知道(11/04/2020)

    美国选举日投票将于几小时后结束,大选后的财政刺激法案前景推动隔夜美股大涨。OPEC轮值主席国证实沙特和俄罗斯等国呼吁OPEC+推迟增产计划。中国发布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预计到2035年中国有望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

    2020-11-04
    26.4K
  • 内地客户上半年新造业务保费319亿

    香港保监局公布今年上半年香港保险业的临时统计数字,毛保费总额2957亿元,按年下跌1.4%。 承接首季的强劲增长,加上持续受惠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今年上半年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上涨至319亿元,相等于个人业务总额31%,超越2019年同期…

    2023-09-01
    34.6K
  • 香港强积金9月跌2% 人均暂亏损4552元

    受9月份股市波动影响,截至本月22日,9月份整体强积金平均回报下跌1.97%,惟第三季仍录得4.62%的平均回报,而今年至9月22日的平均回报为2.58 %。市场人士预期,若第四季无出现特别负面事件,强积金全年可望维持正增长,惟升幅不会太大…

    2020-09-28
    33.2K
  • 重磅:香港保监会和金管局审查抵押保单融资业务

    近年不少投保人会利用保费融资(Premium Financing,或俗称抵押保单),冀以最低的成本购买得到大额的保障。保监局及金管局指出,正就保险销售和融资业务,向保险公司及包括银行在内的保险中介人进行联合审查,有需要时会作出跟进或提出监管…

    2020-08-10
    43.3K
  • 财经日历每日财经新闻早知道(06/20/2018)

    香港保险公司股价 香港保诚保险(02378)收报188.00,跌幅3.04% 香港友邦保险(01299)收报67.40,  跌幅3.16% 香港宏利保险(00945)收报146.30,跌幅1.22% 大都会人寿(MET)收报45.73,跌幅…

    2018-06-20
    29.2K
  • 金融市场周报(8月10日-8月16日)

    美股冲击新高 标普 500 指数从强劲的收益和经济数据中获得支持并尝试突破新高。不断增多的股票回购计划可能会为正在进行的经济复苏增添新的动力。 股票: 标普 500 指数仍保持强劲势头,以衝击 1 月创下的纪录高位。中国推出的刺激措施及人民…

    2018-08-16
    37.1K
  • 香港人寿保险从业员协会希望政府向合资格从业员派1万现金

    香港人寿保险从业员协会今日于网上举办「新闻发布会」中表达诉求,希望「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向合资格的保险从业员派发一次性的1万元现金及当中的「临时失业支援」向保险业的自雇人士开绿灯,并为业务人员的放宽临时便利措施扩大投保产品范围、简化投保所需…

    2022-02-17
    29.7K
  • 财经数据日历重点新闻早知道(01/22/2018)

    重点关注 美国政府部分停摆,特朗普称若停摆僵局持续,共和党需要动用“核选项”。美国消费者信心意外降至6个月低点。德国政治僵局获突破性进展,社民党投票赞成与默克尔就组建执政联盟进行正式谈判。国际能源署预计美国原油产量今年将“爆炸性”增长。中国…

    2018-01-22
    30.8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