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了解海外保险资讯的人士肯定了解美国保险中的指数型万用寿险,那么这种保险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吗?甚至乎比当初香港保险在内地流传时还要神乎,简直就是有一种: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沧海遗珠感觉。
「IUL」(Indexed Universal Life),指数型万能人寿保险是一款同时兼具高额寿险保障、现金账户增值与全球大盘指数挂钩及保费灵活的万能型人寿保险。
不少资料如此介绍「IUL」:该保险是一款终身寿险产品,提供人寿保障功能,在被保险人身故时给予赔付。其次,该产品具有投资功能,账户价值收益率跟踪全球大盘指数,且保证本金不受损失。该类产品自从1997年在美国市场上市以来,此类产品过往2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7%-12%之间。
实际上,IUL并不是现在才流行于中国投资者市场,早在美国华人圈,受欢迎程度简直和「权健」粉丝的热情不相伯仲。正是因为我有客户正在被游说用五万美金投资这样一个保险,就可以免费建立一个信託,不但达到财富一辈子无风险增值,还能够避税避债,才引起了我的兴趣。
特点如下:
1.收益保底,增值有潜力,下跌时有保障
2.贷款方式免税支取保单收益
3.自然费率,无需提前预缴未来保费
4.参照本土指数或国际指数,单一指数或多元指数,分散风险
事实上,真的有如此美好的投资工具吗?
指数型万用寿险不是不好,而是作为一名保险从业员,不能口若悬河不分青红皂白。过往美国股市表现不俗,于是各大保险从业员开始大肆推广指数型万用寿险,拿著完全假设的过往五十年指数「平均报酬率」,藉著保险可以发家致富,使退休生活更美好,将这个定时炸弹从美国带到内地,正在慢慢滋长。
什么是IUL(指数型万用寿险)?
指数型万用寿险(Indexed universal life),是收益与股票指数例如标准普尔500密切挂钩的人寿保险。保单持有人的保单现金价值由股票市场决定,持有了这份保单,就代表著您必须全情投入到股票市场,您的收益设有最高和最低收益率,随著股票市场变化而浮动。
IUL (指数型万用寿险)有何风险?
指数型万用寿险的保险成本并非固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保单内的现金价值有可能会在以下情况被消耗尽,致使保单被迫结束保障:
1.保单收益持续不理想
2.保费随投保人岁数增长而增长,加价幅度大于保单现金价值
当您发现自己既不可以往保单内补充保费,也不能自己垫付差价,只能眼睁睁看著保单中断,一切已经太晚。因为任何投资皆存在风险,指数型万用寿险都设有收益上下限,这意味著根据股市走向,您的保单收益将介乎1%-12%。一般保险公司在制定过往报酬率参考数据时,习惯用标准普尔五百指数进行对比,实际上,当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0%,投保人实际或只能获得7%或以下收益。
原因在于,整个美国股票市场大概50%公司是派发分红的,指数整体增长是包含分红的,在派发收益给投保人之前,保险公司是需要先把分红抽起,只把指数价格增长部分派发给投保人。这就是很多销售误导投保人的重灾区,销售不磨练自己的专业知识,只磨练自己的说话技巧,最后损失的是投保人。
当我们看一个投资工具,惯常地认为我们能持续获得他的最高回报率,很多人被指数型万用寿险吸引,最大的原因是它有兜底。在香港,投保时保险公司以及代理人很明确告知投保人,他投保的产品是否存在分红,若存在分红,投资决定以及风险谁来承担。而这种指数型万用寿险,投资风险则是由投保人本人承担。
在自己承担投资风险的情况下,最差的回报率为0%或1%。起码本金没有损失。相对的,当整个大市表现良好,就算整体收益40%,投保人也最高只能分享到12%。当回报率只有0%,投保人是否真的no harm?,未必,您还需要继续给保险公司交行政费,保单若持续回报不佳,日渐增长的保费无法用回报抵销或磨平。
至于避税,其实我很反感作为金融从业员,经常利用避税这种字眼去描述投资工具的优势。避税这本来就是不遵守法律的行为,但凡法律漏洞终将会有被堵上的一天。纳税是每个人的公民义务,针对遗产税或者资产增值税,只能说额外提供流动资产用作支付税金。
销售口中的避税,指的是利用保单贷款将保单价值取出,而不是使用支取形式取出,这种方法并不是啥新玩意儿。香港每一份分红保单都能向保险公司抵押贷款部分保单还能向指定银行进行低息保单抵押贷款。
保险公司抵押贷款利息大概是7.5%,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不尽相同。这是贷款绝对不建议长期不偿还债务,遇到加息週期以及随著年纪增长,保费以及贷款利息双重增长,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大西瓜吗?
这也是我上文提及的其中一个断保风险。买了指数型万用寿险的人,这一辈子都要烧香保佑,保单收益要醒醒定定,环球股票市场不要大跌或者爆雷。
不然,可以预计的是一大波退保潮,多少人的血汗钱付诸东流。
专家如何评价IUL(指数型万用寿险)?
Investopedia:
销售人员声称使用保单贷款形式提取现金价值可以避税。
当保单收益未如理想去完全覆盖保单贷款利率时,投保人该如何面对双重损失。
MD Magazine:
如果你决定要终身持有指数型万用寿险,请做好心理准备,这一生经历股票市场高低起伏时,你都要时刻保持警觉,即使你已经白髮苍苍。
Bank on yourself:
指数型万用寿险把保单风险转嫁给投保人,保险公司获得了保费,但投保人未必能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投保人为保险公司分散投资风险,进行风险投资,获得高收益时,有限度给投保人派发分红,获得低收益时还有投保人的行政费收入,投保人断保时,保单时间越长,退保价值越低。
在我们专业保险从业员眼中,「有一个投资,能让你用最低成本一次性投资美国各大指数,获得最优收益。」这种挑起人贪婪的做法是不道德的。这些知一不知其二,层叠式销售模式,很多人为了促使销售甚至把家人朋友拉近销售大军中,这种做法和传销,并无区别。可以预料到的是日后保单断保海啸,投保人多年积蓄付诸东流。
在保险公司的分红计画,全部都有保证部分非保证部分,而在金融投资中,保底收益可以通过设定Option就能简单解决,毫无神秘之处。我们不怕保险销售没文化,就怕客户钱多没文化。
任何没有白纸黑字保证的合同,就凭从业员吹牛,不看合同不明道理,凭感觉投保的看似很好的保单,多年后倒霉的一定是本人。当我翻看美国当地主流保险公司对于指数型万用寿险的评价,会发现,本地大型人寿保险公司例如NEW YORK LIFE,METLIFE 是绝对不建议旗下代理人销售指数型万用寿险,一旦爆雷,无人可以避免受到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