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期权式保险的三大好处

香港人寿命越来越长,去年一个调查指,港人男女平均寿命分别达到81.24岁及87.32岁,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长寿地区。

这则新闻原本应该是喜事,但身边有些朋友却是如此反应:「咁长命?要几多钱先够退休?有命有钱有伴有健康就好啫,如果有病无钱,无伴无孝顺仔女就宁愿唔要咁长命!」

确实,人生难料,没有人可以预料到自己会有几长命,老来有否所依,身体是否健康等。如果大家能无病无痛地活超过80岁,又知道自己生病时会有仔女照顾,无需为医疗费奔波,那麽年轻时为老来准备的保险计划总有用不著,或不切需要的感觉。

但问题是你不!知!道!而且保险是愈早买愈抵,若然到50、60岁才按当时的需要购买医疗保险,那麽保费便会贵得咋舌。如果曾经大病,更加未必有保险公司愿意承保,所以在无可选择下还只可以断估地为未来投保。

计划分两个阶段

这个闷局在去年尾终于被某大保险公司打破,引进一种像「期权」的保险计划。这计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投保日起开始计算,投保人只需以一个低廉的保费供款一段时间,例如5年,这除可获得意外身故保障之馀,亦可在年老时行使第二阶段保障的权利和挑选所需种类。

而第二阶段的行使日,则是投保人自行决定,例如55岁、60岁、70岁也可。届时投保人可按自己当时的实际需要才决定供适合自己的保障计划,一旦决定投保,才会开始第二阶段的供款。若认为无任何保险上的需要,也无所谓,大可不行使此权利。而第一阶段的供款也没有像真的「期权」般浪费,起码换取了意外身故保障。

这种「期权式」保险有三大好处:第一是锁定保费,第二是锁定健康。由于第二阶段的保费早已根据第一阶段投保时的健康已订下,除非在保障提升日前,投保人已确定患上不能自理等疾病,否则不会出现因为年龄增加而令保费飇升,或是拒保的情况。

第三,投保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保障保险,目前除了住院现金和身故赔偿外,还可以选择「长期护理保障 Long Term Care」。大家可能对「长期护理保障」较陌生,但我告诉你这在外国十分流行,不知怎地香港要到现在才引入。

所谓长期护理保障是指投保人失去自理能力,例如行动不便、要坐轮椅、失禁、连进食、穿衣及洗澡都有困难,便可每月得到一笔赔偿金,而且每年还自动加薪 3%以抗通胀。这笔赔偿足以请专人上门照顾起居生活,十分适合不打算生育,或是不想增加子女经济负担的投保人,也根本性地解决本文首三段提到的问题。而这计划正正填补了住院、危疾和意外保险的间隙,我个人非常鼓励大家作深入了解。

试问谁可以知道自己年老时一定不需要以上的医疗保障?尤其是香港社会日日在变,现在单身人士愈来愈多,即使结婚亦有很多人不打算生仔女,大家年老时,究竟会有谁来照顾自己?即使有子女,但香港生活负担愈来愈大的境况下,就算子女不「靠父干」,大家也未必想加重子女负担,不是吗?

所以用少少钱给自己买一个「期权」保障,让大家年轻时有更大的资金调度作投资,年老时则以一个较平的保费来买自己所需要的保险,都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决择。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3-20
下一篇 2017-03-2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